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隔墻中石膏砌塊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工藝流程
施工前準備→清理基層→隔墻定位放線→施工墻墊(道墻)→試排砌塊→砌塊與墻柱拉結→砌塊砌筑→施工配筋帶﹛水泥/鋼管﹜→梁下處理→管線敷設→墻體修補處理→界面處理。
2施工要點
2.1施工前準備⑴石膏砌塊進場產品的標準應符合行業標準《石膏砌塊》(JC/T698-2010)的要求。石膏砌塊應有相應的產品質量證明書、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產品認定證書。石膏砌塊進入施工現場后,應選擇場地并根據施工順序有序堆放,砌塊現場堆放應堅實、平整、干燥,堆放高度≤2m,露天堆放應有防雨措施。砌塊的運輸與堆放應避免磕碰,防止缺凌缺角。砌筑粘結劑應符合行業標準《粘結石膏》(JC/T1025-2007)。⑵進場前應明確施工組織機構和管理人員,有相應的勞動力配備,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審批,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特別是將墻體上的門窗洞口、窗臺、預留砌塊的位置詳細說明,并將灰縫大小、拉結筋鋪設、梁下板底處理,以及組砌方式等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⑶砌筑前應把基層表面清理干凈。隔墻與頂面、地面、墻面的結合部位,凡凸出墻面的砂漿、混凝土等必須清除并掃凈,同時應進行找平。⑷基層清理后,應根據地面、墻面設計位置,彈出墻體定位線和標高控制線,在連接墻體上吊掛線錘,彈好隔墻邊線及門窗洞口邊線,并按照設計要求對砌塊進行排版分檔。
2.2施工墻墊(道墻)石膏砌塊內隔墻與樓地面連接處,應設置高度不小于200mm的C20現澆混凝土或預制混凝土、磚砌墻墊,墻墊厚度等于砌體厚度減去10mm。廚房、衛生間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應采用現澆混凝土墻墊。現澆混凝土墻墊的強度應達到1.2N/mm2后,方能進行石膏砌塊的砌筑。
2.3試排砌塊⑴按照規范要求,石膏砌塊應上下錯縫搭砌。搭接長度一般應不小于砌塊長度的1/3,砌塊的長度方向應與砌筑長度方向一致,榫槽應向下。砌體在轉角、丁字墻、十字墻等連接部位應上下搭接砌筑。⑵在道墻上,根據石膏砌塊的規格、灰縫厚度和寬度,以及門窗洞口尺寸、過梁與水平聯系梁的高度、構造柱的位置等進行試排塊。試排時應特別注意門窗洞口、墻頂部、墻底部、異型墻體等復雜部位的排塊方法,同時繪制砌塊排列圖。當頂端或墻邊不足整塊時,可將砌塊切割成相應的規格,其最小規格不得小于整塊的1/3。
2.4石膏砌塊的施工⑴砌塊的砌筑采用“鋪漿法”。當采用石膏基粘結漿時,一次鋪漿長度以一塊石膏砌塊的長度為宜;當采用水泥基粘結漿時,一次鋪漿長度以不超過兩塊石膏砌塊的長度為宜,鋪漿應滿鋪、均勻,漿面平整。鋪漿后立即放置砌塊,砌筑時應輕柔擠壓一次擺正找平,同時用橡皮錘敲擊擠實。如鋪漿不能立即放置砌塊,粘結漿失去塑性,則應鏟去重新鋪設。一般灰縫厚度控制在3~5mm。⑵砌筑時應雙面掛線,石膏砌塊應做到“符搓、上符線”,保證墻面干凈平整。石膏砌塊應一律咬砌(詳見圖1)。砌墻前先拉水平線,在放好墨斗線的位置上,按排列圖從墻體轉角處或定位砌塊處開始砌筑。石膏砌塊應分皮錯縫搭砌,上下皮搭砌長度不宜小于砌塊長度的1/3。灰縫要求橫平豎直,砌筑砂漿應飽滿,原漿隨砌隨勾縫。砂漿飽滿度:灰縫一般不應低于80%。嚴禁出現瞎縫、透亮縫和用雜物塞縫。⑶當墻長超過6m時,應按照GB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有關規定,設置鋼筋混凝土或方管構造柱。當采用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時,石膏砌塊與構造柱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搓。從每層柱腳開始,砌體應先退后進,并形成不小于90mm寬、一皮砌塊高度的凹凸搓口。在構造柱與砌塊交接處,沿砌體高度方向每皮石膏砌塊應設1根φ6的鋼筋,每邊伸入砌體內的長度,應不小于500mm(見圖2);當采用方管構造柱時,應采用比墻體厚度小20mm的國標鍍鋅方管作為構造柱,每皮石膏砌塊都用L型拉結件(見圖3)與砌體墻拉結。拉結件應伸入砌塊墻250mm。
