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狼文化論文范文

狼文化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狼文化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狼文化論文

第1篇

通過調查發現,中職院校學生的課外朗讀存在以下幾點現象:一是學生閱讀面窄、閱讀量少,整體朗讀能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二是學生缺乏必要的朗讀指導,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朗讀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處理朗讀的內容;三是沒有符合中職學生特點的朗讀材料,沒法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四是沒有良好的朗讀環境。中職學校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主,忽略了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因此,學生缺乏良好的朗讀環境。針對這些問題,如何加強課外朗讀的指導以及有效地開展課外朗讀活動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問題。

二、利用課外朗讀,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實踐與探索

(一)創建濃郁的課外朗讀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外朗讀氛圍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多方位的配合。學校方面:校團委發起了讀書倡議活動,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好讀書、讀好書”;班級建立了讀書角,營造濃郁的班級讀書氛圍;學校圖書館開放了朗讀區域,為學生朗讀提供了場所;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朗讀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方面:開設了朗讀方法和技巧的選修課,加強對學生朗讀指導,解決學生在朗讀中的困難。學生方面: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外朗讀活動,激發自身的朗讀興趣,提升朗讀能力。在各方面的協調配合下,營造了濃郁的朗讀氛圍,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養。

(二)編寫有特色的朗讀教材

編寫朗讀材料解決的是“學生讀什么”的問題,即學生應該朗讀什么內容。首先,要對中職學生日常閱讀的內容做簡要的分析。中職院校女生大多愛讀一些言情小說,男生則愛好魔幻小說、科幻小說,而對中外名著、名人傳記等經典文學作品知之甚少。其次,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合中職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的內容。學校精選編寫了誦讀經典系列讀本“晨風雅韻”。內容編選根據各年級的學習基礎,由易到難,共分為三冊。第一冊主要是面對剛入校的新生,“立規矩、養習性、學做人”為選編材料的宗旨。古詩文選取短小精悍具有啟迪作用的詩文,現代文則選取有故事性、以情動人的名人佳作。并配以圖文并茂的介紹、通俗流暢的翻譯以及畫龍點睛的賞析。學生通過朗讀,能夠達到規范自身行為,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開闊視野,提升文化素養。第二冊圍繞培養學生學習精神、樹立職業理想為編選材料的宗旨,選取先秦散文、諸子百家作品以及現代散文和詩歌。內容涵蓋了愛國情感、人生勵志、自然風光。通過誦讀,學生能夠修身勵志,提升文化素養。第三冊書在編選時結合高年級學生即將走上工作崗位這一特點,以培養社會責任感、規劃人生方向、陶冶個人情操為著力點。內容上選取兩宋風月、明清雅韻等古代經典詩文,編選了篇幅短小、難度適中、適合學生朗誦的篇目。通過誦讀,學生能夠領略民族文化的內涵和深厚底蘊,培養自身的愛國情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走上工作崗位做好鋪墊?!俺匡L雅韻”這一經典系列讀本很快在實踐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學生通過朗讀經典文學作品,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養。

(三)加強課外朗讀的指導

朗讀方法的指導解決的是“學生怎么讀”的問題,即學生在朗讀中應該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為此,我校首先開設了“朗讀技巧及訓練”的公開課,由語文教師對班級領讀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在培訓中針對何謂朗讀、朗讀的目的、朗讀前的準備、朗讀的基本表達手段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并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其次,經過培訓的班級領讀人員,在班級朗讀活動中對其他同學加以指導,進而做到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掌握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最后,開設了朗讀訓練的選修課,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朗讀技能。系統全面的朗讀方法指導和技能訓練極大地解決了學生在朗讀中的困難,讓學生能夠在朗讀中獲得樂趣,進而提升文化素養。

(四)開展特色的朗讀活動

1.開展長期的課外朗讀活動。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學校開展了長期的課外誦讀活動———“晨風雅韻”晨讀活動。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生利用每天早自習時間進行經典詩文誦讀。學生在領讀的帶領下齊聲誦讀,學生對每篇經典詩文都會經歷“識讀、誦讀、熟讀”的過程。通過對經典詩文的持之以恒的誦讀,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養。利用早自習晨讀,不僅使課外朗讀有了時間上的保證,更能讓學生在瑯瑯讀書聲中開始美好的一天。

