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數字建設工作要點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是全面貫徹國務院支持加快建設經濟區《意見》的第一年。數字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胡總書記在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持加快建設經濟區的重大歷史機遇,繼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繼續推進便民服務項目建設,繼續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進一步增強信息化服務海西建設的支撐能力。根據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提出年“數字”工作要點:
一、精心謀劃“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開展電子政務頂層設計。在部門頂層設計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省級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建設需求目錄》、《電子政務技術總體框架》、《省級電子政務業務協同指導意見》,完成國家試點任務,為編制“十二五”數字專項規劃奠定基礎。
(二)編制“十二五”建設規劃。認真總結“十一五”數字建設的經驗,利用省級電子政務頂層設計成果,謀劃“十二五”發展規劃。通過“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在深化電子政務應用、信息化惠民利民、企業信息化等方面有新的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信息化成果惠及全民。
二、繼續推進便民服務項目建設
(一)加快社保卡項目建設應用。完成全省社保卡制發卡和應用管理系統建設,完成省級社保卡制作發放;加快就診用卡環境的改造,實現全省就診一卡通;拓展社保卡在計生、民政、旅游等領域的應用。
(二)推進全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建設。依托全省電子政務外網,建立省級數據中心平臺,完成省屬10所醫療機構與數據中心的網絡連接,實現醫療信息共享。年內完成平臺建設,并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
(三)加快全省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加大各設區市整體轉換工作力度,完善省、市節目和公共信息平臺,增加和豐富數字電視節目內容,基本完成全省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加快廣電網絡雙向改造,推進網絡向下一代網絡演進,做好三網融合有關準備工作。
(四)建設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采取全省大集中模式,開發支撐新農保業務、財務經辦和公共服務的應用系統,實現各社會保障業務系統間的信息共享。以“金保工程”核心平臺為基礎,開發“五險合一、地稅征收”系統,實現征收數據實時交換和信息共享。
(五)建設民生信息化社區。建成2000個民生信息化社區,建設社區信息服務站和電子閱覽室,提升信息化基礎條件。開發電子政務、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社區商業、電子支付等應用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信息服務。
(六)建設211海峽旅游服務系統。建設全省海峽旅游超市與WAP手機兩個網站,建立12301旅游服務熱線等系統,為游客提供便利。
三、繼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
(一)拓展省級網上審批平臺應用領域。依托省網上審批平臺,構建省級網上行政執法信息監管系統,逐步實現統一的網上執法管理和監察。
(二)推進電子政務外網應用。制定全省電子政務外網應用規劃,建成全省電子政務外網市縣橫向接入網,開展部門專網整合,遷移相應業務系統。建設電子政務內外網數據中心,提供設備托管、數據存儲和數據備份服務。
(三)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建設。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規范標準,建設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以滿足全省藥品網上招投標等藥品采購電子商務活動的要求。
(四)整合建設省級突發公共事件綜合應急體系。以省應急平臺為基礎,推進安全生產等各專業應急系統建設和應急資源開發,整合接入相關部門的應急資源,實現綜合調度和展示;統一組織開發應急平臺所需的應急空間地理系統和應急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并實現共享;統一開發應急綜合業務管理、監測預警、應急保障、模擬演練等系統軟件,實現信息與資源互聯互通與共享。
(五)強化基礎信息資源共享應用。繼續推進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數據庫建設,完成國家試點任務;建設遙感應用技術服務平臺,統一購置和加工遙感數據,為省直部門提供定制遙感數據;啟動建設省宏觀經濟基礎數據庫,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和決策提供支持;建設全省法人證照信息共享服務系統,實現法人基礎信息在線獲取、比對或驗證。
(六)深化部門業務系統的應用。推進省人口計生信息服務系統、省流動人口綜合信息服務管理系統及省監獄信息化建設。開展“金土工程”二期、金盾工程(二期)、省消防信息化工程(三期)、教育信息化工程、省財政精細化管理服務系統、流域—海洋水環境信息共享與應用工程,以及省級公務員協同辦公平臺和全省藥品監管平臺建設。促進數字文化、數字出版、數字科技館建設,建立綜合文化信息共享平臺。
(七)開展無線城市綜合應用。利用3G等技術手段,加快全省縣市的城區無線寬帶網絡建設,新增10000個基站和20000個AP設備,實現設區市城區高速無線網絡覆蓋。以無線寬帶城市為平臺,在城管、交通、海洋、環保、公安等部門開發無線寬帶應用系統,推進移動工商執法試點,滿足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的需求。
(八)推進市縣電子政務應用。加快建設設區市統一的電子政務數據中心;統一安裝部署政務信息目錄系統等應用支撐系統。推廣2345政府服務熱線,推動人口綜合應用系統的部署和應用。
四、推進農村和企業信息化建設
(一)開展通信信息化助建新農村建設。組織實施國家農村信息化試點項目,建設省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在全省建成1000個綜合信息化村;完成438個建制村通寬帶,全省建制村寬帶率達到96%;完成500個鄉鎮、7000個村的惠農網和田園彩鈴組建,為200萬農民提供移動手機報和農信通信息服務。統籌鄉村信息服務站,重點完成17個縣的鄉村信息化服務站點整合建設任務。
(二)推進省電子口岸平臺建設。實現省電子口岸平臺覆蓋全省,推動第二期拓展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拓展平臺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功能,為企業提供口岸業務服務。
(三)建設服務企業公共平臺。繼續推進商務領航平臺等各類服務企業的公共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動移動電子商務建設,支持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業發展。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基地,為中小企業提供電子商務應用服務。
(四)組織物聯網應用示范。依托全省政務外網和無線寬帶城市網絡,選擇城市公共交通、物流等行業,推進RFID卡與一卡通系統、無線寬帶網絡融合應用,先在和市開展應用示范。
(五)推廣農村小額貸款短信服務平臺。建設農村小額貸款短信服務平臺,簡化農民申請小額貸款的手續,為廣大農民貸款提供便利。先在寧德市應用,再適時在全省農村推廣。
五、完善信息化管理工作
(一)深化電子政務績效考核。建立完善電子政務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優化考核辦法,增強評測科學性,推進績效考核工作進一步深化,保障電子政務工作落到實處,提升電子政務應用水平。
(二)加強政府網站整合和管理。以省政府門戶網站為基礎建立省直部門網站群,構建統一的省級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互動交流平臺,實行全程電子監察,抓好網站績效考核,以評促建,整體推進全省政府網站建設水平。
(三)試行信息化服務外包。開展應用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外包試點,推進省直信息中心整合,依托省經濟信息中心、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為部門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外包服務。拓寬信息化資金籌措渠道,鼓勵和引導有資質的企業、社會機構參與信息化建設項目投資或提供運行維護服務。
(四)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建設統一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支撐平臺,完善分級管理的機制,強化重點部門網絡信息安全措施以及日常監控巡查,提升信息安全管控水平;構建省、市、縣三級聯網的保密監控管理體系,加大黨政機關和重要涉密單位保密監控管理力度,健全分級負責、分層管理的保密監控管理體系;建立政務外網全網信息與網絡安全保密監管體系與運行機制。
(五)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培訓機構的作用,開展電子政務應用培訓,培養電子政務應用人才隊伍。加強數字建設與應用的宣傳。研究制定信息化系統運行維護預算標準、項目審核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