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孫權勸學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預習
1、閱讀課文,查字典,看注釋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三分鐘(課外閱讀讀后感)3''''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后來果然大有長進。
1.教師或請學生進行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或聽錄音后,學生朗讀)
2請學生翻譯。(一人譯一句)
3.課文注釋補充。
謂……曰: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不過。多務:事情多。孰若:與……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完成目標1)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5.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6.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7.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問:請解釋"吳下阿蒙"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9.提問:請解釋"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標3)
討論并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課時
一、試背誦全文。
二、復述課文(學生講講文章的內容和背景)
三、情節表演(分男女兩組,每組三給人,分扮演三個角色)
四、教師小結(目標4)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五、布置作業
A.課后練習一、二、三。
B、背誦全文。
C、寫寫這篇文章給你的啟示。
六、說課精要:解決本課重難點要注意講練結合,使學生更好的掌握。
教后記:
(附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國家大事,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多推辭。孫權說:"我哪里要你攻讀經書成為博士呢!只不過應當刎覽一些書籍,了解過去的歷史。你說事多,比我如何?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補益。"呂蒙從此開始讀書。等到適逢魯肅到尋陽,跟呂蒙議論事情,大吃了一驚說:"你現在的才略,不是過去的吳下阿蒙啊!"呂蒙說:"士人離別三天,就應當去掉老眼光來看待,你怎么發現情況這么近呢?"魯肅于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朋友才告別。
關鍵詞: 學校體育活動 運動損傷 安全教育
近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而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現象越來越頻繁,由此產生的經濟與法律糾紛隨之增加,這種情況不但給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且給體育教師帶來了沉重的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尤其是給學生與家長造成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傷害。因此,以“健身第一”思想為指導,加強對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討,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越來越受廣大教師、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的重視。
本研究在泗洪各城鎮中學展開。
一、學生體育活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狀況的調查
表1 學生運動損傷的場合
調查顯示,在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遭遇運動損傷的幾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校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體育課。這里的校外體育活動指學生個體或小群體在沒有教師組織指導的情況下獨自參加的社會體育活動。由于有些社會體育活動是自發的、零散的,因此缺乏有效的組織指導,學生的安全沒有保障。課外體育活動有大批同學或玩伴共同參與,可以互相照應和幫助,因而大大減少了受傷幾率。體育課由于有教師的指導和保護,學生受傷的機會更少。
二、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遭遇運動損傷的項目
表2 導致學生受傷的項目
從運動項目方面來看,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學生易遭遇運動損傷的項目依次為體操、球類、田徑。學生在體操項目上受傷的幾率最大,特別是單杠、雙杠等器械體操項目,由于學生要離開日常生活中所習慣的地面運動,在不熟悉的器械上完成運動動作,導致心理緊張,身體容易失去平衡,受傷的幾率大大增加。在球類運動中由于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個目標物上,在運動過程中往往忘記自身所處的危險環境,只顧激烈拼搶,與對方身體激烈碰撞或摔倒的情況時有發生,因而球類運動導致學生受傷的情況也比較多。
三、體育場地安全性的調查
調查表明,16.2%的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符合安全要求,19.8%的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基本符合安全要求,64.8%的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存在不安全隱患。
調查還顯示,城市中學體育場地器材安全系數高于農村中學,重點中學體育場地器材安全系數高于一般中學。調查反映出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存在較大問題,這是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傷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學校體育設施建設中一定要把安全系數放在首位。
四、學生安全知識教育的現狀調查
1.中學體育與健康知識教學時數嚴重不足,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體育教師不愿上室內理論課,另一方面擠占體育課現象比較嚴重。
2.部分體育教師缺乏責任感,不重視向中學生傳授體育保健知識,普遍存在“輕理論、重實踐”的傾向,忽視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
五、體育教師與領導的責任意識
調查統計表明,61.8%的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絕對不可避免,23.9%的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學生發生運動損傷不可避免,只有14.3%的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學生發生運動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84.6%的體育教師認為學生在體育課上發生運動損傷,自己沒有責任;9.3%的體育教師認為學生在體育課發生運動損傷,自己有點責任;6.1%的體育教師認為學生在體育課發生運動損傷,自己完全有責任。
學生發生運動損傷后,39.1%的學校領導抱無所謂態度,43.2%的學校領導比較重視,17.7%的學校領導十分重視。上述調查反映,部分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對體育活動中安全教育意識比較淡薄,對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不夠重視,未能把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放在應有的位置,還沒有從根本上明確學校教育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是造成學校體育活動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六、學校體育活動中安全教育的措施
