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泥鰍養殖的經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苗種放養
在池塘中養殖成年的泥鰍,通常情況下,是對每平方米水面投放泥鰍苗種40~50尾,要求泥鰍的苗種規格整齊有序,彼此間的大小差距不能夠相差太大,防止出現大泥鰍吃小泥鰍的情況。一般泥鰍的苗種3~4cm最佳,泥鰍苗種下塘的時候需要先用濃度為10%的鹽水浸泡5~10min,避免出現水霉病。
2飼養管理
2.1基肥給足泥鰍沒有固定的食物喜好,食性相對較混雜,水體之中的各種微生物、植物以及小型的動物都可以吃。因此,在池塘中下泥鰍苗種之前需要給足底肥,可以選擇家禽家畜的糞便,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施的肥料在10~15kg。
2.2飼養方式對泥鰍進行人工養殖,一般需要喂食一定數量的商品料,像是糠或是麥麩等人工雜糧,投放的餌料大約是成年泥鰍體重的4%~5%。每年泥鰍生長最快的時候是在氣溫25℃~28℃時,這個階段泥鰍進食量較大,因此,能夠適當的多投入一些餌料,幫助泥鰍更好更快的生長。喂食的方式可以選擇定點喂食,一般選在傍晚時候效果最佳。
2.3日常維護實時對池塘的水溫做監測,當水溫在30℃以上時,泥鰍懼熱通常會將自己埋在泥土中降溫,但是這樣很容易造成因為缺氧而出現的死亡,所以養殖戶需要多注入新水至水塘中,降低水溫,以及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除了加水之外,還可以做遮擋,避免陽光直射,在水面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例如浮萍等,遮擋陽光。除此之外,養殖戶需要常常到水塘邊巡查,一旦發現問題需要立刻解決。
3泥鰍的生態性養殖方式
開展大面積大范圍的泥鰍養殖,持續保持漁業產業的環保和節能,推廣泥鰍養殖的生態型產業型技術,使用現代化的設施養殖,能夠加大農民增收的力度。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降低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危害,提升生產質量與提高經濟效益。能夠通過建立示范養殖基地,邀請廣大養殖戶觀摩學習,講述生態高效養殖的方式,例如蓮藕和泥鰍共養,蓮葉能夠遮擋陽光,菱角上掉落的小蟲可以供泥鰍食用,泥鰍排泄物能夠當作蓮藕的肥料,凈化水質的同時又生產出了安全無公害的泥鰍產品。
4結語
總之,在泥鰍的養殖過程中,充分了解泥鰍的各項習性,能夠輔助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使用合理的方式飼養管理。另外,飼料的選擇、品種的選擇與水質的控制也十分重要,這些因素不但關系著養殖成本的投入,而且也和泥鰍的出品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再就是疾病的防治,泥鰍養殖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提高養殖戶的重視程度,多進行技術經驗總結,保證泥鰍養殖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姜磊陳錄單位:江蘇省睢寧縣嵐山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