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電磁鐵教案范文

電磁鐵教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電磁鐵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電磁鐵教案

第1篇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電磁繼電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

了解電鈴、電話、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了解信息的磁記錄。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電磁繼電器的結構,理解其工作原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科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積極參與實踐探索的精神,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品質。

重點

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難點

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問:電磁鐵的組成?

展示:常見的電磁鐵

問:說說電磁鐵的的優點?

講述:既然電磁鐵有這么多的優點,那么生活和生產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電磁鐵。

學生回答:螺線管和鐵芯組成。

觀察圖片,聯想實際生活中的電磁鐵。

回答:(1)磁性的有無可以通過電流的有無控制。

(2)磁場的方向可以通過電流的方向控制

(3)磁性的強弱可以由電流的大小、線圈匝數的多少控制。

問題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講述:生活中很多物品用到了電磁鐵,根據他們不同的作用,我們分成了以下幾類。

首先了解一下:電磁繼電器,是由電磁鐵控制的自動開關。

讀圖說說電磁繼電器的結構。

電磁繼電器的特點?

說說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

活動:

1、觀察電磁繼電器。對照電磁繼電器的說明書,認識電磁繼電器上接線柱的位置,并思考說明書上寫著的電流和電壓是什么意思?

2、把電磁繼電器上的線圈接到電源上,組成控制電路。觀察通電和斷電時電磁繼電器的動作情況。注意觀察通電時哪兩個觸電相連,斷電時哪兩個觸點相連。

3、利用另外一個電源和小燈泡組成工作電路,通過電磁繼電器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

4、水位自動報警器是利用電磁繼電器工作裝置,請按以下要求連接水位自動報警器電路:當水位在安全以下時,綠燈亮;水位達到安全線以上,紅燈亮

思考與討論:根據電磁鐵的工作原理,分析電鈴是如何發出鈴聲的?

閱讀課本說說磁懸浮列車的工作原理。

問:用于信息的磁記錄的產品有哪些?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多少的關系

講述:硬盤的組成是由磁記錄盤片、讀寫磁頭以及其他配件,硬盤的原理是盤片的表面均勻涂有一層極薄的磁性顆粒(小磁鐵),讀寫磁頭實際就是一塊電磁鐵。

圖片展示銀行卡和錄音機和錄像機:記錄聲音、文字、圖象等信息的磁帶的一面都涂有一層磁粉,每一個磁粉粒就是一個小磁體,通過磁頭把磁粉磁化,把信息記錄在磁帶上。

說說電磁鐵在生活中的其它應用。

閱讀:P14電話也是一個電磁感應器啊!

電磁鐵、銜鐵、彈簧、動觸電

學生討論后回答: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當控制電路的開關斷開時,電磁鐵沒有磁性,彈簧把觸頭拉向綠燈觸點,則綠燈亮;當控制電路的開關閉合時,電磁鐵通電,有了磁性就吸引銜鐵,使工作電路閉合,則紅燈亮。

表示電磁繼電器正常工作的電流和電壓

學生根據要求畫出電路圖

閉合開關,電流通過電磁鐵,電磁鐵產生磁性吸引彈性片,使鐵錘打擊鐵鈴而發出聲音,同時電路斷開,電磁鐵失去磁性,由于彈性片的彈性,使電路又重新閉合。上述過程循環重復,電鈴持續發生聲音

工作原理:列車軌道上強電磁的磁極與列車上的電磁鐵的磁極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使列車懸浮,消除了磨擦,減少阻力,增加運行速度。

學生討論后回答:磁帶、軟盤、移動硬盤、磁卡。

1、不放在高溫環境中,不宜長期貼身攜帶;

2、應注意不能劇烈地震動,不能用堅硬的物體敲打;

3、不靠近產生強磁場的家用電器旁邊,以免被強磁場重新磁化而失去原來的重要信息。

洗衣機、電飯煲、電磁起重機、發動機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構建知識,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

小結

引導學生自主小結,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圖

回顧

板書

一、電磁繼電器

電磁繼電器:由電磁鐵控制的自動開關。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二、磁懸浮列車

列車軌道上強電磁的磁極與列車上的電磁鐵的磁極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使列車懸浮,消除了磨擦,減少阻力,增加運行速度。

第2篇

以前聽講座的時候,就一直留意曾寶俊老師的“好課多磨”,感覺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新認識。曾老師提到好課必須具備“科學味”“情趣味”“兒童味”,真正的好課就是要像科學家一樣“真刀真槍”做科學……每句話都給了我深深的啟發。當然和曾老師比起來我還很缺乏經驗,上課也經常漏洞百出,但是最近自己反復打磨了幾節課,特別對把握關鍵、細節、特色、爭議等處進行了思考,斟酌,使教學活動不斷完善成熟。

一、關鍵處磨:曲徑通幽

一堂好課,重在打磨關鍵處,就像曾老師說的,對于關鍵處的處理,要精、巧,這樣才能曲徑通幽。

精,就是要精心設計,引入課題,吊足學生胃口,激發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探究欲望。在上《電磁鐵》一課時,我課前故意將鐵釘散落一桌,然后問學生有沒有辦法快速將它們收集起來,學生自然就會說用“用磁鐵”,但我故意問“鐵釘可不可以?”學生根據生活的已知經驗,異口同聲地回道“不可以”。這個時候我自信而故作神秘地告訴大家“我可以”,學生的興趣完全被激發,一雙雙眼睛盯著我手中的鐵釘,而此時我不慌不忙地介紹需要借助的工具:導線和電池,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出電磁鐵的制作和構造。