2.結合學校其他活動組織朗讀比賽活動。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誦讀的積極性,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誦讀展演”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可以任選自己喜愛的經典詩文和誦讀形式。每次比賽大家都精心準備、積極參與。在活動中選手還互相請教切磋,更好地把握朗讀的技巧,體會朗讀的情感。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更能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第2篇

1.1一般資料

從2004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SLE合并妊娠并分娩患者17例,年齡21~35平均27.6歲;初產婦14例,經產婦3例。病程1~14年。

1.2SLE診斷

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1997年修訂的診斷標準,與內科免疫組專家組會診判斷。其中:發熱15例,關節痛7例;顏面、頸四肢有紅斑9例,白細胞減少13例,血小板減少8例,尿蛋白14例。剖宮產4例,自娩13例。

1.3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常規處理

妊娠期需進行孕檢及風濕病學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血沉、肝腎功能、ACL、抗ds-DNA、補體C3、C4、心電圖、無應激試驗(NST)、胎兒超聲等。孕期注意酌情服用潑尼松;ACL陽性者口服阿司匹林,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引起畸胎或其他副作用;孕婦32~35周的患者給予地塞米松6mg,肌內注射給藥,2次/d×2d;分娩前則給予甲基強的松龍40~80mg/d或琥珀酸氫化可的松100~200mg/d,靜滴給藥3~5d;分娩后據病情再繼續治療SLE;產后及時回奶,新生兒采用人工喂養,避免食用被藥物污染的母乳。

1.4觀察指標

(1)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護理前后的SAS和SDS評分;(2)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患者轉歸及新生兒情況。

1.5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患者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為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

患者護理后SAS和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隨訪

17例患者均好轉出院,出院后隨訪結果顯示,并發多臟器受損病情加重5例,臨床緩解7例,再次妊娠5例,17例新生兒存活15例,1例新生兒患SLE。

3護理

3.1一般護理

3.1.1加強休息,防止勞累:SLE患者抵抗力較弱,所以孕期和圍產期盡量臥床休息,期間定時翻身,做被動運動,防止褥瘡的發生。關節腫痛時限制活動,活動量以患者能夠忍受為度。注意勞逸結合,以免勞累加重病情,外出時避免日曬,同時還要防止受涼感冒及其他感染。在此期間還應該注意營養均衡,及時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強機體活力。

3.1.2預防感染:由于大劑量激素的應用,SLE患者特別是皮損型極易感染,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感染跡象,如發熱、白細胞低等。如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最好是選擇住單間,以防止交叉污染。對探視及陪護人員實施護理培訓,并嚴格限定探視時間和人數。定時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房間實施紫外線消毒時要對患者進行保護,防止紫外線的直射。床單保持平整、干燥;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時應戴口罩,并設專門的責任護士負責護理。要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潔,給予過氧化氫漱口,3次/d,有口腔黏膜破損時,每日晨起、睡前和進餐前用漱口水漱口,有口腔潰瘍者在漱口后用中藥冰硼散或錫類散涂潰瘍部,有水皰者要保持皰壁完整,遵醫囑可以使用表面收斂劑。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不要接觸染發劑、燙發劑、發膠和農藥等刺激性物品。皮損型患者頭、頸、面部忌用堿性堿性清潔劑和化妝品,以減少刺激;如果病房內有皮疹、紅斑或對光敏感的患者,請鍵入文字或網站地址,或者上傳文檔。室內可應掛深色窗簾,避免陽光直射患者部位的皮膚加重病情。外出時要穿長袖的衣褲、晴天時注意打傘或戴遮陽鏡及遮陽帽,千萬不要日光浴;保持會位清潔,經常用0.5%碘伏或0.1%洗必泰擦洗,忌用堿性肥皂;產后應注意觀察產婦會陰或剖宮產切口部位是否感染,是否有子宮內膜炎、尿路感染、肺炎和狼瘡惡化現象,一旦發生上述情況迅速治療,必要時可轉到上級醫院診治。

