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比喻教學法論文范文

比喻教學法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比喻教學法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比喻教學法論文

第1篇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概述的介紹了何為比喻教學法,然后指出了比喻教學法在計算機文化基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結合運用比喻教學法的成功案例以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自身特點,講述如何運用比喻教學法把課程中相對抽象的知識講授變得淺顯易懂。

1. 比喻教學法的含義

所謂比喻教學法就是通過打比方的方法,將兩個本質上有異曲同工之處的事物建立聯系,通常情況,選擇一個熟悉的事物,引伸到未知事物的影子,從而達到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新事物的目的。恰當的比喻有時勝過千言萬語,讓人豁然開朗。

2. 比喻教學法在計算機文化基礎中的作用

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授課群體是大一年級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其中有部分同學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另外一部分同學盡管對計算機的基礎操作有些了解,但是他們的知識網絡還很缺乏,就更不用說對一些網絡技術的操作了。所以,在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中,有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往往令教師感到束手無策,令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記憶較困難。如果講解時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運用比喻教學,將抽象、費解、空洞的教學內容轉化得生動、淺顯易懂,就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運用“比喻法”進行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深入理解,又可以便于學生記住一些煩瑣的操作。

3. 比喻教學法案例分析

我們先來看看怎樣組織計算機硬件組成的這節課程,用于教授知識點的時間大約為25分鐘。

首先給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電腦,然后針對圖片進行如下的講解:先認識顯示器、鼠標、鍵盤、耳麥、攝像頭,這被稱作“外圍設備”。主機箱內包括的所有硬件的集合被稱為“主機”,“主機+外設” 就構成了一個完成的計算機。在此用一個FLASH演示主機的內部構成(如圖),可引導學生去學習每個硬件有那些功能。

中央處理器CPU:CPU是計算機機的核心器件,它就好比人類的思維與控制中樞,正是CPU控制著計算機的一切行為舉止。CPU主要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這個運算器就有這樣的功能,而我們的大腦還可以支配我們的行為,CPU的控制器就有這樣的功能。接著還會給學生展示單核的CPU和雙核的CPU,講到雙核CPU的時候,我會說:如果我們人類又有兩個大腦是不是會變的更聰明啊!是不是運算的速度會變快,而且,我們還可以利用兩個大腦同時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說我們又想唱歌又想說話,這在一個CPU的時代是不能完成的,而到了現在就可以了。其實,這個比喻就是想說明雙核CPU是可以把同時完成需要占用同一資源的兩件事情。

存儲器Memory:人腦除了有思維的功能,還有存儲的功能。電腦也不例外,在電腦中存儲器主要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存儲器,這就是電腦中的內存人腦的記憶是有限的,所以,要把我們記不住的東西儲存在自己的資料庫中,這就像為什么我們要有自己的書房,而這個硬盤就好比我們自己的書房。當手中的資料無法滿足我們所需要的資料的時候,我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去公共的圖書館借書,這個公共的圖書管,就好比光盤、U盤、軟盤等。

輸入輸出設備I/O:生活中我們總是把電腦和人腦加以類比,但實際上更確切的類比應該是把電腦比作一個完成的人。電腦有與外界信息交互的裝置,人類有聽聲音和說話的能力,電腦也有。音箱就好比人的嘴巴,麥克就好比人的耳朵,但計算機所能處理的只有數字信號,而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是模擬信號,這樣就需要一個設備能夠把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進行相互的轉換,這個設備就是聲卡。人類表達自己的想法除了可以通過說話,還可以通過寫字來表達,計算機則可以通過現實器和打印機來完成書寫的功能,可是計算機并不能識別文字和圖像,這需要顯卡來完成數字信號和圖像信息進行轉換。

主板Motherboard:主板是微機的核心鏈接部件。微機的硬件系統的其他部件全部都是直接或間接的通過主板相連接的。主板是一塊較大的集成電路板,電路板上配以必須的電子元件、接口插座和插槽。結合實物和圖片給大家詳細講解主板上的芯片和插座與插槽,其中插座與插槽就好比人類的關節,人的很多骨骼都是通過關節鏈結起來的;而芯片則是一座架起各個插槽之間數據傳遞的橋梁。

