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支氣管炎的預防方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摘要】目的 探討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好發季節及原因以利于加以預防。方法 將117例喘息性支氣管炎發作患兒按月份觀察人數。結果 觀察發現10月份至4月份發病率顯著增高。結論 喘息性支氣管炎好發季節,呼吸道流行病期,對有患病史的患兒要密切觀察病情,早期發現,及時預防性用藥及護理,明顯減少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關鍵詞】喘息性支氣管炎;季節;原因;預防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嬰幼兒可發生的特殊類型的支氣管炎,多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也稱哮喘性支氣管炎,系指嬰幼兒期以喘息為突出表現的支氣管炎[1]。目前有學者認為哮喘性支氣管炎實際是嬰兒哮喘的一種表現[2],其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咳嗽帶有喘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觀察發現大多數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哮喘病程和較長,住院治療時間也比其他支氣管炎較長,保持水解質平衡,對癥支持治療往往不盡人意。據2000年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我國兒童哮喘發病率為0.5%~3.4%[3]。為了減少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筆者對好發季節及原因著手分析,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于我院兒科病房收治的117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診斷均符合1998年制定的《兒童哮喘防治方案》。其中男99例,女18例,年齡在4個月~3歲之間。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入院時咳嗽為主伴喘息,咽充血,起病急,呼吸稍促,有些患兒可伴腹瀉,杳體可見輕度三凹征,聽診呼吸音粗雙肺可聞及喘鳴音及痰鳴音,呼氣相延長。按月份觀察發病人數,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春、秋、冬季發病率明顯增高,占93%,住院時間平均10天左右。
2 發病率高的原因分析
2.1 解剖特點嬰幼兒的氣管及支氣管都比較為狹小,其周圍彈力纖維發育不完善,故其黏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腫脹充血,引起氣道更加狹窄,分泌物黏稠而不易咳出,從而產生喘鳴音。春、秋、冬季特別是受外界環境影響,容易引起感染,發生喘息性支氣管炎。
2.2 感染因素是喘息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較常見的有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體等。春、秋、冬季,因為天氣轉涼,刮風,流行性感冒高發季節的原因及家長對嬰幼兒的保健知識缺乏,保護措施不當而隨時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險,誘發喘息性支氣管炎。
2.3 過敏體質因素嬰幼兒患病毒感染甚多,同一病毒在不同人體中所產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變和臨床表現與機體內在因素密切相關。患兒曾患濕疹,上呼吸道感染者易發生喘息性支氣管炎。春、秋、冬季因為風大,吸入各種病毒、細菌、各種動物手、灰塵、塵螨、花粉、各種化學物品及家庭裝飾材料對過敏性體質嬰幼兒來說都是誘發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原因,并反復發作。
2.4 遺傳因素嬰幼兒喘息性支氣管炎也有遺傳因素,約占30%左右,父母及親屬當中有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哮喘等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患兒易發生喘息性支氣管炎。特別是春、秋、冬季受外環境的影響發病率增高。
3 預防措施
3.1 進入喘息性支氣管炎高發季節,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室溫18~20℃ ,濕度55%~65%。高發季節鼓勵嬰幼兒多喝涼開水,以減少對支氣管粘膜的刺激,保持支氣管黏膜濕潤,同時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避免受涼和過熱,并加強營養,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3.2 鼓勵曾患過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家長適當開展戶外活動,進行體格鍛煉,增強機體對氣體變化的適應能力,但避開風大,呼吸道疾病流行期,空氣污染較大的場所及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免交叉感染。
