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水橘栽培管理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南方園藝雜志》2015年第三期
1馬水橘幼齡樹管理
馬水橘種植后至開花結果前,稱為幼齡樹。幼齡樹的栽培管理主要以促發各次梢生長、盡快擴大樹冠、防治病蟲害為主。
1.1科學施肥幼齡樹應堅持“勤施薄肥、少施多次”的原則,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具體施肥方法:新梢萌芽前淋施0.2%~0.5%尿素+麩糞水適量;新梢自剪后施0.5%速效復合肥(硫酸鉀)+麩糞水適量。若土壤貧瘠,新梢長勢弱,可在新梢近老熟時補施1次肥,要求每梢施肥2~3次,且施肥量應逐漸增加。同時要注重改良土壤,在耕作層施重肥,于冬季施1次基肥(以農家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增強樹勢。幼齡樹全年施肥量:1年生樹每株施麩肥0.4~0.5kg、尿素和復合肥各0.50.8kg。2年生樹每株施麩肥0.5~1.0kg、尿素和復合肥各0.5~1.0kg、鉀肥0.25~0.40kg、磷肥0.2~0.3kg。此外,可在幼齡樹果園推廣間套種綠肥、豆類經濟作物,通常選擇一些優良草種,如藿香薊(白花草)、百喜草、三葉草等,間種在樹冠滴水外30~40cm處的株行距間。
1.2修剪技術馬水橘幼齡樹以輕剪為主,一般采用短剪技術,短剪時間在每次梢老熟時,留6~7片葉短剪,以促進下批新梢萌發。每次放梢后,疏除過密、過弱的枝梢,留下分布均勻、長勢中等的新梢3~4條即可;至準備投產時培養馬水橘秋梢超過100條,可進入初果期。
1.3病蟲害防治主要病蟲害有木虱、潛葉蛾、紅蜘蛛、炭疽病等。(1)木虱、潛葉蛾:每次新梢長至2~3cm時,可選用丁硫克百威1000~1500倍液或好年冬1500倍液或22%奧殺螨1000倍液噴霧。(2)紅蜘蛛:可選用2%阿維菌素類農藥3000倍液+22%奧殺螨1000倍液噴霧。(3)炭疽病: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抗力。選用脒鮮胺1000倍液+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或苯醚甲環唑+多菌靈600倍液,并結合葉面肥噴霧1~3次。
2馬水橘結果樹管理
2.1土壤管理
2.1.1擴穴改土一般在每年11~12月進行擴穴改土,通常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起向外開一條長100~120cm、寬40~50cm、深60~80cm(水田深20~30cm為宜)的溝,逐年向外擴展。每株施腐熟人畜糞20.0~40.0kg、餅肥或麩肥1.0~2.0kg、復合肥0.5kg、磷肥2.0kg、石灰0.5~1.0kg等,肥料填放要與土壤混合均勻,施后覆土。
2.1.2中耕與培土選擇秋、冬季進行中耕,深度5~10cm。馬水橘每年均需進行培土,一般在冬季或春梢萌芽前進行,可用塘泥、草皮泥、箱溝泥及溝渠泥等,培土厚度3~5cm。
2.1.3及時排水馬水橘最忌漬水,漬水極易引起根系霉爛、土壤板結、樹黃化,影響果品產量與質量。對于低洼果園應按4~5行開一條深50cm的中溝。
2.2肥水管理
2.2.1重施基肥12月中旬結合清園,施長效有機質肥,每株施復合肥0.3kg+麩餅肥2.0kg+畜禽糞肥10.0~20.0kg+石灰0.5kg。基肥約占全年施肥量的20%。
2.2.2追肥(1)采果肥和萌芽肥。馬水橘采收晚,故采果肥與萌芽肥同期施入。在萌芽前10~15d施入,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每株施生物有機肥1.0~3.0kg+麩肥1.0~3.0kg+復合肥0.3kg+尿素0.5kg。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2)謝花肥。謝花70%后施入,一般株產20kg的果樹每株施0.5kg硫酸鉀復合肥。(3)秋梢肥。靈川馬水橘放秋梢時間為8月上、中旬。第1次施肥在7月中、下旬~8月初,以有機肥為主,結合磷、鉀肥;也可在放秋梢前20~25d,每株施腐熟餅肥、花生麩肥5.0kg、腐熟畜禽糞30.0kg、硫酸鉀0.3kg,沿樹冠滴水線開溝施入并覆蓋。放梢前5~7d,追施1次速效氮肥,株施尿素0.5kg。該次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4)花芽分化肥。秋梢老熟后株施麩水50.0kg+硫酸鉀0.3kg。
2.3花果管理
