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元認知理念的孩童學前教育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通過對湖北省蘄春縣留守兒童學前教育進行的調研考查,筆者得出以下調查數據(見表1),并通過此表分析當地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現狀。
1.1缺乏對留守兒童正確認知自身能力的培養由調查數據表可以看出,當地有78%的幼兒園是沒有心理輔導課程或者老師,只有22%的幼兒園有心理輔導課程或者老師。在幼兒園老師與留守兒童的父母聯系程度上,有335人選擇了1個月聯系一次,而其他則更長時間聯系一次。對于元認知知識的獲得,首先依賴于學校和幼兒園機構,而目前對于此方面,從政府到監護人的重視仍然不足。留守兒童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不能正確認識自身,不能很好的認知到自身的優點和長處等方面的問題。目前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中,人們更多是關心留守兒童獲得知識的情況,而留守兒童更需要的是關愛。
1.2缺少對留守兒童性格養成的關注調查數據表中,關于“在父母外出后,孩子的心理感情變化中”,有172人選擇了感覺孤獨,變得膽小。以及在監護人是否會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有390人占總人數的50%選擇了會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元認知體驗首先要從留守兒童的情感角度出發,但目前學校幼兒園及家庭缺乏了解孩子們的心理情感活動,缺少培養留守兒童積極樂觀性格的意識。根據我們的走訪調查,對于學前教育的留守兒童,老師也非常關心他們的情感體驗,但更多的情況下,老師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留守兒童的成績,關心他們的學習過程,但少于對留守兒童性格與毅力的培養,忽略了對留守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過于強調留守兒童投入時間學習,而缺乏理解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不好時的心理原因。
1.3缺欠對留守兒童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調查數據表中,關于“監護人陪孩子的方式”,有49%的監護人選擇樣樣都管,28%的監護人只有在閑時自己管,21%的監護人只管溫飽和安全。在關于“您平時看護孩子的時候,是否有意識的教育孩子與其他小孩相處”的問題上,50%的監護人經常有意識的教育孩子如何與其他小孩相處,36%的家長偶爾教育,有6%的家長只在孩子有糾紛的時候教育。由于教育環境的限制,老師不善于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化解矛盾,缺少增進師生感情的意識。但另一種情況是老師一味的采取寬容放任的態度,這樣又會使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出現問題,影響教育質量。在教學中,由于教育資源環境的限制,有教學的盲目性與隨意性的現象,缺乏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在耐心教育與嚴格要求方面,暫未做到統一,使留守兒童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
2改善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對策
2.1利用元認知知識的培養,引導孩子正確認知自身元認知知識是指影響主體認識過程與結果的各種因素及相關影響方式的知識。從元認知知識角度去改善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需要我們在對留守兒童進行學前教育的同時,設立相應的輔導課程。培養留守兒童的元認知知識的方法如下:首先,從認知主體的知識角度,學前留守兒童要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強項和弱項、優勢和劣勢,對自己性格、興趣、愛好等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具體的方法是鼓勵學前留守兒童經常寫一些關于自己成長經歷的文章,或定期對自己做一個階段的總結。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從各個角度來認識自己,同時要做到客觀真實。其次,從認知對象的知識角度,讓學前留守兒童認識自身是為了讓他們能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從而形成對自己一個全面認識。最后,從認知策略的角度,老師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幫助留守兒童進行元認知。如對內向的學生要盡量鼓勵他們不要妄自菲薄,要敢于向別人展示自己的長處,敢于肯定自己的進步。鼓勵學前留守兒童積極的面對生活,努力的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
2.2改善留守兒童元認知體驗,培養積極樂觀的性格元認知的體驗是指認知主體伴隨著認知活動的發生所產生的情感體驗以及對認知經驗反思后獲得更具概括性的經驗。元認知體驗包括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從元認知體驗的角度改善留守兒童學前教育,針對學前留守兒童的教育特點,要做的是關愛留守兒童,以生活促學習;以及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促進學生交流。首先,元認知體驗是認知主體伴隨著認知活動發生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在學前留守兒童的教育中,要始終發自內心的關心他們與孩子們真誠相處。在學前教育過程中,對于留守兒童要始終關心他們,但僅僅是關心他們的成績是肯定不夠,還要關心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里歷程。以生活促學習,是對孩子們性格、毅力的培養,而這些更多的需要通過老師在生活教會他們如勤奮努力,堅忍不拔等好的品格。其次,元認知體驗中包括的主體對認知經驗反思后所獲得的更具概括性的經驗。這要求我們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為留守兒童們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促進他們交流。
2.3加強留守兒童元認知監控,運用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元認知監控是認知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中根據認知知識,認知體驗對認知活動進行的主動、適時的控制與調節的過程。從元認知監控的角度改善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要做的是根據留守兒童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靈活教學方法,積極的進行監控和反饋,并要及時修改不適當的教育方法,給留守兒童以最好的教育。元認知監控的第一個環節是認知活動前制定的計劃及事前準備。在對留守兒童進行學前教育時,要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元認知監控第二個環節包括認知活動中的實際調節和控制。在針對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幫助留守兒童進行自我教育,幫助留守兒童認清自我。引導他們正確的面對學習生活中成功和失敗。元認知監控的第三個環節是檢查認知活動結果,進行反思總結。第四個環節是進行補救措施。留守兒童在學前教育階段,父母不在身邊,年紀尚小,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老師不當的批評會加重他們的逆反心理。因此老師對他們要多用溫暖的感化方式,忌用傷害其自尊的言語。元認知監控對認知目標的確定與修改、策略的變動、信息的反饋等起著整體協調的作用。教師要及時幫助有困難有問題的留守兒童及時分析問題,反饋信息,調節他們的認知過程,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減少留守兒童學前教育中的盲目性與隨意性,提高學前教育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使留守兒童能有一個好的學前教育,以更好地面對將來的生活學習。
3結論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存在著缺乏對留守兒童正確認識自身能力培養,缺少對留守兒童性格養成的關注以及缺欠對留守兒童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原因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于城市的滯后帶來的教育資源不足,農村學前教育中缺乏專業素質的教師以及從學校到家庭對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針對當地農村留守兒童在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應用元認知的相關理論,提出以下改善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的建議:利用元認知知識的培養,引導留守兒童正確認識自身;改善留守兒童元認知體驗,培養其積極樂觀的性格;加強留守兒童的元認知監控,采用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
作者:汪龍飛鄧澤宏單位: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