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善育人環境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我園注重通過室內外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利用環境進行教育已成為我園幼兒教育的重要特點。
一、注重室外環境的多樣化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在看看、摸摸、說說、做做中受教育。
我們結合農村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充分利用每一處地方,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室外環境,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大環境的擴張力。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美化室外環境,將幼兒園整體劃分為花園式、樂園式、公園式三個綠化區域。
走入幼兒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公園式綠化區,除了大片的草坪、盛開的鮮花、挺拔的樹木外,還有形象可鞠的的小動物、形態各異的奇石等飾物,深受孩子們喜愛;幼兒第一娛樂活動區內設有十余種大型戶外組合玩具,以及充分利用空間開辟出的玩沙、玩水區、鉆爬區、攀登區等眾多活動區域,每一種游樂設施下面鋪有軟細沙、草坪,顯示出對孩子們的關愛顧護之情。幼兒第二戶外活動區域總面積1000余平方米,鋪有方磚地,為幼兒進行戶外操表演、體育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活動場地。
2、充分利用環境,發揮區域環境的教育、娛樂作用。
園內的每一部分環境,我們都合理利用,讓幼兒通過同伴或老師的幫助,在活動中充分體現教與學的功能,使之應景而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如: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在各自的種植園地里種植了芹菜、白菜、蘿卜、番茄、絲瓜等,孩子們通過播種、澆水、施肥、收獲來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體驗耕作的辛勞與收獲的喜悅,而且還可以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以土地、青草、綠樹、鮮花、翠竹為主的自然風景活動區,讓孩子充分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設有攀援區、轉橋、晃橋等設施的身體鍛煉活動區,不僅使幼兒游戲富有挑戰性,而且能鍛煉幼兒的身體協作和幼兒互助能力。
二、注重室內環境的科學化
活動室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
因此,我們注重精心設計墻飾文化,美化幼兒園的活動室,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
1、墻飾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每個年齡段的幼兒由于身體和智力發展的狀況不同,他們在理解能力、觀賞接受能力、動手制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我們在進行活動室墻飾設計時,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真正發揮墻飾的作用。如:我園小班教師在活動室布置了“我喜歡的秋天的水果”的墻飾,孩子們進行區角活動時,經常會進行區分顏色、為水果排隊、數數等游戲。這樣,墻飾內容不僅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而且孩子們興趣性高,發揮了其應有的教育功能。
2、墻飾內容應與本班當前的重點教育目標相結合。
例如:中班當前的教育目標是“認識春天”,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植物、天氣的變化、對孩子講秋天的故事,同時,老師還在活動室墻上布置孩子們嬉戲、慶祝秋天的豐收等情景的畫面。這樣布置的墻飾不僅對孩子有吸引力,還使孩子們受到美的教育和感染。新晨
3、把墻面裝飾變成師生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
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自我意識、合作精神、集體觀念和主人翁意識,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和自信心,使幼兒體驗到參與裝飾過程的快樂,是保證墻飾發揮作大教育功能的關鍵。在組織幼兒開展活動時,我們盡量組織幼兒參與墻飾內容的選擇和制作。讓幼兒在選擇、制作裝飾的過程中,充分討論、發表意見,同時在活動中,發揮幼兒的想象創造力,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幾年來,通過全園教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我園環境創設的優勢已初見成效,以幼兒為本,集兒童化、藝術化、教育化、功能化為一體的濃郁文化氛圍以逐步形成。全園教師在共同創建園舍文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教育的影響力,促進我園不斷獲得生機和發展。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在環境創設的道路上,再僻蹊徑,會培養出更多的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