3.3 盡量避開過敏原。如花粉、刺激性強的化學制劑,各種灰塵,避免在家養狗、貓等。鼓勵嬰幼兒家屬經常到空氣新鮮處吸入新鮮空氣,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有利于降低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3.4 注意家屬與患兒自身過敏史,血清IgE水平。特別是喘息性支氣管炎高發季節應密切觀察,早期發現,及早給予哮喘的防治措施,以減少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崔焱,王淑蘭,等.兒科護理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66.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簡稱老慢支)患者使用核酪注射液預防呼呼道感染急性發作的意義。方法 對64例老慢支患者使用核酪注射液預防呼呼道感染急性發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6個月后隨訪,32例未發病,29例發病后抗生素及其對癥治療療程和病程均縮短且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3例病程縮短和臨床癥狀減輕均不明顯。結論 核酪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核酪;預防;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以下稱慢支)臨床以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為主要表現,反復發作,可緩慢進展為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存質量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老年人多見[1]。慢支發病后臨床上多采用抗菌藥物治療,羅文基等的研究顯示在未對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干預前抗菌藥物費用占總藥費的3934%,使用抗菌藥物合理率為4940%[2]。由于濫用抗菌藥物,細菌對抗菌藥物產生的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嚴重的影響臨床療效和患者安全[3]。在本院對64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以下稱老慢支)患者應用核酪注射液預防呼吸道感染急性發作,旨在提高老慢支患者生活質量和減輕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所帶來的家庭壓力。核酪注射液因預防效果明顯且費用低,因此在老年患者中有一定的推廣意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患者64例,經醫生確診臨床癥狀符合慢支的診斷標準。男28例,女36例,年齡70歲以上,病程10年以上,本組病例發病后在我院抗生素及其對癥治療療程長、效果欠佳,病情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12 方法 對于確診的64例老慢支患者采用上海信誼金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核酪注射液,行臀部肌肉注射,每周注射2次,每次2支(4 ml),每年2個療程,分別于立秋和立冬當日開始注射第1次,連續注射1個月為1個療程。
13 結果
6個月后即夏天隨訪,32例未發病,29例發病后抗生素及其對癥治療療程和病程縮短50%及以上且咳嗽、咳痰或喘息等臨床癥狀減輕明顯,3例病程縮短和臨床癥狀減輕均不明顯。
2 討論
21 慢支是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其發病與反復感染、理化因素長期刺激和免疫球蛋白缺乏有關。慢支起病慢且隱匿,病程長,反復發作,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及家人的生活。祖國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寒邪伏于肺俞,痰窩結于肺膜,內外相應,一遇風寒暑濕燥火六之邪而發。但虛是內在因素,導致疾病發生的關鍵。不外乎脾肺腎三臟功能失調,尤以肺脾功能失調為主。因此提高機體免疫力,抗御外邪,調整肺脾腎三臟功能為之關鍵[4]。核酪注射液含酪蛋白水解液、核酸水解液和多種氨基酸等,這些物質可增強人體的淋巴細胞以及補體的活性,提高體內免疫球蛋白水平,從而激發免疫機能,達到增強和改善機體對細菌和病毒感染率的防疫能力[5]。
22 祖國醫學的觀點:秋季養生,重點在肺。因秋季較涼,氣候干燥,機體的新陳代謝機能開始由旺盛而轉為低潮,人體若不適應氣溫的變化,便會引發肺病。老慢支多在冬季發作,因此在選擇立秋和立冬開始注射核酪注射液符合我國傳統醫學的養生觀點。
23 老年人因呼吸道的生理防御機能降低,受到外界刺激時容易引起病變,使用核酪注射液可提高呼吸道的防御機能,能達到預防呼吸道反復感染的目的。但趙世榮[6]、范秀群[7]分別報到核酪致過敏性休克1例值得重視,在臨床應用中要仔細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用藥后注意觀察有無藥物不良反應,及時發現異常反應,嚴格執行藥物過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24 慢性支氣管炎反復感染的老年人,秋季養肺尤為重要,因此除藥物預防外,還要加強秋季健康宣傳教育,一方面提倡保健飲食,多食養陰生津的食物,以溫食為主以保養肺,少食辛味寒涼食物以免傷肺;另一方面要加強健肺運動,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秋主收藏,故以靜態鍛煉為主,每日冷水洗臉、摩擦鼻梁兩側以強健鼻腔功能;通過煉氣功調節呼吸、雙手空拳反捶背強健肺臟功能等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達到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參 考 文 獻
[1] 雷寒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417.
[2] 羅文基,陳逸生,黃漢.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藥物合理用藥MTP項目的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1,6(20):132134.
[3] 蔡燕,邢艷,謝文光中藥抗菌作用研究進展.中國醫藥導報,2011,8(6):91.
[4] 袁民,徐海峰,王瑞華,等五十營針刺法加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支氣管炎.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9,9(23):44764479.
