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心外科護理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摘要]目的:了解外科住院病人失眠的相關因素和護理辦法,從而提供針對性的預防和護理措施。方法:通過作者對3000例患者的觀察結果,大部分病人存在嚴重的失眠,主要原因為心理因素、疼痛、環境、藥物等因素的影響。結論:外科患者失眠是較為普遍的,在臨床上應引起醫護人員的重視,積極對癥處理,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以減少失眠率,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復。
[關鍵詞]病房;失眠;護理
失眠作為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給不少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許多困擾,它使人們的生理節律紊亂,活動能力嚴重下降。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3000例患者,其中2480例失眠。
1失眠的流動病學研究
據調查,全球范圍內,失眠人群占總人群的40%~50%。失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型,前者占失眠的25%,是失眠的一種臨床癥狀表現的一種疾病,后者則繼發于疾病,精神因素屬于疾病的一種臨床癥狀。
2失眠的原因
2.1環境因素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一個得了某種疾病的患者,突然從溫暖舒適的家中被送到一個陌生、有與世隔絕感[1]的環境,特別是病房的噪聲,據國際噪聲協會規定,日間噪聲應低于45dB,夜間噪聲應低于20dB。噪聲可刺激交感神經,使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疼痛加劇而影響睡眠。還有病房的光線、設備的運轉,同室病友的和鼾聲,單調的生活,規律的作息時間和醫護人員頻繁護理及治療的干擾,都是患者抱怨的原因之一。
2.2護理措施
針對以上因素我們醫護人員應該采取相應措施,給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熟悉的休息環境,讓病人生活得舒適些。比如剛入院的病人,護理人員應該讓其充分熟悉病房環境、陪護、探視及作息制度,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提供柔軟舒適、整潔的床鋪,高度適中的枕頭和厚薄適中的被褥。夜間盡量使用柔和的壁燈,對一些同室使用的儀器聲、談話聲盡量降至最低限度。尊重和照顧病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協助病人制定好作息時間,防止睡眠顛倒,協助病人飲用各種熱飲,及各種有助于入睡的活動。比如晚上睡前給病人用溫水洗腳。合理安排好護理程序,將治療操作盡量安排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或者盡可能不在夜間進行,做到“四輕”(走路、關門窗、操作、說話),并去除各種可能引起不安全感的因素,盡量減少對患者睡眠的干預。
3心理因素
3.1心理因素
引起失眠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由于角色的轉換,大部份病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尤其女性及中青年,都會擔心疾病預后、牽掛家人、擔心術后影響工作和學業,擔心手術意外,害怕疼痛,擔心不能忍受術后疼痛而產生害怕心理等等影響。大部分老年人曾經是工作崗位上的領導者,現在則是一個得了絕癥的、受人管制的角色,心理很不平衡,而且他們中有不少人不了解自已的病情和治療方法,缺乏信息傳遞而深感不安、抑郁,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睡眠質量。
3.2護理措施
醫護人員應設法了解其心理狀況,多與患者交談,利用一切與病人接觸的機會,與病人面對面的交談。此時應注意交談的技巧,考慮到病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知識層次,人際關系及信仰等情況,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健康教育內容傳授予病人,針對性地將疾病的發展情況、可能產生的后果、手術大致過程及手術后情況對病人進行講解,使病人對疾病、對手術有較全面的了解,從而做好應對疾病的充分思想準備,同時教會病人如何配合手術,以減少手術后不適,預防并發癥。建立朋友式關系,利于護患雙方的溝通和理解。他們受疼痛與失眠的雙重折磨,我們護士應抱同情心,讓他們在病房如同在家一樣,才能取得病人信任,有目的地引導病人,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不能言語者,應提供紙筆或手語等方法,讓其充分表達內心愿望和要求,并加強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必要時可充分發動其家庭社會支持系統提供情感支持,利于睡眠。
4軀體因素
4.1疼痛
疼痛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因素。外科是手術科,術后切口疼痛、腹脹等不適是常見的癥狀。大部分病人都會因術后留置多條管道而引起牽拉痛,或者缺乏疾病的有關知識而對疼痛時采取不適當的,是造成非創傷部位的主要原因。
4.2護理措施
