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西柏坡時期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考范文

西柏坡時期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柏坡時期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柏坡時期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考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年第二期

摘要:

西柏坡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即將勝利的新形勢下,組建創辦了馬列學院、華北軍政大學和華北大學等三所大學,三所大學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建設培養了政治理論強、專業水平高的各類人才;其辦學實踐實現了西柏坡精神與大學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建設的有機融合,形成了西柏坡時期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引領了新中國新文化的新風尚,從而為社會主義大學的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廣博的精神財富。

關鍵詞:

西柏坡時期;馬列學院;華北軍政大學;華北大學;文化建設;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西柏坡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由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由減租減息到耕者有其田、由農村革命到城市建設、由局部執政到全面執政的偉大歷史轉折時期,因此,中國共產黨需要大量的馬列理論水平較高、善于打攻堅戰、能夠管理城市、熟悉未來新中國建設等類型的干部?!皧Z取全國政權的緊迫任務,要求黨迅速地有計劃地訓練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項工作的干部,并提高現有干部的理論水平。1948年7月,在中共中央和華北局的籌劃下,馬列學院、華北軍政大學和華北大學先后開學。從各地到解放區的學生和各解放區的干部被選送入校學習。這些學校為培養黨的干部發揮了重要作用”[1],在生動的辦學實踐中,體現了西柏坡時期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

馬列學院校址設在河北省平山縣李家溝口村,1949年3月27日遷往北平,1955年8月1日,中共中央把馬列學院改名為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即中央黨校。西柏坡時期的馬列學院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一批理論和宣傳水平較高的干部,為新中國成立前后開展大規模的黨校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中國共產黨開展黨校教育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華北軍政大學于1948年5月1日在石家莊南新城正式成立,由晉察冀軍區的軍政干部學校、步兵學校和晉冀魯豫軍區的陸軍中學、軍政大學、青年教導團等單位合并而成,解放后幾經更名,1999年定名為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此校從開始辦學至1950年9月更名為華北陸軍軍官學校這段時間里,向華北及全國各大戰場輸送了初中高各級指揮員及各兵種骨干四萬六千余人;培養政治、軍事、文化等各類教員千余人。華北大學于1948年8月由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北方大學和晉察冀解放區的華北聯合大學合并成立,以華北聯合大學在河北省正定縣城的天主教堂校址為新校校址。

1949年5月,華北大學由正定遷往北平,華北大學下屬院校也先后獨立辦學,1950年10月,華北大學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培養了大批干部,建國前已有一萬四千多人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急需人才。馬列學院、華北軍政大學和華北大學的創辦過程既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應急之需,同時也開啟了新中國創辦社會主義大學的文化先河;既是西柏坡精神生成的歷史基礎,體現并踐行了西柏坡精神,同時也實現了西柏坡精神與大學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形成了西柏坡時期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當今的大學文化建設理論相對成熟,本文從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柏坡時期三所大學文化建設的特點,對其經驗進行總結,以期對新時期大學文化建設提供借鑒。

一、環境文化建設體現了艱苦奮斗、因陋就簡、艱苦創業的精神

西柏坡時期三所大學的辦學理念印證了清華老校長梅貽琦的大學非“大樓”論斷。當年三所大學培養了大批革命和建設的急需人才,但辦學條件卻極其簡陋,體現、踐行了西柏坡時期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的精神。

(一)農舍為校,因陋就簡馬列學院辦學很簡單,沒有另建校舍,住宿沒有獨立的房屋,上課沒有專門的教室,不定時在李家溝口完小①大教室上一次大課。老百姓騰出來的房子,既是學員的自習室又是宿舍,領導和學員均住在老鄉家里,無論職務高低都睡一個大炕。地上一張方桌、兩把木凳供學員學習用,沒地方學習的就坐在炕沿上學。上課時,教員們在前邊講,學員們沒有課桌和凳子,就用膝蓋當桌子記筆記;在沒有風沙的時候,大家有時到墳地或戲臺上去學習、討論。學員使用的課本是用解放區自制的質松易破、顏色灰黃的馬蘭紙印制的,印出來的字不清楚,在煤油燈下看起來非常吃力。學員們極少擁有課本以外的參考書。

(二)條件艱苦,自編教材華北軍政大學沒有固定教室和桌椅,在露天地里上課,使用墻壁和門板做黑板;學員沒有課桌,記錄就用自己的膝蓋,坐凳也是就地取材各種各樣;大部分學員住在學校附近的農民家或是土廟里,住房比較擁擠,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教材缺乏,學校就按照教學目的組織力量,參考國內外軍事學校的基本教材,有計劃地編譯了30多種軍事教材和20余種政治教材,根據學員的接受能力,從實戰需要出發,自己編寫教材,統一教學內容。