連接線:主板要和硬件連接必須有電源線和數據線,這就好比人的血管和神經。

第2篇

關鍵詞:生態;科學發展觀;比較研究

Abstract:TherearemanyconsistentaswellasdifferentviewsbetweenecologicalMarxismand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irconsistenciesanddifferenc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theideologicalbasis,essence,theoreticalcore,basicrequirement,andfundamentalapproach,andpointsoutthat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andrawlessonsfromtheecologicalMarxismsoastobetterservethesocialist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omparativestudy

“生態”(EcologicalMarxism)一詞來源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教授本•阿格爾。他在1979年《西方概論》中第一次運用了“生態”這個概念,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建立了與生態學之間的關聯。生態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也是當今最有影響的十大流派中較為活躍的一派。其關注的核心問題是,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圍繞人與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社會內部的“和解”兩大主題,研究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人的解放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嬗變等問題,揭示當代生態危機的根源,并通過重建馬克思的生態唯物主義哲學,進行技術批判與消費主義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探索解決生態危機的途徑,實現社會制度和道德價值觀的雙重變革,從而最終實現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化的,其中心問題是“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在于,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表面上看,生態與科學發展觀并不基于相同的現實基礎,產生的理論背景、發展脈絡和解決生態危機的途徑等方面也不盡相同,應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實際上兩個理論體系之間,觀點的契合是主要的,即使有些觀點有明顯的差異,卻可以相互為用,并不矛盾。

一、思想基礎的比較

生態,也稱生態學的,其理論基礎在于和生態學的有機融合。如生態的代表人物福斯特和佩珀所認為的那樣,歷史唯物主義內在地包含了生態學和生態思維方式。應該說,在馬克思那里,生態思想并不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談論與生態問題息息相關的生產問題,卻很少在純粹意義上談論生態問題。盡管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馬克思有意還是無意的,他都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生態思想。如“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批判了黑格爾關于人居于超自然的地位的觀點,提出了‘社會是人與自然的完整統一體’的思想,并指出‘自然是人類的生命,但不是生活的手段’”,“在人與自然的關系、資本主義制度與生態危機的必然聯系以及解決生態危機的根本途徑等問題上,‘生態學’與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1。另外,生態繼承了以作為理論基石的西方,特別是法蘭克福學派理論的批判傳統,像萊斯和阿格爾就受到馬爾庫塞相當大的影響。只不過與他們的前輩相比,生態者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相對溫和,也更富有建設性。

科學發展觀則是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及作為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處處滲透著立場、觀點和方法。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的創立和發展,主要是基于中國化的,面對的現實是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態與科學發展觀對于關注的點不同,偏好的理論也不一樣,面對的現實情況也有明顯的差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二者都是以作為理論的來源和基礎,都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的科學性、革命性和開放性,掌握了活的靈魂。

二、第一要義的比較

生態代表人物之間的理論并沒有太多聯系,應該說,不能形成一個系統,但在第一要義上卻是基本相同的。如阿格爾斷言,“歷史的變化已使原本馬克思關于只屬于工業資本主義生產領域的危機理論失去效用。今天,危機的趨勢已經轉到消費領域,即生態危機取代了經濟危機”,因此,當務之急是“從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本質的見解出發,努力揭示生產、消費、人的需求和環境之間的關系”2。阿格爾轉變了人們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看法,認為傳統的經濟危機已經轉向了生態危機,因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原罪,即利用環境代價換取財富,已經導致了經濟增長的瓶頸,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無限性和環境資源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如果沒有有效的措施緩解矛盾,那么經濟增長就會停滯,甚至會倒退。可見,阿格爾關注的決不僅僅是對于資本主義危機的解釋和分析,問題在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這說明,他始終是以發展作為第一要義的,這是他邏輯分析的前提。高茲認為:“‘對我們的經濟從產品設計到消費和物質的再循環進行生態學的重建,……對能源、化工、運輸和農業進行生態學的重建,……技術上的發明不僅必須有助于生態學的重建和理性化,而且還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縮短勞動時間成為可能,把我們從異化勞動中解放出來。……使生產和利潤最大化的經濟標準服從于社會——生態標準’,走向基于自我約束、更節儉、生態上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生態社會主義,達到真正的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的統一,實現生活得更好、勞動與消費更少的社會。”3高茲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歸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確了要在發展的基礎上構建生態社會主義,發展是第一要義。從阿格爾和高茲的觀點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生態學者無論給生態危機開出什么樣的處方,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發展這個第一要義。