[5] 吳琳,崔敏嫻,夏曉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變化及核酪注射治療療效觀察.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6,11(4):1257467469.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171-01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較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可導致嚴重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現將我院兒科2008年11月-2009年3月,對住院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采用布地奈德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與超聲霧化吸入2種氣道給藥治療方法進行比較,將兩種方法的療效差異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1]的1-12個月患兒,入選病例均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并除外先天性心臟病、佝僂病、營養不良、結核感染、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及支氣管異物等疾病。患兒入院時均有陣發性咳嗽、喘息、氣促、肺部有哮鳴音或細濕音。兩組間性別、病程、發病年齡及臨床癥狀評分[2]等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治療前基本資料比較
1.2 方法 在常規抗感染、對癥支持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0.5mg,加生理鹽水20ml,以超聲霧化吸入器吸入,每次10-15分鐘。治療組給予布地奈德0.5mg加生理鹽水至2ml,氧氣定量為5L/min,由氧氣驅動霧化面罩吸入,每次吸入約10分鐘。兩種吸入治療均每日2次。
1.3 療效標準 顯效:治療5天,癥狀和體征消失或評分改善2分者或癥狀和體征消失或評分改善2分,5天內出院者。有效:治療5天癥狀評分改善1分。無效:治療5天癥狀無改善或惡化或治療5天內評分達12分者。
2 結果
2.1 兩組的主要臨床表現緩解時間(見表2)
表2 兩組的主要臨床表現緩解時間(天)
兩組的咳、喘及音消失時間,呼吸、心率恢復正常時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療效比較(見表3)
表3兩種霧化方法療效比較
兩組療效比較有統計學意義(x2=6.06,P=0.048
3 護理
3. 1 一般護理 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流通,向患兒及其家長宣傳有關毛細支氣管炎的知識介紹霧化吸入的作用原理及注意事項以取得配合。要根據患兒性格特點做好心理護理,用溫和的態度愛護、體貼患兒,避免其產生抗拒情緒。最好有家長陪伴患兒,使其情緒穩定。在病房內適當張貼動畫圖片、響鈴等方式,消除患兒恐懼心理。
3.2 霧化吸入 霧化吸入前,應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室內安靜,溫、濕度適宜,給予有效的止咳、排痰,對痰液粘稠、咳痰不暢的患兒應多喂開水,經常更換,拍背引流,以利痰液排出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操作前注意檢查霧化裝置是否達到治療標準。使用面罩霧化吸入時將患兒抱起,對準患兒口鼻不要偏離,以防療效降低,避免患兒劇烈哭鬧,防止喘憋加重引發心力衰竭。以坐位姿勢為主,年齡小還不會坐的患兒,應抱起,盡可能將患兒頭部豎起,手持吸入器,將面罩罩住患兒的口鼻,緊貼面部皮膚,以避免藥霧丟失在吸入過程中,如果患兒咳嗽劇烈,應暫停吸入,輕拍患兒背部,待咳嗽停止后再繼續吸入霧化。如果患兒哭鬧、煩躁,不能配合者可采用睡眠后霧化。
在吸入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及噴霧器的出霧情況,如出現霧量小或不出霧時,檢查噴嘴是否被堵塞,必要時更換噴霧器或將噴嘴煮沸3-5min。吸入時,如患兒咳嗽,可暫時停止吸入,幫助其喝杯清水,咳嗽緩解后再進行。
吸入結束,用清水漱口,以干紗布擦凈患兒口鼻周圍的霧水將空氣導管從機器上取下,分離面罩和噴霧器,消毒并清水沖凈,晾干備用,噴霧器最好固定專用,注意觀察患兒的喘憋有無減輕,有無聲音嘶啞、咽部不適及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4 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較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多發生在2歲以下。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治療,用于毛細支氣管炎霧化吸入的藥物主要有β2受體激動劑、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利巴韋林等,其中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是最常用的兩類藥物。近年來,皮質激素吸入療法對預防和治療哮喘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此法具有療效好,應用安全,是目前防治兒童哮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
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非鹵化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抗炎作用強,是丙酸倍氯松的2倍,地塞米松的900倍。氧氣驅動霧化吸入的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氣流將藥液吹成霧狀,將霧化液吹入氣道,使藥液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最大限度地保證藥物濃度;在用藥的同時,還可以進行高流量的氧氣吸入,能更好地改善通氣不足,糾正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縮,降低肺動脈壓力,減輕肺血管收縮,增加氣血交換,改善喘憋、紫紺等癥狀,而且霧化時間短,氣霧霧滴顆粒較普通霧化細小,刺激性小,患兒易接受。超聲霧化吸入可將藥液變成小于5μm的細微霧滴,隨患兒吸氣達到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使之發揮消炎、濕化氣道黏膜和稀釋痰液,使分泌物易于排出,解除支氣管痙攣、降低氣道反應性、改善通氣功能的作用。但超聲霧化有引起嚴重不良后果的報道[4],可能與超聲霧化霧量相對較大,又加之在頭罩內霧化吸入,使吸入氣霧量大于氧氣吸入量,而發生氣霧窒息有關以及毛細支氣管狹窄、痙攣、黏性分泌物聚集、管腔炎性水腫,加上咳嗽反射弱,不易將痰咯出,霧化吸入后可使干燥痰液濕化膨脹,而阻塞支氣管引起窒息。
本研究中主要臨床表現緩解時間,治療組均短于對照組;治療效果對照組有效率為88.4%,治療組有效率為9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的結果表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優于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建議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時最好選用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小兒肺炎防治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1987,25(1):47-49.
[2] Tal A,Barilski C,Yohai D,et al.Dexamethasone and salbutamo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wheezing in infants[J].Pediatrics,1983,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