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電局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快速反應能力和輿論引導效能,切實做好對突發事件應急措施和預防管理,全面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市政府關于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編制的工作要求,經我局領導反復研究,制定廣電局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障廣播電視絕對安全和大力引導和穩定社會輿論為核心,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應急體系建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資源管理,建立完善廣播電視應急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為有效應對并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
二、建設目標
總體目標:經過堅持不斷地努力,到年,形成統一指揮、結構合理、反應靈活、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廣播電視突發事件應急體系,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等功能明顯增強,應急處置及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有效減少廣電系統重特大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到年,建成完備的廣播電視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應急管理綜合能力全面提高,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分類目標包括:
1.自然災害類:如地震、洪澇、旱災、雪災等天然氣候災害對廣播電視播出系統和傳輸網絡造成的災害影響降到最低,災后應急修復能力顯著提高。并根據市政府和氣象部門的預報,通過廣播電視媒體向社會防災救災信息。
2.事故災難類:如“”分子或其他敵對勢力發動的針對廣播電視的插播、干擾、破壞事件,要做好前期防范和信號源備份工作,實現安全播出“零事故”。對其它重大事故災難,統一宣傳口徑,防止產生負面效果。
3.公共衛生類:如大規模暴發的環境污染及傳染性疾病或流行性病疫事件,要發揮新聞媒體的預警和服務功能,向公眾宣傳面對突發事件時應當注意的事項,普及有關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能,提高人民群眾應對危機的意識和能力,消除謠言等有害信息的影響。
4.社會安全類:保證國家組織的重大活動、慶典等敏感時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對突發群體性事件,重大社會治安事件,做到及時、準確宣傳,正確把握輿論引導,注重社會效果,有利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有利于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處理。
三、主要建設任務
(一)健全應急預案體系
認真總結“十一五”期間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成績和經驗,加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相關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切實突出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進一步健全應急保障機制,規范應急處置程序。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和形勢需求,制定詳細的應對措施,并最大限度地進行細化和量化,切實做到各類應急事件的處置程序明確,使預案在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充分發揮作用。
(二)完善應急信息與指揮體系
健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體系,明確局領導、分管領導和各職能科室在應急處置現場的職責,不斷提高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協調能力,進一步加強對全局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規劃、組織、協調及指導工作,提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現場指揮能力。通過各科室和人員之間的密切配合與協調,實現有序、快速、高效的聯動響應。
(三)強化應急隊伍建設
一方面,全面加強對現有應急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升具備專業技術素質的人員比例,強化骨干技術人員快速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積極整合農村有線電視維修工和各村有線電視管理員等基層人力資源,賦予其應急工作職能,起到現場先期快速處置的作用,切實增強基層農村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的應急保護工作,從而強化基層人員在應急宣教、事故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作用。
(四)加強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大力開展廣播電視突發事件風險隱患的排查工作,全面掌握當前存在的各類風險隱患,為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預警和隱患治理提供基礎信息。完善預警、應急處置機制和制度建設,健全相關組織機構,增強隊伍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等級,全面提高廣播電視安全防范能力,提高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能力。
(五)提高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制定并落實應急物資保障制度,建立配備合理、儲備適量、管理有序、資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1、設備器材儲備。充分考慮廣播電視前端機房和有線電視網絡搶修需要,做好預先采購和應急設備的儲備,保證廣播電視設施受災受損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安裝修復。
2、防汛抗災工具儲備。要做好日常防汛抗災工具準備,如沙袋、鐵鏟、鋤頭、雨具、照明設備等。
3、廣電大樓安全儲備。定期進行辦公設備、消防器材及通信電力設施檢查,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好用電設備、消防器材的應急儲備,以確保辦公大樓重點部位運行安全。
(六)強化恢復重建能力
加強對事故現場或災后的恢復能力建設。加強快速搶險能力建設,全力以赴恢復受損設施設備,在第一時間恢復廣播電視傳輸信號,使廣大人民群眾能盡快收聽收看到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黨委政府的聲音,充分發揮了媒體穩定人心、作好黨委政府橋梁紐帶的作用。
(七)完善技術支撐體系
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技術監管體系,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手段,建立統一的廣播影視技術和內容監管平臺,實現對不同播出形態的廣播電視內容傳播、機構運營、傳輸效果等的全面有效監測監管。
(八)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
由局領導牽頭,定期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工作。加強對應急管理和救援人員的預案培訓工作,保證相關的指揮人員、救援人員熟悉和掌握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任務、處置程序和措施,提高執行應急預案的能力。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應急工作人員和隊伍的實戰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每年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次數不少于2次。
四、擬建的重點建設項目
無。
五、政策措施建議
一是抓好突發應急事件的防范工作。建議將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放在首位,組織力量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全面掌握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對可能引發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隱患,組織力量限期治理,依法采取措施,全力消除隱患,特別是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認真做好預警預報和快速處置工作。
二是繼續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在各級部門充分發揮發自身現有應急水平的基礎上,建議市委市政府繼續抓好專業應急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公安、消防、醫療救護等基本力量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隊伍基本素質和應急救援能力,形成統一高效的專業應急救援體系。
三是完善信息報告制度。建立執行突發應急事件統計分析信息逐級上報制度。進一步完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機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強突發公共事件報告制度建設,確保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基層單位能夠及時、準確地將信息向市政府報告,并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四是廣泛開展應急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等主流新聞媒體的作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有關應急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積極推廣應急管理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對全社會的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幫助群眾掌握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避險、減災、救助常識,提高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危機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應急工作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