3.1.3病情監測:患者開始妊娠后,應根據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活動性及累及臟器狀況進行評價;指導患者自己及家屬協助護理。加強妊娠期的檢查,一旦發現妊娠期或產后狼瘡惡化,應盡早作出診斷并予以積極治療。皮損型患者特別防止紫外線的照射;對妊娠期高血壓,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患者的自覺癥狀,給予降壓、解痙、利尿等處理。腎炎型患者要檢測血壓,防止驟升或驟降,監測腎功能,注意觀察尿量和尿色,有異?,F象及時與醫生溝通。臨產時注意產程進展及產婦變化,記錄24h出入水量,嚴密觀察尿量,每日檢測體重、腹圍及患者全身皮膚是否發生異常。由于患者長時間臥床,所以要注意加強對患者關節的活動和護理。為防止合并癥的發生,住院期間最好間歇性吸氧,以便保證血氧濃度維持在適當的水平;在患者床頭時刻都應該備有開口器,壓舌板等急救工具(用滅菌的紗布包裹)。如果并發癥突然發作,要沉著冷靜,積極配合醫生搶救治療,切忌延誤病情。

3.1.4胎兒及新生兒監測:孕婦在住院期間應經常做血小板聚集試驗和無負荷試驗。有腎臟損害者,不管患者有否原高血壓,為防止產前子癇的發生,都應給以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孕后期采用電子胎心監護、定期對胎兒進行B超監測,定期測定臍動脈血流波型,檢查胎盤功能。患者采用左側臥位,有利于糾正右旋子宮,解除子宮對下腔靜脈擠壓,促進子宮內胎盤的血液循環,同時輔以間歇性吸氧,防止胎兒宮內缺血缺氧癥狀?;颊邞獙W會自數胎動的方法,每天定時自檢并做好記錄,以便胎兒情況驟變或短期內(1~3d)劇變時及時發現。臨產時密切注意產程進展及胎心音變化;由于罹患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孕婦易發生早產,加上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窘迫等危險狀況時有發生,新生兒病死率高,故所有新生兒均按高危兒加強護理并實施人工喂養,其措施不再贅述。

3.1.5產后指導:產后根據病情遵醫囑繼續用藥治療,因患者分娩前后均應用了大劑量的激素,因此產后不宜哺乳,需及時回乳。可用溴隱亭、生麥芽口服,予大黃、芒硝熱敷回乳,以降低乳腺炎和產后高熱的發生,忌用雌激素回乳,以免加重病情。產后避孕不宜用上環方式,可能會造成感染,可采用其他避孕工具避孕。

3.2人性化護理

3.2.1心理護理:長期以來,SLE一直是一種頑固的心身疾病,不得不長期服用激素治療,疾病導致的蝶形紅斑及激素帶來的體貌變化(滿月臉、脫發、向心性肥胖等),給患者尤其是女性心理帶來很大負擔,因此抑郁、悲觀、自卑、排斥等不良心理不鮮見。甚至輕生,走上“自殺”這條不歸路。妊娠后心情雖然有所好轉,但疾病的遺傳性和前期用藥對胎兒的潛在危害又使其產生焦慮、恐慌心理。加之醫患矛盾現象屢屢發生,敵對和抗拒情緒難以避免。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精神緊張狀態,體內就會發生應激狀態,加劇了患者免疫系統的紊亂,使SLE癥狀加重。所以,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要主動多與患者進行交流,隨時洞察心理變化,促進醫患之間的相互信任。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在護理患者時,護理人員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用樂觀向上的世界觀影響、感染、鼓舞和激勵患者走出心理的“低谷”,通過給患者耐心講解診療過程,如發病機制、臨床癥狀及注意事項,給患者以充分的心理準備;其次,在孕后期話題多以談論胎兒為主,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讓其感受到將為人母的幸福和神圣,通過胎兒對孕婦互動及帶來的激勵作用,大部分孕婦都能心情好轉,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通過上述方法,營造出醫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諧友好局面,利于治療的進行。