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認為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由此可見二者之間觀點的相似性。應該說,生態與科學發展觀所提的“發展”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更多的是在解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意義上使用,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的增長,當然這種增長不能以生態為代價;二是,正如高茲談到的那樣,發展不僅是經濟理性的,還應該是價值理性的。總的說來,生態關注的比較多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礎上的人與社會的關系調整,而較少涉及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科學發展觀所使用的“發展”,強調的是一種和諧,是建立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三個層面基礎之上的。與生態相比,概念的內涵擴大了;作為一個分析系統而言,也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理論核心的比較

“生態考察了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所造成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提出了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的論斷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協調的問題,它研究的方向符合人類的健康發展趨勢和美好愿景,它的研究目的是力圖從制度層面探索生態問題解決的根本途徑,具有前瞻性和開創性,它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面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建立和發展,力圖通過制度轉變解決人與自然的對抗。”4由此可見,生態在談及異化概念時,是以人為核心的,只有人才有異化;在談及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時,將社會系統放在首位,因為只有以社會系統中的主體——人,作為分析的核心和邏輯的出發點,其他的分析才有意義,換句話說,此岸世界的真理探尋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而彼岸世界是遙不可及的;在趨勢和目的方面,無論是通過制度還是其他手段,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最終都是為了人性的解放和全面發展。

相比之下,科學發展觀始終明確地將“以人為本”作為理論核心。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15從以上論述中可以明顯看出,二者之間的觀點趨同是主要的。當然,生態強調的“以人為本”,是從純理性的角度說的,在他們的邏輯中,不分析人,其他的分析就抓不住重點,是徒勞的,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帶有功利性質;另外,他們過多地強調人的解放與個性張揚,繼承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維度,所以,很多時候不過是空批判而少建設,在很多方面往往容易被細節所迷惑,墜入就事論事和抓小放大的泥潭。科學發展觀強調的“以人為本”不僅源于對社會和自然規律的把握,還具有倫理層面的考慮。無論是依法治國還是以德治國,都是追求人之善,是人全面發展的應然。所以,生態與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在總體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差異只在于對人的倫理態度和側重點上,而這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受意識形態的影響。

四、基本要求的比較

很明顯,生態認為,僅僅局限于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分析是不夠的。在高茲那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的物質豐富程度明顯提高,社會地位有所改善,然而,這種改善不過是資本主義緩和階級矛盾的一種手段。并且,無論資本主義采用什么方式給予無產階級多少施舍,實質上,并不見得會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今日付出了一百萬美元,是為了明日的一百億美元。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是不會泯滅的,相反,越是要提高資本主義的成本,資本主義就越是要加緊攫取,換取更多的財富。于是,自然成了犧牲品,這種犧牲到了一定程度,資本主義就會達到發展的極限,而出現衰退。所以,利潤動機同生態環境相沖突是必然的,利潤最大化驅使人們破壞生態環境,把降低成本看得比保護生態環境更加重要,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按照奧康納的總結,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一切社會的發展,都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結構及態勢的“不平衡的和聯合性的”發展過程。6奧康納還指出,資本主義積累導致一定程度的生態危機,由生態危機可能會引發經濟危機,同時生態危機所導致的環境運動有可能會加重經濟危機的程度。總的來說,在生態者看來,資本主義的危機就是人、社會和自然失衡的危機,就是片面發展的結果,就是資本運行的現實性危機。根據反向調節的原則,可以明顯地推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樣是會被生態所認同的。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5]15-16應該說,在基本要求方面,如上述分析的那樣,生態和科學發展觀在基本觀點上能夠達成一致。然而前者強調的不過是“平衡”二字,即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系統的關系,就社會的復雜性而言,這種關系只是眾多關系中的一種,所以分析的結果難免流于片面,或者不過是空洞的說教;后者則強調四位一體,即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由于科學發展觀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和諧”思想的部分,在中國社會中能夠尋找到現實基礎,并為現實世界的革命化起到促進作用。正如馬克思所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所以,科學發展觀的實際影響要遠遠大于生態的“烏托邦”,也更具有現實意義。

