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原林業發展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建設生態文明賦予了林業新的使命,林業必須承擔起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重大職責,這就是林業發展的新常態。本文提出了海原縣林業發展的思路、目標及保障措施。
關鍵詞:
發展思路、目標、重點、保障措施
1發展思路
海原縣今后一個時期林業發展的思路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根本,積極適應林業發展的新常態,立足縣情,圍繞全縣生態建設突出問題,以擴綠線、加快生態林業建設,調結構、推動民生林業發展,守紅線、加大資源管護力度,全面深化林業改革,推進依法治林,建設美麗海原。
2發展目標
根據海原縣林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縣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增強、結構較為穩定的林業發展體系。全縣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積達到15.3萬hm2,森林覆蓋率達14%左右,林業產值達到3.8億元。形成北部的防風固沙林,中部以南華山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南部以月亮山為主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林,引黃灌區防護林的生態安全體系;形成以枸杞、蘋果、香水梨、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開發為主的生態經濟體系,形成倡導綠色發展、循環發展、文明生活方式、宜居環境和生態文明觀念的生態文化體系。
3發展重點
3.1擴綠線,加快生態林業建設堅持林業生態建設優先發展戰略,加大生態重點區、脆弱區生態治理和修復力度,深入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著力改善縣域生態環境和城鄉人居環境。
3.1.1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封山育林項目,落實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切實鞏固好現有的生態建設成果;積極爭取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將其安排到生態脆弱區、重點區和與老退耕還林地連片區,便于以后集中管護;依托三北工程,大力營造揚黃灌區、庫井灌區的農田防護林和坡改梯區域的地埂林;按照遷出一片、修復一片的要求,深入實施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工程,這也是近幾年植樹造林主戰場;濕地保護工程是海原縣生態修復工程的一個空白,積極爭取將石峽口、海子、莧蔴河、園河等庫水域納入濕地保護工程,切實保護濕地及周邊環境;推進南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月亮山區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和建設。
3.1.2把縣城的綠化作為一個整體,合理布局公共綠地。通過點、線、面有機地連接起來,“點”就是公園、廣場等;“線”就是主干次街道和路;“面”就是綠化集中片區、機關和居民區。要按照園林城市的標準和要求,在樹種選擇上、綠化布局上要突出景觀效果,注重喬灌草和觀花、彩葉樹的搭配。著力把西湖公園、海城公園、牌路山森林公園打造成集休閑、娛樂、戶外運動、科普教育的城市公園,使之成為海原縣對外宣傳的靚麗名片。
3.1.3按照道路林蔭化和庭院林果化的標準,實施道路綠化,建設環村莊綠化帶,積極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不斷深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是積極引導林權到戶的農民實施“興林富民”工程,促進農民致富;二是建立和完善制度,進一步規范經營權承包、流轉、抵押貸款、糾紛仲裁、信息化管理等,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3.1.4實施通道綠化。對全縣主干道路和鄉村道路實施綠化,按照林蔭化和適地適樹的原則,通道綠化全覆蓋,深入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重點打造好福銀高速公路過境段和海同、黑海2個一級公路的高標準綠化,使其真正成為展示海原良好生態的重要窗口。
3.2調整結構,推動民生林業發展堅持生態環境建設與資源開發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積極開發和發展林業產業,切實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3.2.1發展枸杞產業。在高崖、李旺、七營等揚黃灌區和庫井灌區發展枸杞種植,使全縣面積穩定在5333hm2左右。同時在三河鎮扶持建設枸杞良種繁育推廣基地,成為枸杞產業的另一個增長極。
3.2.2擴大紅棗、香水梨、蘋果種植規模。結合美麗村莊建設行動,把紅棗、香水梨、蘋果作為庭院經濟林發展的重點,適度擴大基地建設規模,擴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3.2.3開發退耕還林后續產業。依托現有的退耕還林資源,通過招商引資或規模林地流轉等形式,開發檸條飼料加工、杏樹產業(紅梅杏)、采種基地等后續產業,既保護了退耕還林成果,又增加了退耕戶收益。
3.2.4選擇發展適宜的木本糧油植物。重點在坡改梯區發展仁用杏、文冠果等木本糧油植物。
3.2.5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根據現有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資源,在集體林中重點發展生態養殖、中藥材種植、農家樂旅游等。在國有林區南華山、西華山、拐洼等開發森林旅游路線和景點。
3.3守紅線,加大資源管護力度堅持治理與保護、建設與管理并重,實行“邊建設,邊保護”,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加大森林資源的管護力度,鞏固好建設成果。
3.3.1科學劃定林業生態紅線。參照國家和自治區劃定的林業生態紅線,科學劃定海原縣林地和森林、濕地、荒漠植被、物種4條紅線指標。只有劃定紅線,加大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濕地、野生動植物及其生物多樣性,盡快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狀況惡化的趨勢,達到生態安全線以上,實現生態環境良好的奮斗目標。
3.3.2深入實施好森林撫育保護項目。嚴格落實中幼林撫育項目,切實提高林分質量;探索和實施好公益林生態補償資金項目,落實管護責任制,保護好集體公益林;積極爭取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項目,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器具配置,認真落實責任制,采取有力措施,做到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3.3.3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組織開展各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打擊亂砍濫伐、非法采石采砂、狩獵、販賣野生動物、偷牧等的一切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
3.3.4加強林地征占用管理。切實規范征占用林地審核審批,既要嚴格把關,確保征占用林地符合國家和自治區的用地政策,又要提高效率,保障各項建設依法及時使用林地。同時加強對采石、采礦、取土使用林地的管理,嚴禁亂批、濫占林地。嚴格按照“占補”平衡的原則,加強對森林植被恢復費的征收管理,及時做好異地恢復造林。
4保障措施
4.1全面深化改革林業深化改革以國有場圃改革和集體林權制度為主要內容。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對國有林場改革部署,深入推進海原縣國有林場改革,科學界定國有林場性質,理順國有林場管理體制,創新國有林場經營機制和完善政策體系,切實發揮其在海原縣生態林業建設中的主導作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確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林地流轉、資源評估、抵押貸款等配套制度,激活和挖掘林地生產力。
4.2加大政策支持一是實施嚴格的林地保護政策。進一步完善海原縣林地占用、林地出讓審批,強化林地占補平衡管理,應將林地保護利用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建立生態評價和獎勵機制。二是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將地方林業重點項目、補貼資金、獎勵經費等納入年度財政預算。三是通過林業深化改革和創新,吸收社會資金投入林業建設,拓寬林業投資渠道。
4.3堅持科技興林積極爭取一些林業科技示范項目。結合海原縣實際,亟待解決抗旱樹種培育,抗旱造林技術,枸杞、蘋果栽培技術,香水梨復壯選育,病蟲害統防統治,特色苗木的快繁技術等,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產品的科技含量。
4.4加強隊伍建設海原縣林業人才斷層、老齡化嚴重、知識結構老化等問題,已不適應新時期林業發展的要求。因此,抓科技就是必須抓好人才隊伍建設,首先引進規劃設計、技術推廣、森林經營、園林管理等方面短缺人才;其次,以基層林業站為依托,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同時,加大對現有人才的技術培訓,提高其服務林業發展技能;最后,加強與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和交流,解決林業生產中的科技難題。如香水梨復壯選育、抗旱造林配套技術研究、引種馴化技術等。
4.5嚴格依法治林緊緊圍繞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一方面深入開展林業法治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另一方面推進依法行政,規范林業行政管理行為,把林業的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作者:買玉璽 單位:海原縣李旺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