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千島湖環境保護對策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前言
千島湖原名新安江水庫,位于浙江省西部與安徽省南部交界的淳安縣境內(約占水域面積的98%),是1959年為建造新安江水電站而筑壩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深水湖泊,湖內2500m2以上的島嶼共有1078個而得名。千島湖湖面面積573km2,東西長約60km,南北寬約50km,正常高水位108m(黃海高程),水庫回水至安徽省歙縣深渡,庫容量為178.4×108m3,最深處達97m,平均水深34m。千島湖是“兩江一湖”國家級重點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條件十分優越,地處長江三角洲的腹地,距杭州152km,距黃山182km,是杭州-千島湖-黃山名城、名水、名山旅游黃金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淳安縣面積4427km2,全縣設12個建制鎮,18個鄉,其中沿湖鄉鎮有25個。其中千島湖鎮是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旅游服務中心1)[1]。
2千島湖水環境功能區劃
近年來由于湖泊及湖區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等分布的不一致性,造成水環境質量在湖體上的差異。認識這種差異并根據差異的程度,對湖泊進行區劃,這對于因地制宜制定千島湖水域的環境保護措施,制定湖泊水環境保護的方向性和戰略性目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1水環境功能區劃的基本原則[2]
2.1.1生態完整性原則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生態環境有著極大的依賴性,尤其是生態環境結構中主導因子往往構成區域分異的基礎,水環境功能區的劃分要盡可能與自然生境一致。
2.1.2分區實施的原則根據各區域不同的污染特征及其功能要求,針對各區不同的水生態環境問題,制定相應的恢復措施和保護目標,使千島湖水生態系統內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達到良性物質循環的目的。
2.1.3污染特征相似性污染現狀相似性采用的指標主要選擇造成湖泊富營養化的主要因素,如TP、TN、透明度、CODMn、Chla(葉綠素a)等。
2.1.4可操作性原則科學區域劃分,是為了更好的實施,從實際出發,結合區域對生態功能的要求,求大同存小異,特點相近,類型相似的區域合并一起,進行規劃,便于管理和操作。
2.2千島湖水環境區劃
2.2.1采用方法與步驟千島湖水環境功能區劃主要采用數學分析和實地調查的方法,在了解千島湖水體污染源的基礎上,引用多元分析中的模糊聚類分析方法對千島湖進行區劃。模糊聚類分析,從相似矩陣出發,經過不斷的合成迭代而形成等價矩陣的過程。經過有限迭代后,進行到相鄰2次迭代所得到的合成矩陣相等時,即為等價矩陣,就是所要求的結果。
2.2.2取樣點水體污染狀況的模糊聚類分析聚類分析的數據來自于2000和2002年的監測數據。主要選取以下主要水質和生物指標:水溫(T)、總氮(TN)、總磷(TP)、化學需氧量(CODMn)、透明度、葉綠素a等6個指標。根據模糊聚類結果,千島湖生態系統可分為3類,并結合千島湖水系(淳安縣境內)水功能區劃進行水環境區劃,共有4種類型:I`類: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大壩和密山水域,處于千島湖下游區,水質較好,目前,污染狀況為中-貧營養。在綜合評分中,這2個樣點的分值是最低的,是千島湖水質最好的區域。因此,該區域作為清潔水資源重點保護區,為浙江省特別是杭州市提供優良的水資源。II類:重點風景游覽區范圍包括千島湖除I類、III類、IV類外的所有水域。水質為II類水質,是千島湖的重點風景游覽水域。III類: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其它的取樣點如小金山、自來水廠、姥山出口,茅頭尖、積嶺口、第二水廠、航頭島等周圍水域,其污染狀況處于中等水平,地理位置也處于整個千島湖湖區的中游區域。IV類:灌溉、漁業養殖、旅游開發功能區范圍包括街口、12#航標和宋村碼頭水域。本區主要位于千島湖湖區上游,為新安江入口處,人口密集,水上運輸繁忙,屬于千島湖較重污染區,目前,處于中-富營養水平,在綜合評價中,這3個取樣點的評分值均超過40,在13個取樣點中,也只有這3個樣點的評分值超過40。取樣點街口是13個取樣點中受污染最嚴重的樣點,該取樣點Chla值是大壩和密山處Chla值的3倍多。該區域污染物可能主要來自于新安江上游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用水,另外該區交通繁忙,是主要航運路線,這也帶來大量的污染物。千島湖上游區域污染較為嚴重,污染物主要來自于安徽省的農業面源污染(千島湖地表徑流總量的一半來自于安徽新安江),而下游區域水質優良,說明千島湖水體具有較高水質稀釋擴散和凈化能力,從水體利用的角度來分析,上游利用應該著重于農業灌溉、漁業養殖和旅游開發,而下游區域為重點水資源保護區,以便為杭州市提供充分優質的飲用水[3]。
3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目前,淳安縣經濟總量少,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工業規模較小,農業創業難度大,農民收入水平低,經濟仍以粗放型為主,是杭州市最不發達地區;同時也是集老區、庫區、邊區于一體的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相對比杭州市其它地區滯后。因此,不能以簡單的方法限制其經濟發展來保護環境,也不能以破壞千島湖的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而應尋求1條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千島湖的生態環境建設在嚴格執行流域生態環境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應以可持續發展為主導,強化3個意識:一是精品意識,生態建設項目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二是綠色意識,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大力開發綠色產業,創綠色名牌;三是長遠意識,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共同努力,任何社會經濟活動均應服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4,5]。
3.1生態林業建設