(三)就地取材,艱苦創業華北大學沒有教室上課,就采取在露天或寬敞的大院子里上大課的方式進行教學,開始是一人講、幾百人聽,以后發展到一千多人、兩千人甚至是四五千人同時上課的大課堂;開始建校時沒有擴音器,前邊放一塊大黑板,每人坐一個馬扎聽講;學員們沒有床鋪,全睡在鋪有稻草的席子上;吃小米飯、窩窩頭、高粱米、白菜、蘿卜;學習用具主要靠自制,教學設備十分簡陋,基本靠就地取材。三所大學簡陋的辦學環境,其隱含的因陋就簡、艱苦節儉、樸實無華的文化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了學員,激勵學員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發揮自己最大力量的精神。

二、行為文化建設體現了嚴謹治學、民主團結、服務社會的精神

西柏坡時期三所大學在辦學過程中踐行西柏坡精神,教風嚴謹、學風純正,師生民主平等、教學方式靈活,始終以先進文化引領輻射社會并為社會服務,形成富含西柏坡精神的行為文化。

(一)教師教風嚴謹,師生民主平等馬列學院老師嚴謹的教風感染著每一名學員。例如何其芳的作文課讓學員印象深刻,他對108個學員的每篇文章都指出具體問題,并寫出眉批、總評,還要面談一次,對提高學員的寫作水平有顯著效果。學員認真學習,從不浪費時間并克服困難完成作業。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師生關系和諧,保證教學效果。馬列學院采用自學與集體討論相結合、教員講課與學員學習相結合的兩結合方式,具體為各門課的教師以單元為單位先作引言報告,后學生閱讀、自由討論研究、提問題,教師最后進行輔導解答。采取這種啟發式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使師生在互相啟發中解決疑難問題和錯誤認識,提高了理論水平。華北大學采用上大課、分組討論的學習方式,由各班輔導員組織分組討論;學員在民主、自由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華北軍政大學奉行“官兵、官官、兵兵”互教的民主教學方法,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教學的準備、實施、檢查三個階段,教員在每個階段都要認真聽取學員和其他教員的意見,教員針對各階段的問題做出教學計劃,師生互相學習,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在民主團結的氣氛中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得以提高。

(二)理論聯系實際,提升教育水平華北軍政大學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前線和戰場的實際經驗。為了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校長特抽調一批教員組成參戰組先后前往參加太原和濟南等戰役,實地收集作戰經驗和有關資料,回校后用作報告的方式把戰場發生的最新情況講述給其他教員和學員,使學校教育與戰場實際及時對接,實現了理論教學和戰場實際的有機結合。華北大學也同樣強調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強調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一部指導學員學習的基本精神是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允許大膽懷疑與自由爭辯,不扣政治帽子。教學采取上大課和自學輔導、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針。針對學員的實際思想情況,通過教學和開展各項活動,教育、引導學員具有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克服個人主義、主觀主義思想,使學員成為具有正確人生觀的革命者。二部組織教員參加各地的教育會議,了解當地的教育情況,并組織師生實地參觀、實習;選擇當地的一些學校作為實驗學校,設立通訊研究部與實驗學校教員及時聯系,以最短的時間驗證教學內容是否符合社會實際需要。三部組織學員參加實踐活動,在校內幫助其他部、院成立課余劇團,在校外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文藝活動。這種邊學習、邊參加群眾工作、邊進行藝術實踐的教學方法使學員們的業務水平迅速提高。