護士應加強疾病知識的宣教,教會患者如何正確采取舒適,妥置管道,避免管道過多引起的牽拉痛。同時避免過頻的翻身拍背而引起不適。必要時正確服用止痛藥或者和催眠藥物等。有些醫護人員認為毒麻藥會產生成癮[2],盡量讓患者忍受疼痛,導致患者精神過度緊張而引起失眠。美國一項調查表明,在12000例用過的患者中僅4例成癮。因此,醫護人員應該改變觀念,用藥的目的不是使睡眠依賴于藥物,而是以藥物為手段重建睡眠的正常規律。正確認識毒麻藥的影響,加強對疾病認識,對毒麻藥品知識的宣教,正確對待疼痛的控制。在使用毒麻藥的同時,必須對使用的患者的效果進行評價,并觀察其副作用,注意利用一切可能的有利因素與這些藥相配合。
5小結
外科病人失眠是常見的,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心理因素、軀體創傷、醫護人員等有關。所以,合理安排護理措施、加強心理護理、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管道的妥善固定、增進舒適是預防和改善失眠的關鍵。
參考文獻:
1.1一般資料
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共收集72例心臟大血管外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6例,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57.31±12.32)歲。兩組排除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等其他干擾因素的干擾。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則在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心臟大血管外科護理模式。根據不同級別的護士,負責和管理不同的患者或事情,具體如下。
1.2.1專家級護士
除了負責普通的護理工作,還要指導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同時還要監督各級護士的工作情況。另外還要定期檢查儀器和急救藥品,使急救患者時所需的物品得到保證。另外,還要參與臨床醫師的查房工作,還要及時匯報患者的病情,并定期召開討論會,討論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或者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1.2.2高級護士
需要負責一定數量的病情較重的患者,同時還要負責安排、指導和監督下級護士的具體工作,以及做好交班工作的匯報。對緊急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
1.2.3中級護士
觀察患者情況,并做好護理記錄,同時負責夜班工作的安排和開展。保證病房和值班室的環境安靜和干凈,及時準備醫療藥品和設備,并做好交班工作。
1.2.4初級護士
做好患者的基本護理工作的同時,還要配合上級護士的工作,出現問題時要及時匯報。
1.3觀察指標
1.3.1生活質量
即對患者生理和心理領域進行評估,生理領域主要包括疼痛、胸悶等身體感覺、行動工作能力等,而心理領域積極心態、思想的活躍程度等。
1.3.2積極性
對患者在合理膳食、堅持用藥、適當運動以及認識危險因素等的積極性進行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采取針對性的心臟大血管外科護理措施前,兩組的生活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針對性的心臟大血管外科護理措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3、9.7,P<0.05)。見表1。
2.2兩組積極性比較
兩組在措施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措施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小結
外科多系先心病兒童,年齡偏小,配合性較差,影響效果。番瀉葉是一種常用的瀉下藥,主要成分含番瀉甙、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及大黃酸等,為豆科草決明屬植物。由于它瀉下作用顯著,在臨床上通
常用于解除便秘。我科采用番瀉葉泡水飲服,替代清潔灌腸,效果顯著,現將體會總結中如下:
1一般資料
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住院的選擇性手術患者362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2歲,平均57歲。
2方法
手術前1日中午開始,成人6-8g,,兒3-5g,番瀉葉開水沖泡加蓋10-15分鐘,1次飲入。一般3-4小時后即開始排便,連瀉數次。如4小時后仍未排便,也無明顯的腸鳴不已和腹痛綿綿等,可再同法沖服
200ml。一般以排便3次以上為最佳效果。晚6時未排便者,加服石蠟油(成人50mI,兒童20-3Oml)。如晚9時仍未排便,為口服藥物無效,即給予清潔灌腸。禁忌癥:如有慢性腸粘膜炎癥者不宜服用番瀉葉
,孕婦及哺乳期、月經期的婦女也禁用番瀉葉。
3結果
以上病例全部用口服番瀉葉泡水,作術前腸道準備。其中有效358例,無效需給予肥皂水灌腸4例,結果有效率為98.9%。
4討論
番瀉葉泡水飲服運用于心外科選擇性手術前的腸道準備,其原理是根據其瀉下作用,從而引起腹瀉,清潔腸道。此方法清潔腸道作用和緩,特別適用于中老年病人、小兒以及有痔瘡、肛裂者??诜r
如同飲茶,無特殊異味,病人易于接受,無需特殊配合方法。不像傳統的清潔灌腸屬侵入性操作,繁瑣,需多次插管,易損傷直腸粘膜而引起出血、疼痛,給病人帶來較大痛苦。也不同于口服甘露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