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5年幸福工程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縣民政局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省委十屆五次全會、省委第七次藏區工作會、州委十屆六次全會、縣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按照州、縣黨委、政府關于開展群眾工作幸福工程的具體要求,將幸福工程與縣委、政府重點工作和民政業務工作相結合,全面深入地推進民政系統幸福工程活動,現結合民政工作的實際,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城鄉低保及醫療救助
2015年1月,全縣月均保障城市低保1675人(其中城市“三無”人員271人,其余保障人員1404人)、農村困難群眾11905人、農村“五保”對象479人、孤兒36人,城鄉低保金要全面實現金融機構,發放率要達到100%。2015年,資助1675人城市低保(含271人城市“三無”人員)、11905人農村低保、479人農村“五保”對象、36人孤兒參保參合,共支出參保參合金126.855萬元。完善全縣低收入群體收入核定辦法,到2015年年底,做好城鄉低保對象、“三無”、五保等特殊群體的救助工作,將全縣符合城鄉低保、五保供養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疇并實行“動態管理”,城鄉低保對象累計月人均補助標準分別不低于200元和90元。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切實提高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水平。2015年,城市“三無”人員月人均供養標準不低于500元,農村“五保”戶月人均供養標準不低于350元。
完善城鄉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制度,將全縣城鄉低保對象、孤兒、五保戶等低收入家庭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并區別實施醫療救助。開展重特大疾病患者醫療救助,全縣城鄉困難群眾政策范圍內住院自負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55%。
二、社會福利事業
積極匯報工作,爭取更多的省、州、縣專項資金投入到城市“三無”供養、孤兒養育和發展福利事業方面,讓我縣孤老殘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年得到提升。
目前,現有城鄉敬老院11所,其中茹龍鎮中心敬老院1所并已納入事業單位登記,有床位195個,有敬老院工作人員5人,敬老院床位使用率為68.72%;集中供養134人,集中供養率27.97%,繼續實施敬老院設施設備改造提升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活動和學雷鋒活動,抓好敬老院內部管理、人員培訓、政務公開等工作,為召開全州敬老院管理工作現場會議作好準備。抓緊抓實老齡日常工作、養老監測、老干部慰問等工作,開展好重陽節座談、慰問活動。計劃新建拉日馬鎮中心敬老院1所;做好縣社會福利中心和沙堆鄉通科村農村敬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的后續設施配備工作;計劃新建吾西新區社區服務中心1個。完成養老服務體系重大課題研究,將養老服務體系納入縣“十三五”規劃,力爭爭取1個養老項目,力爭出臺80周歲老年人優待政策并建立高齡老人補貼制度。
三、其他工作
2015年,我局將繼續加大幫扶力度,特別要加大困難寺廟僧尼幫扶力度和同心同向摸底調查力度,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在做好城鄉低保對象救助工作的同時,將定期資金救助與政策救助相結合,鼓勵困難對象積極改善生活條件,徹底解決其實際問題。不斷加大工作匯報、銜接力度,推進城鄉低保清查工作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政惠民政策宣傳活動,召開城鄉低保普查工作會議并舉辦培訓班,夯實民政基礎工作,竭力為我縣符合城鄉低保條件困難群眾爭取新增指標。同時,抓好民政工作與群眾工作政策(要求)對接工作,認真研判民政新政策和群眾工作的新要求,加大民政惠民政策宣傳力度,持續開展幸福工程活動,充分調動全局干部職工的積極性,給予城鄉困難群眾最大的幫助。健全實施“幸福工程”工作的長效機制,著力建設“微笑對群眾、輕聲作解釋、細致辦實事、竭力維民利”的服務型民政機關,力促全縣民政工作再上新水平,力推“幸福工程”再跨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