(三)文化生活豐富,兼顧服務社會馬列學院周末經常舉辦晚會或草鞋舞會,師生都要參加表演,感情融洽,氣氛和諧。同時,馬列學院注重為當地服務,聯系和幫扶李家溝口完小,完小的政治、時事、音樂等課程的教學任務由馬列學院教師兼任。特別是時事課教師對大決戰階段的形勢發展和戰況具體而生動的講解,講各戰役發生的時間及規模、消滅敵人和繳獲武器數量等內容,課后由完小教師歸納要點讓各村的走讀生當晚在本村進行廣播,同時廣播內容再以黑板報形式表現出來,宣傳影響輻射李家溝口周邊幾十個村;音樂課教師教唱歌、識譜,啟蒙了學校的音樂愛好者;同時,學院還經常與完小及該村群眾舉行各種聯合活動。馬列學院隨黨中央進京前,陳伯達、楊獻珍、艾思奇、何其芳在完小話別會上分別做政治、文學、哲學問題的報告。這些活動宣傳了黨的政策,開闊了群眾的眼界,提高了群眾覺悟。華北大學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們有豐富的文化生活。學員每天早上做早操、扭秧歌,早操后瀏覽學生會辦的時事政治墻報。課前各班相互拉歌,還時常安排英雄報告會、演講會、參觀訪問等多種實踐活動,為這一學術殿堂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華北軍政大學建立了兩個校直的文體組織:籃球隊和文工團。兩個組織的活動不僅為學校贏得了榮譽,也使學校聲名遠揚?;@球隊使校內籃球運動開展得十分紅火,在石家莊組織的大型比賽中奪得冠軍;文工團主要任務就是在學校和駐地周圍從事文藝演出活動,訓練部隊劇團和工人劇團,教育鄉間舊藝人,指導部隊和地方開展文藝活動,同時為學員提供實踐基地,排練的歌劇《劉胡蘭》等,從石家莊演到北京、天津的鄉村城鎮,文工團演員們的表現折射出解放軍是有文化、有教養的軍隊,吸引了很多知識青年攜筆從戎,參軍報效祖國。三所大學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員嚴謹務實的作風,善于調查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員踏實為人民和社會服務的能力,激發了學員報效祖國的熱情。

三、制度文化建設體現了求真務實、善于學習、敢于創新的精神

西柏坡時期三所大學在制定制度過程中,沒有生搬硬套、盲目效仿,而是從自身實際出發,善于創新、善于學習,原則性和靈活性緊密結合,很好解決了辦學面臨的困難,形成了三所大學共有的制度文化。

(一)制定制度體現求真務實基于馬列學院培養具有高水平理論干部的目標,其招生制度的制定很務實,對招生的學員要求有五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政治正派,文化程度要達到能寫文章或相當于高中畢業以上水平;除經中央特別批準的高級干部外,一切學生須經過考試入學。[2]馬列學院對教學做了制度性定位,把握準確,《中共中央關于黨校教學材料的規定》指出全黨應加強政策和理論學習,其中馬列學院應著重進行理論學習。

(二)編寫教材體現善于學習華北軍政大學在建校的初始階段,幾乎沒有現成的教材,導致教員授課“無章可循”,為了解決教材短缺問題,要求全校干部教員本著對教學負責、對學員負責的態度出謀劃策,緊緊結合華北軍政大學的辦學定位和教學目的來編寫新教材。特別是在編寫戰術教材的過程中,為了將實際作戰經驗及時補充到教材中去,學校抽調部分教員到前線戰場觀摩學習,使新編寫的教材既有理論性又有實用性。

(三)大膽用人體現勇于創新華北軍政大學組建初期,教員嚴重缺乏,全校能上課的教員僅有36人,有的長期在學校沒有戰場實戰經驗、有的長期在戰場缺乏教學經驗,全校48個單位中只有12個單位能滿足教學需要,缺額達75%。面對如此巨大的師資缺口,根據實際情況,果斷而大膽地“搬師請賢”,吸收二三百名從敵人陣營中起義、投誠和被我軍俘虜的有真才實學的舊軍官擔任教員,這些舊軍官或具有一定的軍事理論水平,或具有一定的軍事技術專長,大多有就讀軍校的背景,部分軍官還有在蘇、美、日留學的經歷。這種創造性的使用人才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教師短缺問題。1948年12月3日,肯定了華北軍政大學的教育方法,認為教者學者都有進步“,這是一個創造”。

(四)靈活管理體現實事求是華北軍政大學學員來自于5個不同單位,級別從旅團級干部到戰士;職務種類多,差別大,有來自部隊的干部和戰士,也有來自地方的武委會干部,還有來自敵方的青年軍官;文化程度、工作經歷更是差異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困難。為了把學校建成正規化軍校,全校學員進行了考試和分科編隊,營級干部2個大隊;團級干部,炮兵、工兵干部6個大隊;高干隊、華南隊及臺灣隊3個直屬隊。這種善于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對于加強學員管理,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三所大學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勇于學習創造,不僅調動了各類學員和教員的積極性,且保證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

四、精神文化建設體現了信念堅定、追求真理、開拓進取的精神

西柏坡時期的三所大學從籌辦建校到學校建設過程,雖校址不在一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一致的,即是要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政治合格、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畫出了特有的社會主義大學的精神文化符號。

