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靈芝競爭性雜菌發生與綜合防治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吉林蔬菜》2017年第Z1期
靈芝競爭性雜菌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防治。選擇優良品種,規范生產操作程序,嚴把原料滅菌關、接種關、菌袋(段)培養關。
1木霉發生與防治
木霉又稱綠霉,屬菌物界、真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叢梗孢科、木霉屬。是靈芝栽培中第一大病原菌,常見種類有綠色木霉和康氏木霉。
1.1危害癥狀:菌段感染木霉后,菌落初期白色絮狀,后變為暗綠色,孢子迅速萌發繁殖將袋面覆蓋,使靈芝菌絲失去培養基而停止生長;出芝期感染木霉,木霉菌絲向袋內蔓延,并產生毒素,抑制靈芝菌絲生長,造成菌段和靈芝子實體腐爛。
1.2發病條件:木霉既是競爭性雜菌,也是寄生性病原菌。木霉適宜在15~30℃溫度和偏酸性環境條件生長。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發生嚴重。
1.3預防與防治:①菌段滅菌徹底,按無菌操作規程接種。②培養室先用3%煤酚皂(來蘇爾)噴霧,再用10~15克/立方米硫磺熏蒸消毒滅菌。③發菌期間低溫培養,并加強通風,尤其是后期開袋通風。④出芝期間防止噴水過量,高溫季節噴水后及時通風,保持菌段和靈芝表面干燥。
2鏈孢霉發生與防治
鏈孢霉俗稱紅色面包霉。無性世代屬菌物界、真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絲孢科;有性世代屬菌物界、真菌門、子囊菌亞門、子囊菌綱、糞殼菌目、糞殼菌科,常見種有好食鏈孢霉和粗糙鏈孢霉。
2.1危害癥狀:菌段感染鏈孢霉后,其灰白色菌絲在培養料內擴展迅速,向下生長到菌段底部,向上擴展到袋口,并很快在棉塞外形成肉紅色至紅色分生孢子堆,厚度可達1厘米,并將整個菌段口包圍而看不到棉塞,稍觸動或震動分生孢子迅速擴散,菌段內菌絲由灰白色轉變成黃白色。
2.2發病條件:棉塞受潮、菌袋有破口易污染,接種3天內氣生菌絲即可長到破口處或袋口,耗氧量大,氧氣不足,只長菌絲不長孢子,氧氣充足,營養豐富,氣生菌絲生長出粉紅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粉末狀,個體小,比重小,生活力強,隨氣流和操作傳播、蔓延,高溫高濕有助鏈孢霉發生。
2.3預防與防治:①菌段滅菌徹底,無菌接種,及時更換受潮棉塞。②培養室先用3%來蘇爾噴霧,再用10~15克/立方米硫磺熏蒸消毒滅菌;頭一年發生的場所要徹底滅菌,先用熱蒸汽凈化,再用煙霧劑熏蒸。③發菌室內保持通風干燥,防止高溫高濕。發菌期發現污染鏈孢霉菌段用濕塑料編織袋拿出,集中深埋或燒毀,污染鏈孢霉菌袋周圍用500倍克霉靈活水溶液向空間噴霧消毒,培養室每天早晚各噴1次,并將發菌室溫度降到22℃以下。
3毛霉發生與防治
毛霉屬菌物界、真菌門、接合菌亞門、接合菌綱、毛霉目、毛霉科、毛霉屬,常見種有大毛霉和微小毛霉。
3.1危害癥狀:菌段污染毛霉后,料面長出粗糙、疏松發達的營養菌絲,初期白色,后變為灰色、棕色或黑色,條件適宜時,一周內菌段內外布滿毛霉菌絲。
3.2發病條件:毛霉是好濕性霉菌,在20~55℃環境生長茂盛,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日生長達3厘米,并形成菌絲墊,隔絕基質表面氧氣,使靈芝菌絲窒息,還可分泌有機酸和毒素危害靈芝菌絲。菌段棉塞受潮、培養室通風不良、濕度過大容易發生。
3.3預防與防治:①嚴格檢查菌種質量,防止菌種袋棉塞受潮,接種室(箱)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以內。②發菌期間加強通風換氣,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和溫度。
4曲霉發生與防治
曲霉屬菌物界、真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絲孢科、曲霉屬,污染靈芝的有黑曲霉和黃曲霉等,是靈芝栽培經常發生的一種病害,也稱黃霉病、黑霉病等。
4.1危害癥狀:曲霉菌絲粗短,菌絲有隔,無色、淡色或表面凝集有色物質。靈芝栽培過程中曲霉污染普遍,尤其在多雨季節,空氣相對濕度大,袋口棉塞受潮時極易產生黃曲霉,曲霉孢子經10~15天后,在菌袋內出現斑點狀的曲霉菌落。曲霉孢子呈黃、綠、褐、黑等各種顏色,因而使菌落呈現各種色彩。
4.2發病條件:曲霉種類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高溫、高濕、培養基含水量高時生長快,發生嚴重。
4.3預防與防治:①防止栽培袋滅菌過程中棉塞受潮,一旦發現在接種箱內更換滅菌的干燥棉塞。接種時嚴格檢查菌種袋棉塞上是否長有曲霉。接種前菌種袋口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滅菌后使用。②控制溫度和空氣相對濕度,加強通風和光照,創造不利曲霉生長繁殖的環境條件。一旦發生污染,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加強通風??蓢姙H值9~10石灰水上清液或克霉靈500倍液
作者:于延申 單位: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