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電文化建設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是要加快構建覆蓋我市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步伐,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健全以中心城市為龍頭,輻射縣、鄉(鎮)、村的四級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在中心城市建設一批規模大、功能全、標志性的大型文化基礎設施。如:滄州圖書館、滄州博物館、滄州群藝館、滄州大戲院、數字化多廳影劇院等項目;在每個縣(市)建設或升級改造一批功能全、用途廣、符合國家要求標準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如縣級圖書館、文化館、文化活動中心等;在每個鄉(鎮)建立綜合文化站;在每個村建立各種類型的活動站(點),如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等。同時抓好如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三網融合”、農村電影“2131”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依托四級文化網絡,實現城鄉文化資源共享,促進全市文化事業的大發展。
二是圍繞實施大運河文化產業帶工程,帶動文化產業發展壯大。要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充分發掘利用我市的歷史文化、歷史遺存、自然景觀、民俗物產、地緣區位等資源,謀劃一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可持續性、能夠產生較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文化產業項目,建立項目庫,制定出實施計劃,加大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力度,分期分批抓好實施;要抓緊研究出臺一系列文化產業優惠政策。在深入研究,吃透國家、省及各有關部門對于發展文化產業有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與財政、發改、土地、規劃、稅收、金融等有關部門積極溝通,爭取出臺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鼓勵和促進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產業帶的打造。結合大運河申遺,借助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進一步整合、開發、包裝、利用我市運河沿岸的文化遺產景觀資源(如青縣盤古廟、漢墓遺址、滄州文廟、鐵獅子、泊頭清真寺、泊頭火柴廠、東光鐵佛寺、吳橋雜技等)以及紀曉嵐、張之洞、馬致遠、荀慧生等歷史名人故居,在沿運河兩岸新建一批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加以輔助,借助南水北調工程,恢復我市境內運河航運功能,打造一批產業項目和文化景觀,形成大運河文化產業帶。
三是打造一批文化藝術、廣播影視精品力作,彰顯我市綜合文化實力。在雜技藝術方面,要加大雜技節目研發、創新力度,打造一批高水準精品雜技節目。在戲曲藝術方面,充分發掘和利用我市豐厚的文化資源,精心打造出一批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群星獎、戲劇節大賽中獲獎的曲(?。┠?。在廣播影視動漫方面,積極籌劃、拍攝、制作一批反映我市傳統文化和當代精神風貌、深受群眾歡迎、具有一定市場和影響力的影視動漫作品。
四是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省市有關文件精神,認真總結借鑒過來和外地的成功經驗,扎實穩妥地推進滄州雜技團、滄州京劇團、滄州河北梆子劇團、滄州市電影公司、滄州影劇院、滄州劇場、人民劇院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實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積極推進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改革和單位內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完善激勵機制,提高服務水平。
五是要加大對文化市場和廣播電視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強執法人員和文化娛樂場所從業人員政策法規培訓,加大對全市文化市場和廣播電視行業的監管力度,深入開展好“掃黃打非”、出版物專項整治、治止亂播濫放和網吧治理等專項活動,使文化市場和廣播電視朝著有序、規范、健康、繁榮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