2.5石膏砌塊特殊部位的處理⑴內隔墻和墻、柱交接處的連接,可采用L型鍍鋅鋼板(如圖3),并應沿墻每層砌塊設置一根L型拉結件。金屬連接件應做防銹處理,L型金屬連接件應放置石膏砌塊凹槽內,短邊用射釘槍鉚在混凝土樓板或墻體上。⑵內隔墻與主體結構梁或板底,可采用柔性連接或剛性連接。當采用柔性連接時,可在每兩塊砌塊之間用U型連接件(見圖6)與砌塊連接,連接件與混凝土梁板用混凝土射釘連接固定。在梁底或板底,采用粘結石膏將10~15mm厚的泡沫交聯聚乙烯帶粘貼其下,石膏砌塊砌筑至泡沫交聯聚乙烯帶(見圖7、8)。當采用剛性連接時,也可將砌塊頂部鋸成25~35°鍥形,并用粘結石膏填實(見圖9)。除以上兩類連接外,還可以將砌塊墻砌筑至接近梁或板底后,留10~15mm的空隙,待砌塊墻砌筑完后把粘結石膏填實。⑶門窗洞口應根據寬度大小設置(見圖10)相應的過梁。過梁可采用鋼筋網片過梁(洞寬≤1000mm)、角鋼或扁鋼過梁(洞寬≤1200mm)、鋼筋混凝土過梁(洞寬≤3000mm)。門窗洞口四周200mm范圍內的石膏砌塊均應用粘結石膏填實。對于寬度大于1500mm的門窗洞口,應在洞口兩側加設寬度不低于120mm與砌體同厚的鋼筋混凝土邊框。邊框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小于C20,縱向鋼筋不應小于2根φ10,箍筋宜采用φ6,間距不應大于200mm。
2.6管線開槽與修補⑴在石膏砌塊上埋設管線,應待砌塊粘結漿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后進行。一般需要在墻體砌筑3d后,才能進行管線等開槽工作。在砌塊墻上預埋管線時,應用專用的開槽工具或切割機開槽,輔以鑿子開出需要的寬度和深度的槽口,嚴禁不切縫直接用鑿子人工敲鑿。開槽深度水平方向不宜超過墻厚的一半。當墻面必須開槽深度超過一半時,應采取相應的加強處理措施。⑵管線外表面距砌塊墻面不應小于4mm,并應與石膏砌塊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動、反彈的現象。管線安裝完后,一般應分兩次把空隙補平。第一次用粘結石膏將縫填實距墻面8~10mm,待風干后,第二次完全填實。當采用水泥砂漿修補時,應采用保水性好的水泥砂漿修補。為防止填實補平處開裂,可在填補表面粘貼涂塑玻纖網格布,其寬度不超過槽邊100mm。
2.7界面處理與面層裝飾⑴石膏砌塊砌筑完成后,在施工界面處理前,應清理墻面浮灰、雜物、污漬等,設備孔洞、管線槽口周圍應用粘結石膏批嵌刮平。⑵刮膩子前,應先刷專用的界面劑一度,隨后滿批膩子兩度,共3~5mm厚。對墻體兩面做界面處理,應厚度均勻并覆蓋全部墻體,最后才能施工裝飾面層。對于廚房、衛生間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在粘貼瓷磚前,應先滿貼耐堿玻纖網格布或滿鋪鍍鋅鋼絲網,再刷界面劑一度。然后水泥砂漿打底后,按防水要求做一層防水砂漿(涂料),最后才能粘貼瓷磚。⑶石膏砌塊砌體與其他不同材料的接縫處和陰陽角部位,應采用粘結石膏粘貼耐堿玻纖網格布加強帶進行處理,加強帶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耐堿玻纖網格布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
3結語
石膏砌塊作為內隔墻,是一種較為新型的墻體材料。通過內隔墻與主體結構交界處相應的構造處理,不僅有效解決了不同材料交界處的裂縫問題,而且與其他隔墻材料相比,有更優的抗裂性能。石膏砌塊在本工程上得到成功的應用,不僅是響應了國家節能降耗的要求,而且由于墻面平整度較高,無須進行墻體表面粉刷,提高了工效,縮短了工期,節約了建設成本。石膏砌塊內隔墻體應用很值得推廣,也是發展前景相當廣闊的新型墻體。
作者:陳謹慎單位:福建泉州新時代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