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給水排水類踐能力的培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校創造創新實踐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1.1實踐教學內容缺乏創新
實驗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員配備相對滯后,好多實驗人多設備少,每組實驗人數最多時達到10人左右,很多學生不是在做試驗而是在聽試驗,動手機會很少。實習環節基本上屬于參觀性質的活動,學生實習的目的性不明確,實習基地的建設相對薄弱,實習單位的功利性很強,很難對生產過程和工作實踐有深入的了解。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由于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的差異,以及教師的精力投入和人員配備存在許多弊端,設計環節的實際收效不大,在大多數情況下屬于對理論知識的重復訓練,很少有創新。
1.2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實踐教學的成效有待提高
目前給排水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基本上是獨立的,僅僅是圍繞相關的理論課程服務,彼此之間缺乏統一性和連貫性,還沒有形成一套較完善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加之實踐教學的課時較少,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1.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較為落后
目前教師都具備了實踐教學改革意識,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編制實踐教學輔助軟件的能力還不能適應需要,能夠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實踐教學的還相對較少。
1.4實踐教學的師資水平跟不上實踐教學的需要
其主要表現在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數量和指導實踐教學的能力兩方面。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數量受整個教學體制和教師編制的限制,怎樣解決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還缺乏有效辦法。除了學校大力引進專業教師外,和實習基地建立穩定的聯系和良好的關系,讓實習單位許多既有知識又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參與到針對學生的實踐環節中來。除此以外,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也是制約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教師中有實踐經驗的不多,特別是近年來從高校直接進入高校的年輕教師更是缺乏實踐經驗,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實踐工作能力也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1.5實踐教學設施及基地不健全
由于專業成立時間短,在實習基地建設方面沒有跟上專業建設的步伐。每次學生實習都是臨時聯系實習單位,沒有和實習單位建立穩定的聯系,也影響了實習的效果。
2創新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
針對傳統的給排水實踐性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創新與實踐平臺的建設。該平臺建設是有機整合校內實踐環節(實驗、課程設計)、校外實踐環節(生產實習)和校企產學研三個實踐環節,形成由校外生產實習基地、校內實驗室和校企聯合研發中心共同組成的、面向全體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學生實踐學習平臺,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2.1加強校內實驗室建設
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支點,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結合實習基地建設和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優化實驗室建設。給水排水工程實驗室應基本完成由驗證型向創新型和開放型實驗室的功能轉變。
2.2構建綜合型與開放性實驗
以學生培養質量為目標,在傳統實驗技能培訓的同時,在原教學培養方案基礎上增設綜合實驗項目。實驗以驗證型實驗為基礎,增加設計型和綜合型實驗,并把創新型實驗和學生學科競賽、挑戰杯等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從實踐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2.3讓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
充分利用老師科研項目上的優勢,讓感興趣的學生成立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更多的參與到老師的研究項目中。一方面,可以緩解老師做科研人手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親身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學生不僅對專業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對學科發展前沿有了一定的接觸,為以后考研深造繼續學術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礎。
2.4成立教師組,加強對年青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
根據任課教師專業背景和研究方向的不同,結合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特點,成立“市政管網”、“水質控制”和“建筑給排水”三個教師組。把教師的科研方向和專業發展特色相結合,結合社會實際需求,整合出本專業的特色。同時,充分利用老師的社會資源,加強教師組老師和社會企業、設計院所的聯系和溝通,讓年青老師更多的參與實際工程設計,提高老師的實踐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5建立集訓練、生產、科研于一體的校外實習基地
為保障基本實踐教學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訓練,系部、教研室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拓展校企合作,進一步夯實集訓練、生產、科研、創新于一體的真實工程環境的實踐教學基地,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與創新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為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和保障。
2.6完善實踐教學管理
切實加強學生實踐過程的管理,校企雙方人員共同參加實踐教學的學生管理,聘請企業兼職輔導員,與管理教師共同實施實踐教學過程管理。健全實踐教學的規章制度,教師實踐教學工作規范、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實驗儀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及課程考核管理等考核標準,使學生的工程能力訓練真正納入規范管理的軌道。規范實踐教學考核過程,將實踐教學看作一個整體,將實踐教學涉及的所有人員作為考核對象,對實踐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連續而及時的考核,并形成及時有效的反饋。
3結論
通過修訂本科培養計劃,制定明確具體的教學大綱,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課程實驗、科技創新、社會實踐、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部過程。將校內實踐環節(實驗、課程設計)、校外實踐環節(生產實習)和校企產學研三個實踐環節進行有機整合,形成由校外生產實習基地、校內實驗室和校企聯合研發中心共同組成的、面向全體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學生實踐學習平臺,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能力,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龔為進郭麗娜竇艷艷劉玥單位:中原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