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山區林業開發利用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秦瑞軍張洪林單位:黑龍江省紅星林業局
我國國有林區大多處于山區,在研究并借鑒國外山區開發和綜合治理中,獲取發展林業的經驗有一定的意義,尤其對于實施天保工程的重點國有林區來說更有裨益。
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以木本植物為主體。森林是人類的哺育者,至今全世界有大約5億人口生活在森林之中,更多的人口依靠森林提供燒柴、食物和飼料。
林業作為一個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它兼有農業和工業的特點。作為種植業,林業與農業生產一樣,也包括種、管、收三個階段。作為材料開采業,它又與其它礦業十分相似。但林業生長周期長,生產環節多,加之森林是不再生資源,因此又有別于農業和工業,可以說是匕個獨特的產業。
山區作為一種自然地貌系統,由一定的地質、地貌、水文、土壤、氣象、生物等成分組成。這些成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同時又是一個完整的自然資源系統。具體說,主要有以森林為主體的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地下礦藏資源、景觀資源等等。從森林和林業事業角度如何把這樣豐富的自然資源得以開發利用,_促進山區振興,可以說是一個造福人類的問題。
國外許多國家在森林與林業在山區的開發和綜合治理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了使它們有效地發展,有識之士提出了林業為人民的思想。為此,強調發展薪炭林和糧食、飼料生產。面對人口壓力及環境惡化,生態平衡失調的現實,農林業系統日益受到矚目。發揮山區資源優勢、發展多種經營成為一個戰略目標,為后人所接受,資源優勢正在向經濟優勢轉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希望寄托于森林的防護效益上。欲達上述目的,須有有效的經濟扶持政策和嚴肅的法治。
我國山區開發的經驗表明,作為山區系統開發的思想應該是堅持以林為主、以經濟林的多種經營為突破口,大搞綜合利用,建立起多種商品生產基地。如果沒有強大的森林生態系統支持,多種資源是得不到保護和發展的,當然也談不上綜合利用和商品生產基地的建設。為了實現這樣的戰略目標,需要努力建設一支龐大的山區群的為技術隊伍。通過有效的途徑把知識和技術傳授給廣大群眾,促使科學技術變成強大的生產力,真正體現林業為民的重要思想。
山區的開發必須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把開發利用和綜合治理結合起來,使治中有用,用中有治,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增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