五、根本方法的比較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5]16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強調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要求用全面的、系統的、動態的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生態學者全方位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批判:批判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自然資源壟斷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對自然界所進行的掠奪行為;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異化勞動和異化消費;批判了資本主義等級森嚴的管理體制及其破碎的勞動分工;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將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批判納入到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視野之內,與資本主義制度緊密聯系起來考察。”7由此可見,在方法論意義上,統籌兼顧是二者認可的。生態盡管沒有明確提出統籌兼顧的思想,但是從其關注的對象,包括制度批判、等級批判、異化批判和工業文明批判等維度考察,它并沒有刻意突出資本主義的某一個部分,而是更加突出幾者之間的聯系。再如,生態的代表人物克沃爾認為,要實現生態社會主義,在所有制方面,要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在經濟制度方面,要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在實現條件上,要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全人類一起實現。從這里,生態的統籌兼顧思想也可見一斑。

雖然同樣在方法論意義上堅持了統籌兼顧,所關注的視域卻截然不同。科學發展觀以中國的現實國情為基礎,站在整體的高度審視各個部分的協調與平衡,是一種治國的理論。生態主要是從學理上進行探討,因為其所秉承的法蘭克福學派的傳統,所以,在思想上側重于批判,而建設性的東西受到限制。同時,由于生態的相關理論并沒有理論聯系實際的機制,這樣一來,無論其有多么豐富的思想,也不過是一種值得參考而不具有指導性的理論而已,當然也就不會像科學發展觀一樣,不斷地在實踐中發展。這個發展過程基于實踐,服務于實踐,又為實踐所檢驗,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發展觀的真理性價值也要大于生態。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態作為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學派,其主流學者遍布在加拿大、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視野廣闊,科研環境優越,尤其是他們對于資本主義的理解和批判、對生態危機的本質分析等非常到位。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開放性的體系,與生態有較多的契合,這決定了科學發展觀理論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鑒生態的思想。在觀點契合的方面,應該說生態在有的方面研究得更為細致,這與其血緣關系和研究傳統等因素密不可分;在觀點分離的方面,對于科學發展觀而言,合理的可以借鑒,不合理的可以作為警示,兩者之間并不是一種對立關系。

參考文獻:

[1]曾文婷.“生態學”與[J].學術論壇,2005(10):34-37.

[2]阿格爾.西方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486.

[3]吳寧.高茲的生態學[J].研究,2006(8):99-104.

[4]唐宏.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從資本主義到生態社會主義——西方生態的啟示[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學報,2007(5):76-81.

[5].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3篇

“無規矩不成方圓”,生活中我們必須遵守法律,游戲中我們必須遵守規則,所以大學生必須培養自身的規則意識。在大學籃球課中采用比賽法教學,可以讓學生能夠盡快的掌握和運用比賽規則,從而加深高職學生對籃球技術和戰術的理解,提高高職學生的欣賞籃球比賽的水平。利用課堂教育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籃球規則,利用籃球比賽使大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籃球規則,并增強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使高職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2將學生的潛能激發出來,更好地學習基本技術

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術和戰術,才可以在比賽中有更好的發揮,通過教學比賽,學生可以更加容易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不管是運球、接球還是投籃成功等。學生在運動比賽中感受到了樂趣,自然就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學習。那么教師就需要大力練習學生的基本技術,促使學生將掌握到的技術應用到比賽當中。

3大學籃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比賽場次安排較少,手段較為單一

大學籃球教學中采用比賽教學法進行施教,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便于教師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發現問題,采用針對性措施進行訓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比賽教學的場次安排有限,僅僅通過幾次教學比賽來實施籃球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不夠現實。同時由于比賽手段的單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3.2比賽方法同實際競賽發生脫節

按照籃球教學比賽的規定,對于每個籃球隊的參賽人數都有限制,即便在比賽中可以采用更換隊員的形式增加參與人數,但通常由于過分追求比賽勝利,難以有機會安排技術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參與比賽。如此一來,打擊了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特別是對技術能力較差的學生造成打擊,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3.3比賽設置的數量和學生人數差距較大