1.促使學校領導及體育教師樹立體育法制觀念。針對學校體育安全責任事故而引發的民事訴訟個案趨于增多的現狀,必須加強學校體育法制觀念教育,通過組織學習《教育法》、《教師法》、《體育法》,貫徹兩個條例,建立學校各項體育管理制度,實現教師目標管理等途徑,促使廣大體育教師樹立法制觀念,增強責任感,形成全心全意關心學生成長的良好作風,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學校與學生的合法權益。
2.重視培養教師及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安全教育伴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體育活動中同樣存在安全問題。體育教師必須教育學生對從事的各項練習中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的項目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認識,明確預防傷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做好充分的身體準備。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中要把預防傷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貫穿到體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把安全教育列為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3.遵循體育教學規律。體育教師在應遵循體育教學規律,首先,組織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對學生強調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并通過集中注意力練習、游戲,使學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活動,適應體育活動的要求。其次,針對項目特點與需要,貫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對學生進行練習指導。再次,教師在指導體育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場地、器械等情況,親自檢查,努力克服體育活動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后,重視學生練習中的保護與自我保護,特別是體操運動,由于動作比較復雜,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護與幫助,并培養一批體育骨干,指導學生相互保護,這是預防傷害事故的一項重要措施。
4.重視學校體育設施的安全問題。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快運動場地和體育器械的建設,創造良好體育環境,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調查表明,當前中學體育活動中運動損傷是學校體育安全的一個薄弱環節,學校領導、體育教師、學生及家長對安全教育問題還未引起足夠重視,還沒有從學校整體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法律教育高度充分認識體育活動中實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學校領導及體育教師缺乏對學生的責任感,對體育活動中預防傷害事故不重視,安全意識不強,相當數量的學生缺乏運動安全保健方面的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農村中學體育場地條件差,等等,這些是學校體育活動中發生安全責任事故、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重要因素。
學生安全是學校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學校體育工作者要樹立“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的意識,從講政治的高度,以對祖國、對人民、對學生、對家長高度負責的態度,確保學生人身安全,把學校體育活動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實。
參考文獻:
[1]季瀏,胡增犖.學校體育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善言.學校體育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6.
[3]瞿保奎,等.中國教育研究新進展?2000[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42.
1、學生分析:實習所在班級為初一3班。由于是村鎮中學,學生基本來自農村,所以無論視野、知識層面,還是情感價值觀的形成都很簡單狹窄。與小學相比,在語文這個科目上,整體難度加大,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與能力大大增多。學生正處于小升初的過渡階段,對此仍然不適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自覺性較低,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差。學生語文基礎素養較差,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同學仍然存在,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積累較少,閱讀面不廣,不能大膽嘗試和探究問題,開放性的問題缺乏自己的見解。但令人欣慰的一點是,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高,大多數學生不怯堂、不抵觸,積極質疑、踴躍發言。課后背書情況良好,在老師的建議下積極主動的背誦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問,學習態度端正,對學習語文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在原語文老師黃華忠老師及其他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努力按照語文教學要求,根據語文教學三維度,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爭取做好語文教學工作,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勁頭更足、熱情更高、成績更好。
二、主要任務
1、了解學生語文整體成績、語文素養,根據學生特點制定語文教學計劃。
2、 深入班級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3、結合自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學
1、聽課、備課、寫詳案,并進行課后教學反思。
2、批改學生作業、讀書筆記、作文及隨堂聽寫、小測試,并及時仔細評講。
3、檢查學生課堂筆記,并抽背,針對掌握情況適當加以指導。
4、找學生了解語文學習情況,結合課外讀書活動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指導學生有效閱讀,并激勵其寫讀后感。
四、具體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語文老師黃老師了解學生語文學習情況和語文教學實習工作。
2、結合班主任實習工作盡快認識學生。
3、聽課并仔細做好聽課記錄,創造性模仿學習。
第二周
1、提前備好講授篇目教案并請黃老師指導,及時作出修繕。
2、請學校領導聽課,講授第五課《傷仲永》。
3、結合指導老師對上課效果的點評,吸取經驗教訓。
第三、四周
1、提前備好第二單元課文的教案,講授第二單元所有課文。
2、根據老師點評指導、學生反饋,及時總結授課效果。
3、結合班主任工作,陸續找學生聊天,了解學習情況和對語文教學方式方法的看法評價。
4、結合主題班會,學習第二單元綜合性練習。
第五周
1、自我總結整個單元上完后的教學經驗教訓,聽各個年級不同語文老師的課,集思廣益,化為己用。
2、準備第十五課《孫權勸學》教案。
第六周
1、講授《孫權勸學》,語文組各聽課老師給與評價。
2、填表、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