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率市場化形勢下信用社貸款利率的定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險條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松原市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仍然執行“一刀切”的利率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信用社的發展。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缺失,定價不合理的問題突顯。對于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的松原市來說,做為支農主力軍的農村信用社,面對這種多元化矛盾的金融市場,如何努力提高款定價技術水平,科學合理地調整貸款定價方式,把信貸支農和貸款定價機制有效整合,對增加金融支農力度,實現金融信貸支農的“雙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利率市場化;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問題及建議
一、松原市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的基本情況
松原市轄區共有農村信用家社5家,基層信用社144家,貸款產品以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為主。2012年,為了加大對三農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開辦了農業直補擔保貸款和中小企業抵押貸款。近年來,各家農村信用社為了加強經營成果,追求營利目標,根據自身經營情況,結合當地企業和農戶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機構的利率定價機制,貸款定價水平和能力有了一個的提高。
(一)基本建立了貸款定價管理體系松原市各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定價由縣級聯社統一制定,并與本地區其它金融機構進行橫向比較后確定,各基層信用社只有執行權利,沒有根據客戶來定價的權力。各聯社基本建立了貸款利率定價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由理事會、會計部門、貸款發放部門及風險管理部門結合各自經營狀況和當地資金市場的價格情況共同協商決定貸款利率。
(二)普遍實行基準利率加點的貸款定價方法目前,松原市五家聯社均采用的是最簡單貸款利率定價方法,即法定基準利率加點浮動的定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貸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1+浮動幅度)。各聯社在決定貸款利率時,主要考慮當地信用環境、擔保方式、貸款投向、貸款期限、當地其它金融機構資金價格等因素,綜合決定浮動幅度。
(三)貸款定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經過多年的努力,各家聯社已經基本掌握當地資金市場供求情況及價格走勢,結合自身經營制定比較合理的貸款利率,并對信用較好的客戶給予適當的利率優惠,對信用較差,不能及進規劃貸款及利率的客戶課以罰息,有利的推動了信貸資金的使用及信用環境的建設。
二、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到農村信用社機構、人員、能力等因素的影響,農村信用社的定價還比較初級,未形成比較合理的方法,貸款定價的隨意性比較大。
(一)開展科學利率定價的意愿較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松原市農業銀行在農村地區的網點比較少,農業發展銀行主要從事政策性業務,而村鎮銀行規模相對農村信用社來說還比較小,因此,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金融業務仍然被農村信用社所壟斷。截至4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75.21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58.68億元,約占全市涉農貸款余額的三分之一。由于農村信用社對農村市場的壟斷地位,使其在貸款定價上隨意性大。受歷史原因的影響,其推行合理貸款定價的意愿比較差,其自身更愿意執行高利率,增加收入。
(二)沒有建立適合本機構的科學貸款利率定價體系一是貸款定價時,由信貸、財務、會計、風險等幾個部門共同協商,參照同期市場而決定,并沒有專人對成本、費用等因素進行核算來確定;二是沒有對信貸市場進行細分,對于不同的客戶全部執行一個標準的利率,貸款定價缺乏合理性;對于信用較好,還款能力較強的客戶應該適當給予利率優惠;三是缺少對貸款利率定價的考核監測機制,貸款利率由幾個領導決定,往往會出現一些“關系利率”、“人情利率”,容易出現道德風險。
(三)貸款利率定價的方法過于簡單貸款利率定價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技術性工作,而各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工作缺乏經驗和人才支持,貸款定價還處于簡單、粗放的不成熟階段,定價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一是沒有形成貸款利率定價風險評估機制,對貸款金額與期限配比情況心中無數,無法掌握抵御利率風險能力;二是浮動利率固定化。目前,松原市各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都是由縣(區)聯社統一制定,直接發放貸款的基層社沒有利率的定價權,只能固定的執行聯社統一制定的浮動后的利率;三是貸款定價辦法流于形式。雖然松原市各聯社均建立了涵蓋資金成本、風險成本、人員成本等因素的貸款利率定價管理辦法,但實際在制定貸款利率時并未按此執行,往往是以參考其它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為主,由聯社領導按以往利率水平和個人經驗來確定貸款利率。
(四)貸款利率定價缺乏專業人才和技術基礎目前,松原市各農村信用社都沒有設立專門的利率定價部門和專門的利率定價崗對貸款利率定價工作進行管理信貸人員缺乏利率管理知識和經驗,對于貸款僅局限于利差的管理,根本談不上貸款風險評估、成本核算、宏觀政策的走執分析等。所以說,各農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缺乏專業利率管理人員的現象。
(五)部分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執行水平偏高一是農戶貸款的高利率削弱了農村的消費能力。隨著近年來國家農業政策的逐步落實,農村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農民消費水平呈現較快增長的勢頭,但農戶貸款的高利率使農民不愿意支付高額的利率來進行貸款消費;二是高利率導致借款人逆向選擇形成較高風險。貸款的高利率可能會導致借款人的逆向選擇,即,好的企業或項目因為高利率而放棄使用貸款,而一些不好的企業和項目又無法獲得貸款,或貸款成本過高導致虧損;增加信貸風險,無法形成一個好的借貸關系;三是愿意支持高利率,付出高成本的企業和項目,必然存在著更大的風險,如果經營不善,將會直接導致貸款的違約風險,為貸款的安全性留下了巨大的風險。
三、政策建議
(一)加強學習和培訓工作,使松原市農村信用社增強對貸款利率定價的認識和能力一是對信貸人員發放利率定價的資料,使其能夠認識到利率定價的重要性,并適時開展各種利率培訓班,使員工能夠增強主觀認識,并在工作中加以適當的應用;二是指派專人到利率定價較好的機構和地區進行學習,對利率定價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增加其對利率定價方式、方法的使用;
(二)不斷增強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定價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貸款利率定價機構,對利率定價工作進行管理。成立貸款利率定價的機構和組織,負責貸款利率定價工作,對貸款定價資料進行收集,核算貸款成本,對每筆貸款的利率進行核定;二是對貸款客戶進行細分,針對不同客戶執行不同利率,對于符合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企業或項目適當給予傾斜;三是合理分配貸款定價權限,授予基層社一定貸款利率浮動的權限,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四是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對于貸款利率定價標準進行核定,做到優惠有因,浮動有度,確定貸款發放的營利,杜絕“關系利率”和“人情利率”。
(三)創新貸款利率定價的方式,提高貸款利率定價的合理性改變利率定價模式,以資金成本為核心,并涵蓋人員費用等,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實際和制定貸款利率價格,使貸款利率適合本地區的客戶群體,因地制宜的開展利率定價工作。最終形成一個適合本機構和本地市,易于維系客戶關系貸款利率定價體系。
(四)堅持讓利于民,實行水平適中的貸款利率政策我國是農業大國,生產生活以農業為主,農村信用社是金融支農的主力軍,要正確處于好自身發展和讓利于民的關系,將支持“三農”發展作為本機構發展的原則,實行一套適合本地發展的利率定價體系。各農村信用社要因地制宜,一方面對農戶和涉農經營的企業實行優惠的利率政策;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欠發達地區或貧困地區的貸款利率上浮比例。
作者:韓志遠 謝彥來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松原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