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紙面石膏板在住宅建筑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紙面石膏板隔墻構造有良好的保溫、隔聲、吸聲、防火性能
與單一材料組成的墻體不同,紙面石膏板隔墻是復合構造,由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巖棉制品多種材料復合組成,具有很多突出的優勢。(一)保溫性能用于建筑物外墻的內側,可提高圍護結構的熱阻,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在隔墻總體厚度不變或變化不大的條件下,通過改變巖棉制品的容重和厚度,或者改變石膏板的層數,就可以起到調節隔墻保溫性能的效果。比如,當紙面石膏板、輕鋼龍骨、巖棉板、木工板、與纖維增強水泥外墻板(金邦板)復合組成的外圍護結構厚度為162mm-132mm時,傳熱系數僅為0.38-0.54W/(m2•K),完全滿足北京地區節能65%-50%的要求。在住宅建筑冬季采暖逐步推廣實現分戶計量后,通過提高內隔墻的熱工性能來降低能耗損失,降低各戶的采暖費用會顯得愈加重要。(二)隔聲、吸聲性能紙面石膏板復合內隔墻采用空腔隔聲結構,即“板-龍骨(空腔)-板”結構,通過改變石膏板厚度、石膏板層數、龍骨寬度(空腔厚度)、龍骨剛度(鋼帶厚度)、填充物(巖棉)厚度、填充物密度,就可改變隔墻的隔聲量。實驗結果表明,厚度為100mm的加氣混凝土墻(雙面抹灰)的計權隔聲量大約36分貝,同樣厚度的石膏板隔墻(無填充物)計權隔聲量為37分貝。石膏板隔墻內填充80容重50mm厚巖棉板,計權隔聲量可達43分貝,滿足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分戶隔墻計權隔聲量≥40分貝的要求。而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墻,要到達與石膏板隔墻相同的計權隔聲量,隔墻厚度應增加到150mm。紙面石膏板還可加工成集裝飾和吸聲為一體的吸聲材料——穿孔石膏板。穿孔石膏板隔墻系統形成“亥姆霍茲”共振吸聲結構,穿孔石膏板的孔洞與墻體空腔形成,聲波穿過石膏板小孔,進入墻體空腔,空氣分子與石膏板上的孔壁發生劇烈的摩擦,大量消耗聲能,使隔墻構造獲得吸聲效果,可有效減低居民住宅中的琴房、家庭影院、卡拉OK房間所產生的噪聲對隔壁鄰居的干擾,是改善民居建筑室內聲環境的重要技術措施。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的實驗數據表明,穿孔石膏板的平均吸聲系數可達到0.35-0.80。(三)防火性能紙面石膏板分子結構中含有結晶水,遇火災時,結晶水首先被氣化,氣化過程可吸收燃燒產生的部分熱量,在一定時間內阻礙隔墻溫度的上升,提高隔墻的耐火極限。隔墻中的另一填充物巖棉制品是不燃材料,在初始溫度為750℃的爐內進行加熱試驗,也不會產生火焰閃光和可燃氣體。紙面石膏板可按燃燒性能劃分為:普通石膏板、耐火石膏板、高級耐火石膏板、特種石膏板,巖棉板也有不同的容重和厚度。石膏板隔墻采用燃燒性能不同的石膏板與容重及厚度不同的巖棉板可形成多種組合,達到不同的耐火極限。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對非承重墻、樓梯間、單元分戶墻耐火極限的要求為0.5-2小時。已有的實驗數據表明,紙面石膏板復合內隔墻耐火極限為0.52-4小時,完全滿足住宅建筑分戶墻耐火極限的要求。
二、紙面石膏板是安全、健康、舒適、無污染的綠色建材
紙面石膏板復合內隔墻是所有輕質墻體材料中自重最輕的墻體。當墻體厚度為100mm時,重量僅為23kg/m2,而同樣厚度的加氣混凝土墻重量為50kg/m2-70kg/m2,是石膏板內隔墻的2-3倍,如采用其他材料的砌塊,重量還會更大。由于石膏板隔墻自重輕,不僅可適當減少基礎配筋,降低結構造價,而且可以減少建筑構件的截面,從而大大改善地震力等極端受力情況下對建筑的影響。石膏環境的居室比水泥環境的居室更舒適、更安全、更健康。石膏是用途廣泛的工業材料和建筑材料,還可做醫用、藥品添加劑,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紙面石膏板還具有一定的呼吸功能,可以對居室的空氣濕度進行微量調節,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度。當空氣濕度高于石膏板本身的含水量時,石膏板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反之,石膏板可以釋放自身含有的水分,從而起到調節居室空氣濕度的效果。通過配件材料的正確使用,用紙面石膏板制作的內隔墻板面也可完美解決懸掛重物的需求:將額定荷載3kg的無痕掛釘的鋼針直接打入石膏板板面,就可懸掛可懸掛重量≤3kg的靜止物體;將單個傘形螺栓固定在石膏板面,可實現單點釘掛重量≤6kg的靜止物體,如果采用預埋件的方式,將預埋件的受力點固定在龍骨上,還可懸掛空調機、衛生潔具等較重的物體。砌塊類墻體施工需要進行抹灰處理,施工周期長,而且墻面粗糙、容易產生裂紋。將紙面石膏板粘貼在砌塊墻表面,可避免上述問題。紙面石膏板貼面墻適用于任何基材的墻面,可提高墻體的施工速度及墻面涂裝質量。
三、紙面石膏板在我國住宅墻體的應用中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的墻體材料工業已經開始走上多品種發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砌塊、板材為主的墻材體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塊、紙面石膏板、纖維水泥夾心板等,但代表墻體材料現代水平的各種輕板包括紙面石膏板、復合板整體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紙面石膏板年人均用量已經從上世紀不足0.2m2發展到2m2,但與發達國家紙面石膏板年人均用量超過5m2(美國已經接近20m2)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國石膏板人均用量少的主要原因是住宅建筑采用紙面石膏板比例仍然偏低,在住宅非承重隔墻中,輕體砌塊和空心磚仍然是主流墻材。據公開的資料介紹,我國每年新增的建筑約20億m2,稱得上“節能建筑”的不足1億m2,建材及建筑能耗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巨大的負擔。可喜的是,目前從政府到房地產商,再到住戶,都已開始全面重視建筑節能的重要性,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紙面石膏板在我國住宅建筑領域的應用將大有可為。
作者:王兵單位: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