3.1.1種養結合,加快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主要有源頭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河道兩邊水土保持防護林工程建設、山塘水庫四周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防護林的建設。通過林木撫育、人工造林等措施,逐步改善林業結構,進行林相改造,形成多樹種、多層次、林相豐富、適宜季節變化的森林植物群落。因地制宜的推行種養結合和生態立體經營,解決承包戶職工剩余勞動力的閑置,提高職工家庭收入和經營水平,降低茶、果園的生產成本。
3.1.2要注重千島湖湖濱帶的生態環境修復湖濱帶是恢復千島湖良性水土生態系統的基礎,也是城鎮、農村各類污染源入湖前的最后屏障。因此,要嚴格限制湖濱帶的開發與建設。建議在千島湖湖岸20~50m范圍內,建立高大喬木、灌木和草地(或濕地)相結合的環湖生態保護林帶,充分發揮湖濱帶在千島湖水生生態系統恢復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3.2生態工業建設
首先,應在科學合理確定千島湖環境容量的前提下,建立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基礎的污染源管理體系。其次,在流域內以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為龍頭,建立良性的生態工業發展和管理體系。在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重點抓好清潔生產這個環節,引入循環經濟和工業生態學新理念;在嚴格執行國家產業導向目錄的基礎上,充分體現資源共享、各系統之間的中間產品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形成1個比較完整和閉合的生態工業網絡,達到園區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廢棄物得到最有效利用、環境污染減少到最低水平的目的,從生產過程控制工業污染。3.3生態農業建設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一方面要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主要是種植糧食作物的耕地和滿足城鄉居民生活所必須的菜地,嚴格控制農田土地的征用;另一方面要積極開發耕地后備資源,就是要搞好土地的深度開發,增加現有土地利用效益。在完成科學規劃的基礎上,要重點抓好以下建設內容:
3.3.1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在全面抓好各類經濟作物的同時,緊緊圍繞1個主導產業-茶葉;穩定扶持蠶桑、山核桃、畜禽和水產養殖4個特色產業;大力發展高山蔬菜、中藥材、食用竹筍等新興產業。
3.3.2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實施“種子種苗”工程,抓好優質高效新種苗的選育、引種、開發和推廣;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快農機化科技成果的應用與推廣。
3.3.3推廣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推行科學用肥、配方用肥、測土施肥,推廣秸稈還田,養畜增肥,建設生物有機肥加工基地,;選用抗性品種,實行輪種輪作,加強保健栽培,增加生物農藥比重。
3.3.4開展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開展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提倡和推行地膜及農業降解包裝物的回收與利用;積極探索畜禽糞便資源化技術,推廣農牧生態模式;調整和規范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的區域布局和規模,逐步形成集約化生產格局,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的集中統一處理。
3.3.5推廣農業生態生產技術,發展無公害和綠色、有機農產品以我國加入WTO和全球有機農業蓬勃興起為契機,著力發展有機農業,帶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的開發與發展。
3.3.6研究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如以少耕為特色的改進型農業耕作法。這是控制農業面源、減少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包括改進現有的灌溉系統,旱地逐步推廣滴灌和噴灌技術,水田推行濕潤灌溉;對蔬菜地推薦免耕技術;采用等高耕作、溝垅種植、穴狀種植等改變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法;采用草田輪作、間作、套種、合理密植等增加地面植被覆蓋的保水保土耕作法;采用深耕、耕松、茬播種等增加土壤入滲、提高土壤抗蝕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法。
3.3.7現階段應著重做好生態農業示范鎮的建設在示范鎮內建立農作物種植、畜禽養殖、淡水養殖、居民生活等1套完整的良性生態循環系統,通過生態農業示范鎮在全流域的推廣,促進流域內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改善千島湖的生態環境質量。
3.4生態旅游建設
在生態旅游的建設過程中,要遵守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的方針,嚴格執行新上項目環保審批制度。加強千島湖旅游環境承載力的科學研究,盡量利用自然景觀,開發一些回歸自然的生態旅游項目。(1)旅游項目應遠離飲用水源區域;(2)縮減動物觀光島旅游項目的建設,應逐步減少現有動物旅游觀光島上動物的飼養量,并且應對島上的動物排泄物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3)根據千島湖生態環境特點,調整旅游產品結構,大力開發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例如,2000年由千島湖大庫放養的魚(主要包括包頭魚、鯉魚、鰱魚、銀魚、青魚、草魚等)制成的“晶龍”牌“有機魚”,成為目前國內唯一被國家環保總局評定為“有機食品”的漁業產品,為淳安縣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通過發展生態旅游業,不僅使千島湖一流的旅游資源得到良好開發,也將秀麗的千島湖山水風光奉獻給國內外游客,使千島湖的特色經濟得到良性發展。
4結語
千島湖是較為典型的大型深水湖泊,其功能不僅僅體現在風景名勝上,更是當地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對千島湖進行水環境功能區劃,并因地制宜制定千島湖水域的環境保護對策,意義尤為深遠。本文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特點,提出了千島湖水域的環境保護對策,以期達到為當地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