3.2.2患者家屬的參與:通常情況下,患者最相信的人莫過其家屬,所以應及時掌握患者家庭情況、知識接受能力和經濟承擔能力,摸準他們的心理變化。每項治療措施實施以前,應先在回避患者情況下與家屬溝通,變被動為主動,家屬思想工作通了,他就會督促患者積極配合護理。住院期間,我們還向患者及家屬耐心宣講,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疾病和藥物知識,解釋用藥的必要,保證患者按醫囑用藥。

3.2.3滿足個性化需求:每個患者都有獨特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差異、經濟背景也不盡相同,所以其心理需求也千差萬別。通常,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比較注重治療經費問題;有工作的患者則對治療時間的問題考慮較多,但都希望醫務人員充分告知病情、治療和預后,以便采取應對措施。這些要求因人而異,個性化很強。護理的宗旨是,只要要求合理,盡量滿足,盡早解決;要求不甚合理的,要充分理解,作好解釋、溝通和疏導工作,盡力為患者營造舒適、滿意的心境環境。

3.2.4建立護理個案: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況,由責任護士為每位患者建立個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這些措施要貫徹始終,直至患者出院后,也要保持通訊聯系,定期進行電話回訪,跟蹤反饋,指導患者及嬰幼兒的護理。若患者出現嚴重抑郁癥、自殺傾向等,則及時與家屬溝通,必要時請專業心理治療師給予特別幫助。

第3篇

一、鄉村社會面對城市化的召喚:現狀與問題

城市化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城市化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組織方式轉變的過程。

城市化總是與鄉村社會相關聯。在城市化浪潮的沖擊下,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遷。二元經濟體制導致中國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在中國的體制下,一種稱為“半城市化”的現象產生了?!鞍氤鞘谢笔窍鄬τ凇俺鞘谢倍缘摹^r村流動人口雖然進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沒有融入城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系統,在城市的生活、行動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疏遠乃至不認同的感受,處在“半城市化”狀態。具體表現為:一是非正規就業和發展能力的弱化。農村流動人口在城市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保護,經常受到市政管理部門的清理和追趕;報酬低,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證,更享受不到法定的節假日休息權利;就業不穩定,缺乏職業經歷累計和晉升的保證機制。二是居住邊緣化和生活“孤島化”。政府只允許農村人口進城工作,而沒有從體制上接納他們,流動人口也沒有能力租住或購買體面的住房,他們的居住條件是非?!斑吘壔钡模幼≡诔鞘凶詈喡?、環境最惡劣、區位最差的房子里。三是社會認同度差。其一是他們要么對城市社會不認可,或者不被城市社會所認可。更多的情況是他們不被城市認可。其二是對農村社會逐漸失去了認可或者不被認可。在這一點上,更多的是他們不認可農村社會。其三是逐漸轉向對自己群體的認可,或被自己群體所認可,在這點上認可與被認可同時存在。[1]

與半城市化相對應的是,今天的中國鄉村越來越陷入衰敗的困境。中國鄉村社會受到來自城市的強勢擠壓,經濟文化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占有的失衡導致農民強烈的失落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剪刀差持續擴大,社會政策上的不公平使農民產生被邊緣化的感覺,農民成為沒有“勞?!?、“老保”的“二等公民”,“孔雀東南飛”導致的農村空巢化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倫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凡此種種都表明,城鄉不公平是當今中國最大的不公平,鄉村社會必須積極行動起來,以應對城市化浪潮的挑戰。

二、城市化語境下的農村、農民和農業的三個基本估計

進入21世紀以來,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農業和農村正經歷著深刻變化。對城市化語境下的農村、農民和農業,我們有三個基本估計:

1.農村的命運

中國正致力于探索建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中國將著眼于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加快破解城鄉二元體制難題,努力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政府正健全城鄉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向農業和農村流動,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切實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完善各級行政管理機構和職能設置,逐步實現城鄉社會統籌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農村是城市的溫床。在未來社會里,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將不復存在。95%的農村將聚集在數千人口規模的城鎮。個別聚落雖然人口規模小,但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地位也城市化了。與“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國近期正在廣大農村推動村莊合并,“大村莊制”將與“大部制”一起,成為中國未來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實行村莊合并的“大村莊制”,對于加速農村城鎮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起好步”、“開好頭”的重要作用。村莊合并的真正意義,還在于推動中國農村由村民自治邁入“社區化管理”,令農村變成城鎮,農民變成市民。[2]

