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養鴨業及無公害養殖的實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代畜禽養殖業雜志》2014年第六期
1我國養鴨業給環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加重
我國的養鴨業在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與此同時對環境的污染也在越來越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鴨糞污染。糞便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料,但是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就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養殖戶如果沒有及時把鴨糞用于農田作為有機肥料,將導致區域性鴨糞污染,這不僅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還給養鴨戶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殘留藥物污染。許多養殖戶不懂得如何科學養鴨,在養殖的過程中對飼養設備投入不夠,不能很好預防養殖過程中的畜禽感染,導致疾病經常發生。而且飼養人員的知識水平有限,導致疾病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鴨群長期服用獸藥,這樣不僅使藥物殘留在鴨體內,還會導致其產生抗藥性。
(3)飼料浪費污染。許多養殖戶在養殖過程沒有標準的飼養設備和規范的喂養操作程序,造成大量飼料浪費。部分養殖戶自行配料,但是由于飼料口感較差,從而會造成飼料的浪費。有些養殖戶甚至會將飼料灑在地上讓鴨群踏在上面食用。最終這些浪費掉營養物質會連通糞便一起被養殖戶直接丟棄。這不但使營養物質嚴重浪費,還會令營養物與排放物一起污染環境。
2.1建立無公害養殖的法律法規
近年來,我國不斷在完善無公害養殖的法律體系,國家以及環境部門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主要包括《養殖過程中污染排放標準》、《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應當遵守的法律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養殖技術推廣》等。通過法律來使養殖戶認識無公害養殖的必然性,規范養殖戶的養殖方式,減少養殖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2.2加強農民戶對無公害養殖的認知度
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宣傳使養殖戶了解無公害養殖的優點,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可以通過開設課程使養殖戶了解如何正確提高管理水平,防止污染源產生,從而達到有效保護環境的目的。政府相關部應將現有的農業服務體系推廣至鴨無公害養殖體系中。無公害養殖是新興的概念,許多養殖戶對無公害養殖技術不了解,需要專業人員將無公害養殖的優點及技術向廣大養殖戶推廣。
作者:于行峰廖永松曾永姿單位:廣西桂林市畜牧站廣西河池市水產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