2.3.1促花技術初掛果樹秋梢要達200條,成年結果樹秋梢要達300條,長度20~25cm,生長健壯,無病蟲為害,在入冬前充分老熟,成為最優良結果母枝。10月下旬~12月用15%多效唑400倍液促花,于晴天下午或陰天噴霧,隔15d左右再噴1次。生長過旺果樹或花量少的果樹,可進行環割,一般在11月~12月中旬進行,選用1、2號環剝刀于主干或主枝環割2/3圈,深度以至皮層而不傷木質部為宜。
2.3.2保花保果技術(1)噴葉面肥?;ū9?。開花前至春梢花蕾期,可選用0.1%~0.2%硼、鋅、鎂、氨基酸、磷酸二氫鉀噴施2~3次(隔15d噴施1次)。結合根外追肥,可添加高鉀高鈣綠旺系列、志信系列、獅馬系列葉面肥。(2)植物生長調節劑保果。在謝花70%~80%后1周內噴施赤霉素(九二〇)。每克粉劑九二〇對水40~50kg(水劑九二〇則每100mL兌水150~200kg)+蕓苔素481+0.1%硼酸。隔15~20d噴第2次(每克粉劑九二〇對水30~40kg+0.2%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類)。也可以選用2,4-D保果,于第2次生理落果期(果柄不脫落,只落幼果的現象),噴5~8mL/kg2,4-D+葉面肥進行保果。(3)環割保果。中旺樹可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即帶果柄脫落的現象)進行環割保果,環割主枝皮層1圈,隔25d左右視坐果率及天氣情況進行第2次環割。
2.3.3防控裂果技術采果后要施足肥料,使小果及果皮細胞充分發育,為減少裂果奠定基礎。6~7月是施用鉀肥的最佳時期;其次要注意補充鈣、鎂和硼肥,以減少裂果發生。10~12月防止土壤干濕變化過大,干旱時要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減少裂果發生。
2.4簡化修剪技術行與行過密時應間伐行,株與株過密時應間伐株,株內過密則需“開天窗”鋸大枝。馬水橘枝條結果能力很強,冬季修剪主要剪除干枯枝、重疊枝、無葉枝和病蟲枝。此外,應根據馬水橘的生長情況,春季疏除過旺營養枝(組),夏季抹芽控梢、摘心或短剪,秋季剪除徒長枝和疏除過密枝。
2.5病蟲害防治靈川縣馬水橘主要病害有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炭疽病等,主要害蟲有木虱、潛葉蛾、紅蜘蛛等。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生產上重點推廣誘蟲燈、誘蟲板、性誘劑等綠色植保防治病蟲害技術。
2.5.1柑橘黃龍病柑橘黃龍病是制約靈川縣柑橘生產的最大病害。其綜合防控措施為:種植無病毒健康苗木,統一殺滅柑橘木虱,及時清除黃龍病病樹。
2.5.2潰瘍病潰瘍病是馬水橘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在新梢芽長至2cm左右噴藥1次,轉綠期再噴1次。成年樹以保護幼果為主,在謝花后10、30和50d左右各噴藥1次。常用藥劑有0.5%等量波爾多液、40%氧氯化銅600倍液、葉青雙500倍液[5]。
2.5.3炭疽病主要采取栽培防病,如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注意防澇、防旱,防止急性炭疽病和次生型炭疽病發生。適時噴藥防除,新梢自剪期噴第1次藥,隔7~10d再噴1次,連噴2~3次,其有效藥劑有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咪蘚胺類1500倍液和代森錳鋅類600~800倍液。
2.5.4木虱在每次新梢抽發1~2cm時,及時選用好年冬1500倍液、丁硫百克威1500倍液、綠穎300倍液、吡蟲啉1000倍液、敵百蟲800倍液等進行噴霧。
2.5.5潛葉蛾在新梢抽出0.5cm時開始噴藥。每隔5~7d噴藥1次,要求梢期噴藥1~2次??蛇x擇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0%萬靈乳油1000~1500倍液、好年冬1000~15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
2.5.6紅蜘蛛2~4月用2%阿維菌素類農藥3000倍液+綠穎300倍液或20%噠螨靈類、印棟素類1000倍液,每隔7~10d噴藥1次。
2.6防凍措施馬水橘屬于掛果過冬的晚熟品種,而靈川縣12月~翌年2月霜凍時有發生,因此入冬前需施足磷、鉀肥,以可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若遇嚴重霜凍天氣,可采取薄膜覆蓋等措施以減輕凍害。
作者:鄧偉 單位:靈川縣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