2.農民的命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茲曾說,21世紀之初影響世界的有兩件事:一是美國的信息化,一是中國的城市化。2007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了45%,已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市就業,經濟發展的軸心轉向了城市。

21世紀工農業差別將趨向消失,二元結構解體,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將不復存在,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人們將能得到平等的對待,生存在小城鎮的則是農業生產者。農業生產者在全社會的比例大為減少。正如約翰·奈斯比特所說:在傳統農業時代,90%的美國人生產100%美國人所需要的糧食,而在今天,3%的美國人生產120%美國人所需要的糧食。茅于軾也認為,“現在我國大約有六億城里人、七億農村人。在未來的三五十年中,將有大約六億人要進城,農村只需要一億農民就夠了”。[3]

3.農業的命運

21世紀,農業不會因城市化和工業化而消失,只是農業生產采取了現代化的作業方式而已。人的生物性需求決定了農業存在的必然性。在三次產業中,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具有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中國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產業基礎。

中國將十分重視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國持續多年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行動,努力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跨區域經營,促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合作社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或參股農業龍頭企業。

三、鄉村社會的訴求和應對

基于上述三個基本估計,筆者認為,在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中國,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任務將非常艱巨。但是只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統籌城市和鄉村社會建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就有可能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一,發揮新型城市化道路對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功能。城市化不只是一個由農業向非農業轉化的過程,更是一個通過結構變動、人口素質提高、城市功能增強、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實現社會經濟資源合理配置、城鄉協調發展的過程。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和“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導作用的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其顯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下,周邊廣大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深刻的城市化轉型。從我國的國情看,社會經濟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產業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二是就業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三是空間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四是文化結構的城市化轉型??梢园l現,這四大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從不同方面體現出新型城市化對城鄉協調發展的統籌功能。[4]

第二,搞好小城鎮建設與發展縣域經濟并舉。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城鄉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發展小城鎮。200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繼續發展小城鎮和縣域經濟。2008年8月13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該規劃綱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48%和58%。在新農村建設、構建城鄉一體化格局以及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和諧穩定發展上,小城鎮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搞好小城鎮建設,要與發展縣域經濟結合起來。要以工業化為龍頭,以產業集群和專業鎮為載體,積極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使工業化更多地惠及農民。要從實際出發,選準和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產業結構。要理順和規范鄉鎮財政體制,建立和完善農村基層政權運轉的財力保障機制。要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

第三,要建設現代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F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與傳統農業相比,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了一個全方位、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

第四,要積極推動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城鄉協調發展內在包含著城鄉制度統一和權利平等的訴求。根據目前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必須逐步進行諸項改革:一是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通過給予農民工準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漸過渡,最終形成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機制,強化農民對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發展農村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三是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5]要縮小城鄉公共產品供給差異,實現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要合理配置城鄉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

總之,21世紀城市化語境下的鄉村社會變遷的趨勢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將不復存在,農村逐步變成城鎮,農民逐步變成市民。二元結構趨于解體,工農業差別日趨縮小,中國農民生存狀態徹底改觀歷史時期已經到來。但農業不會因城市化和工業化而消失,只是農業生產采取了現代化的作業方式而已。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和鄉村社會的區別在未來社會中轉化為大中城市和城鎮的區別、居民從業結構的區別。

參考文獻:

[1]王春光、王芳.農村流動人口“半城市化”現象堪憂.中國信息報,2007.10.10.

[2]中國正推動村莊合并“大村莊制”成未來政改新目標.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1.30.

[3]黃勝利.以更科學高效的方式推進城市化.中國經濟時報,2009.1.16.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四虎影视永久费观看在线| 在线视频网址免费播放|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看视频| 日本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美女教师一级毛片|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巫山27号制作视频直播| 中文字幕永久更新| 日本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欧美日本一道高清免费3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9在线在线视频免费视频观看| 好吊妞视频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免费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久久国产色av|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4虎2022年最新|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女人张腿给男人桶视频免费版| 一级做a爰片欧美aaaa|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