在大學籃球比賽教學過程中,由于籃球比賽的數量通常較少,而學生的人數相對較多,如此一來就導致學生參與裁判工作占據的比例較小。大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無法提高裁判能力和綜合水平。

4加強比賽教學法應用的策略

4.1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活動要合理有效的組織和分配

在大學籃球比賽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分配時間,要合理控制比賽時間占據課堂時間的比例。在具體時間分配上,可以將比賽教學時間設置為課堂時間的60%,其他活動占據課堂時間的30%,余留10%的課堂時間作為學生素質練習使用。通過合理分配時間比例,有效組織分配,促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掌握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教學堅持從易至難、從簡至繁的基本原則,利用學生體育骨干參與完成,從而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4.2運用比賽法時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采用比賽教學法時,要做到知己知彼,在了解關鍵信息的基礎上,合理發揮籃球比賽教學法的價值。教師對學習環境及學生情況和教材要全面掌握,要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要掌握學生身心特點及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比賽教學方式,設置合理的比賽教學標準,從而科學開展比賽教學。

4.3采用籃球比賽積分法強化訓練

大學籃球教學過程中,比賽積分法貫穿籃球比賽教學的整個過程,包括基本的傳球、發球和運球、投球等實施的一種籃球比賽積分教學方法,這是大學籃球比賽法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籃球比賽積分法能夠讓高職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籃球技能和要領,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心理素質以及健康體質,為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最好的籃球比賽積分法就是以小組為基本比賽單位,讓大學生在交流、配合、探討和鍛煉中,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這種以小組為比賽單位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增強大學生參與籃球比賽的意識,體驗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創造和諧、融洽、民主的教學氛圍,提高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例如在大學籃球比賽中,將學生平均的分為幾小組,讓每一小組之間都能夠進行排球比賽,采取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制,分別給每一組幾分,比如勝一局記兩分,輸一局記一分,最終以積分最高者為勝。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籃球比賽,可以調動高職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籃球課程的興趣以及體育意識。

4.4運用全新的教學方式

籃球比賽的特點要求運動人員要想真正適應激烈爭奪中的快速攻守,最重要的因素是速度。特別是在快速中運用技術的能力、完成技術動作的速度以及技術動作之間的銜接速度。教師要把握籃球比賽的特點,采用比賽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技巧,注重速度,讓兩者完美結起來。教學比賽法是以比賽為核心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在籃球運動項目中,學生把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運用到實踐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掌握運動技巧。這種比賽法教學,教師不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重復的動作教學上,促進籃球教學的完整性和實效性的發揮,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在教學中加入多媒體技術,運用DV,幻燈片等教學手段,全程記錄學生的比賽狀況,在比賽結束之后放給學生觀看,這樣能讓他們更好的發現自身的缺點,之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聯系,提高教學效果。

4.5采用比賽教學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大學籃球教學過程中,采用比賽教學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比賽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大學籃球課程產生較大興趣,希望在籃球比賽中運用戰術來提升個人運動技巧。而比賽教學法中,學生籃球技能的提升不僅僅在于個人運動能力及運動技巧,對戰術運用及比賽規則等都可以進行熟悉和掌握。教學中,教師臨場指導,針對性安排戰術或技巧比賽。在比賽中,貫徹和落實教學內容,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水平的提高。在比賽教學中,教師認真觀察學生參與比賽的全過程中,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效果進行客觀公正評價,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短板及自身優勢,提出相關改善性建議及措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采用進攻防守比賽等具有較強目的性的針對性比賽,提升學生籃球專業技能和戰術運用,提高學生對籃球比賽規則的了解及熟悉,從而利用籃球比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5結語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女人18一级毛片视频|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宅男噜噜噜66网站|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欧美va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男生秘密网站入口| 另类老妇性BBWBBW|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国精产品wnw2544a|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日韩在线第二页|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www.天天干.com|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国语免费 | 亚洲专区第一页| 欧美末成年video水多|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男的把j伸进女人p图片动态|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91手机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2022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一级夜夜爽视频|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电影|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午夜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