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也必會給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巨大挑戰。本文選取了我國3家商業銀行,從負債結構、不良率、利率敏感性缺口等關鍵指標入手,分析說明了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流動性;負債結構;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作為資金的“使用價格”,是經濟體相互作用是結果,政府對利率方面的管制,必然會帶來投資效率低下、金融抑制等一系列的弊端。在“金融抑制”理論以及“金融深化”理論被提出之后,許多國家紛紛開始進行利率改革,事實也進一步證明,將利率放歸市場是一項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抉擇。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歷了20多年歷程,目前,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利率風險對銀行流動性產生的影響也在逐漸擴大。本文選取了三家上市銀行作為代表:中國銀行作為大型商業銀行的代表、北京銀行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的代表、招商銀行作為中型商業銀行的代表,利用這三家代表銀行的相關數據分析說明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產生的影響。
一、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將影響銀行負債來源的穩定性
負債是銀行持續經營和進一步發展的前提,如果負債大幅增加,而資金沒有得到合理的管理,銀行會面臨虧損。反之,如果負債大幅縮減,出現擠兌,銀行將瀕臨破產。數據來源:根據三家家上市銀行2015年度的年度報告計算整理得到。上表為2015年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負債結構相關數據,可以看出,上述三家銀行負債對存款的依賴性極大,特別是中國銀行,這一比率高達75.88%。在利率管制的情況下,存款保持在相對穩定狀態,但利率市場化后,各種理財產品迅猛發展,投資市場更為活泛,投資收益波動性更大,投資者對收益率的要求更高,其逐利行為會導致資金更頻繁地流動于各種理財產品與銀行存款之間,銀行存款穩定性將大受影響,而存款的大幅波動會嚴重影響商業銀行負債來源的穩定性。
二、利率市場化將會加大銀行的逆向選擇風險與道德風險
一方面,因為信息不對稱以及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商業銀行自身無法準確度量借款項目的風險大小,在利率市場化下,競爭機制引入,商業銀行會因為來自盈利方面的壓力,而選擇將款項借給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者,導致貸款利率的提高擠出低風險,低回報,只能支付低利率的借款者,也就是說只有高風險高回報的借款者才會貸款,從而造成逆向選擇的產生。另一方面,貸款利率的提高,會使原本從事低風險項目者無法負擔利息成本,從而轉向高風險項目,產生道德風險。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進一步提升將降低商業銀行貸款質量,使得違約事件更加多發,進而影響到商業銀行流動性。圖12005~2015年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不良率情況數據來源:根據三家銀行各年度年報整理得到。由圖1可以看出,即使在政府大力剝離不良資產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不良率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在2011年后均在反彈,到2015年,這三家商業銀行不良率均在1%以上,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影響將更為顯著,如果商業銀行不能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其不良貸款率還會進一步攀升。
三、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將使傳統盈利模式遭受沖擊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波動幅度會進一步放寬,存貸款利差將處于更加頻繁、更加難以預測的變化之中,商業銀行利差收益將會因此更加難以掌控和預測。其次,長期以來,由于人民銀行設定了最高存款利率,最低貸款利率,這種利率管制相當于給我國商業銀行鑄就了一道“最低收入保障”的防護盾,免去其可能會遭受虧損的可能性。可以預知,在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將會加劇各大商業銀行間競爭,商業銀行為吸引存貸款,會提高存款利率,下調貸款利率從而導致存貸利差進一步收緊,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將會大幅縮減。而在我國,利息收入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2008年至2015年,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凈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均值分別高達72.02%、78.32%、89.19%。特別是北京銀行,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不足11%。我國商業銀行過度依靠凈利息收入,商行若不積極轉型發展,存貸利差的進一步縮小,將會對其造成致命打擊。
四、利率市場化將使利率風險進一步凸顯,增加流動性管理的難度
本文以一年期為界限,將利率敏感性資產和利率敏感性負債劃分為一年以內到期部分和一年以上到期部分,利用相關數據,計算得出三家代表性商業銀行2008~2015年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偏離度及缺口率得到以下結論:2008~2009年,我國經濟處于降息周期,根據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相關理論,積極型商業銀行應該選擇負缺口來最大化其凈利息收益。2008年,中國銀行一年以內到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為負值,在2009年,此缺口被調整為正值,這可能與中國銀行在2009年下半年預測到利率會上升有關,所以提前將缺口調為正。招商銀行情況則正好與中國銀行相反,這與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相關理論相背離。北京銀行一年以內和一年以上到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均為正值,但缺口額相對減小;2010~2011處于升息周期中,商業銀行應維持正缺口來最大化凈利息收益。但是,三家銀行均沒有做出與模型相符的調整;在2012年后降息周期中北京銀行與招商銀行均做出了相應的缺口調整,而中國銀行未做缺口調整。并且這三家商業銀行2008年至2015年來,一年以上到期部分的缺口率都在快速上漲,經濟處于升息周期時他們可以實現較大的收益,反之,商業銀行也會面臨很大風險。本文所選的三家代表銀行2008~2014年缺口率總額均值基本維持在0.06至0.07之間。但是近年來,這三家代表銀行一年以上到期的缺口率是一年以內到期的缺口率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說明這三家商業銀行在長期資產和負債方面的匹配存在這著很大問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北京銀行的利率敏感性偏離度總額平均值分別為0.077、0.067、0.062,并且近年來,偏離度總額攀升趨勢明顯。三家銀行一年以內到期部分的偏離度維持在較低水平,均值分別為0.016、-0.005、-0.018,而一年以上到期部分的偏離度均值則處于較高水平,分別為0.514、0.930、0.887,明顯高于偏離度總額。這表明本文所選的這三家商業銀行可能存在“短借長貸”的現象,大部分的商業銀行可能也如此。綜上,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商業銀行應當盡快采取有效措施、積極轉型、改變盈利模式、注重長期資產與負債的匹配,防范流動性風險。
參考文獻
[1]楊盛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應對政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119-123.
[2]樓文龍.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J].金融論壇.2015:15-18
[3]莫慧琴,王忠,李亞寧.銀行利率風險測度技術[J].當代經濟科學.1998(6):44-48.
[4]賈長軍.利率風險及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及對策.
[5]程昆,高昊.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風險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理.2010:57-61.
[6]楊海軍,劉志雄.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防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
[7]郭奔宇.利率風險測量方法綜述[J].南方金融.2005(1):26-28.
作者:張悅 單位:云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