(一)理論引導強化堅定信念三所大學辦學理念都強調學員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學員的頭腦,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革命意志,樹立為革命和建設服務的價值取向。華北大學下設四部兩院,其中一部實際上是政治訓練班,主要教學任務是對學員進行思想政治和黨的綱領政策的短期訓練,校長吳玉章親自給黨員上黨課,還經常給全校師生員工作形勢任務報告。各部、院除各自的專業課程外,還開設了社會發展史、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史等公共政治理論必修課。馬列學院課程共分三類,其中第一類課程就是馬恩列斯和的相關哲學著作,目的是讓學員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哲學著作,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華北軍政大學進行馬列主義理論、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時局和任務及黨的政策等四項內容的政治教育活動。通過馬列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讓學員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定政治信仰。

(二)聯系實際強化追求真理馬列學院的辦學目的是通過領導干部強化學習馬列主義和思想,使學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歷史現象,認識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華北軍政大學實現了學校教學活動與解放戰爭實際的緊密結合,教員到前線實地參觀太原戰役、濟南戰役等戰役、戰斗,收集有關資料和作戰經驗,使學員對軍事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提高了學員學習思想的自覺性。華北大學的辦學理念更是體現了對理論學習、服務人民的渴望,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為華北大學寫了“加深理論的學習”的題詞,謝覺哉題詞為“造就為人民服務的人才”,胡喬木題詞為“與工農兵親密結合是真正民主主義者的標志”,周揚題詞為“為人民革命戰爭與新民主主義國家建設工作服務”,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的賀詞是“為建國樹人,為人民服務”[3]。同時,華北大學在辦學過程中號召學生們學習馬恩列斯理論要聯系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結合理論學習進行民主討論,在爭辯中大家對無產階級革命、人民戰爭的認識都有所提高,增強了中國革命必勝的信心。

(三)健全組織體現黨的領導華北軍政大學行政機構和黨組織健全,突出黨的領導。學校自上而下成立了黨的組織,校黨委會實行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總負責并主管教育,學校黨委領導成員組成黨政、教育和行政三個領導小組。凡學校黨委要討論和決定的全校性問題,先在相關領導小組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意見和方案,然后提交校黨委討論。華北大學成立了中共華北大學委員會,由吳玉章、范文瀾、成仿吾,錢俊瑞,孟夫宵、沙可夫6人組成,錢俊瑞同志任黨委書記。[4]

(四)面向未來強調開拓進取馬列學院創辦時就強調為將來的事業服務,從著眼于對新中國建設、對全中國的管理入手辦學。劉少奇為馬列學院學員做報告強調,馬列學院要多讀理論書籍,熟悉理論,要著眼于建設新中國,管理全中國。華北軍政大學的創辦亦即如此,辦學過程中,校長結合《論語》中“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一說,著眼發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教學理念:“不教而戰是謂棄之,不學而教是謂害之?!薄度A北大學校歌》更是面向未來、開拓進取、勇往直前的號角:“華北雄壯美麗的河山,是我們民族發祥的地方,爭得了人民戰斗的勝利,新民主主義的道路無限寬廣。我們是新文化的先鋒隊,要掌握最進步的科學藝術,學習馬列主義思想。我們忠誠團結、樸實虛心、意志堅強;要把新時期的革命潮流更推向高漲。勇敢、勇敢,我們要表現人類創造的力量;勇敢、勇敢,我們要表現人類創造的力量。”[5]

三所大學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注重對學員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強調培養政治合格的人才,這為當時其他解放區及其建國后社會主義大學的創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西柏坡時期三所大學的創辦和文化建設,不僅解決革命和建設人才匱乏的問題,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建設培養了政治理論強、專業水平高的各類人才,而且也以西柏坡精神為鮮活素材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大學文化,引領了新中國新文化的新風尚,從而為社會主義大學的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廣博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下冊)[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769.

[2]中央檔案館,西柏坡紀念館.西柏坡檔案(第一卷)[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12:363.

[3]中國人民大學校史研究叢書編委會.造就革命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大學史(第1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92.

[4]華北大學農學院院史編委員.華北大學農學院史記(1939-1949)[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91.

[5]中國農業大學百年校慶叢書編委會.百年回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279.

作者:楊鳳勇 康小莉 單位:石家莊學院 西柏坡文化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含羞草|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假山后面的呻吟喘息h|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极度另类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欧美综合视频| 男人扒开添女人下部免费视频 |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bd |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91酒店疯狂输出女神范范|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卡2卡3卡无卡免费|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污视频在线网站|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精东影业jdav1me|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色yeye香蕉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黄网站免费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怡红院色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大学生美女特级毛片| xxxxx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