巧,就是要巧妙布局,讓學生掉進挖好的陷阱,進入“憤悱”境地,吸引他們自主解決問題。在教學《紙鸚鵡站立的秘密》這一內容時,我出示了站在我手上的紙鸚鵡,學生爭相模仿,發現他們的鸚鵡站不起來,讓學生在驚訝之余,來“想”為什么老師的紙鸚鵡能站立?產生一發不可收的追根溯源的愿望――尋求紙鸚鵡站立的原因。學生在一番徹底的觀察和探索下,終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紙鸚鵡的尾巴上加了一枚回形針。為了激發學生更深層的興趣,我再次追問是不是回形針只有加在尾巴上,紙鸚鵡才能站立?學生被我問得不能肯定,他們不斷嘗試,發現只要將重物加在紙鸚鵡下部,它都能站立。于是他們得出結論,紙鸚鵡站立的秘密是它上輕下重,跟是不是放在尾巴上沒有密切關系。

二、細節處磨:錦上添花

教育是由細節構成的。教育細節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好的教學,必定是把細節做好的教學,對實驗記錄表等材料的處理也是對細節的打磨,可以錦上添花。

在上《物體的形狀改變以后》一課時,前兩次試上,我的記錄表中要學生畫出物體原來的形狀、受力后的形狀、去掉力后的形狀,以及用箭頭表示出物體受力的方向,一共四項,剛開始以為只是需要畫一下簡圖,預設學生應該能很快完成,但真正上課時,發現這個環節用去了20分鐘,整節課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完成我的記錄表。第三次試上,我將物體原來的形狀直接打印在了記錄表上,節約了2分鐘,時間上比我預計的還是多了一些。第四次試上,我將最后一項表示物體受力的方向合并在了前面兩項里,學生少畫了一次,并且將材料木夾子去掉了,因為我發現學生在畫夾子時花掉了很多時間,而木夾子其實就是彈簧原理,和前面的彈簧有點相似。經過對記錄表和材料的重新選擇,這一環節由原來的20分鐘變成了8分鐘,在很好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大大節省了時間,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特色處磨:引人入勝

曾老師認為一堂好課,它的教學流程應該是一波三折的,平鋪直敘的課堂是不能吸引學生的。每堂課的特色處理好,這樣才能引人入勝,讓學生有探究下去的欲望,我很認同這樣的觀點。

在《變色花》第一次試上時,學生發現不是魔水“紫甘藍試劑”的問題,而是紙花上涂了東西。我馬上就肯定了W生的發現并表揚他們,然后一起學習知識點:酸性物質、堿性物質、中性物質。板書,讀概念……最后出示待檢物品,讓學生用自制紫甘藍試劑去檢驗物體的酸堿性。課上得滿滿當當,平平淡淡,感覺一切都在情理中。第三次試上,我調整了一下教學設計。當學生說出不是魔水的原因,是花上做了手腳,我沒有急著肯定,也沒有承認真的是花的問題,而是給了學生一個問題,“想知道原因,自己找答案,我只是給你們在托盤里提供了很多物質。”學生帶著好奇心,帶著求知欲,帶著迫切想肯定自己想法的心情,認真地投入到實驗中,他們驚訝,他們欣喜,他們在動手、觀察中找到了這堂課老師想賦予他們的知識。

四、爭議處磨:柳暗花明

磨課,有個人思考的結果也有教師群體的智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產生爭議,在一次次的試上過程中,大家對爭議反復打磨,直至柳暗花明。

第3篇

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我們最常聽到的老師的開場白是:“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老師們把探究和玩聯系了起來,學生聽到“玩”字就異常興奮。如有位老師上《電磁鐵》這一課,一番導入之后,他說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電磁鐵。他話音剛落,學生就開始動手做實驗了。這樣的課堂,氣氛活躍,但是沒有組織性,說笑聲、打鬧聲不斷,學生是在玩,而不是在探究。這樣的探究價值不高,我們應該拋棄。教師要把握好“度”,讓學生在動手之前先動腦。“玩”的出發點是想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探究時沒有壓力。課堂上的“玩”和平時的“玩”是兩回事。平時的“玩”很隨意,課堂上的“玩”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帶著問題玩,在玩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電磁鐵》這一課是典型的探究型課例,有多個對比實驗,對學生來說,有效控制變量難度相當大。我來自農村小學,深知自己的學生的探究學習水平,如果按剛才所說的導入方式授課,學生一節課下來也就是摸一摸導線,玩一玩電池和鐵釘,學不到什么東西。因此在上這一課時,我沒有追形式、趕時髦,而是結合學生的實際探究水平授課。我的思路:和學生一起理清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三個因素,然后和學生一起研究該如何控制變量。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分組實驗探究,他們就能在實驗中有新的發現。

二、提供適宜學生探究的材料

進行新的探究,得到新的解釋,這是探究的本質。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和引領者,教師在課前要精心準備,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搭建好腳手架。這種特殊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有相當準確的把握。我們在備課時不能僅憑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設計教案,而應該充分考慮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探究水平,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探究更有價值。如《神奇的水》一課中,有一個環節是“能溶解一些物質的水”,我把它單獨作為一節課來教學。我列舉了六種材料:白砂糖、鐵釘、食用堿、木屑、食鹽、高錳酸鉀。我調查發現,學生對這六種材料的關注度依次為鐵釘<木屑<白砂糖<食鹽<食用堿<高錳酸鉀。鐵釘、木屑、白砂糖、食鹽,學生比較熟悉,知道它們是否能溶于水。我讓學生選擇實驗材料時,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食用堿和高錳酸鉀。我調整了方案,只保留了學生不熟悉的并且非常想了解的食用堿和高錳酸鉀讓學生實驗。學生得到材料后,興趣高漲,大膽驗證,提升了探究的價值。

三、處理好“扶”與“放”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欧美|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 97影院在线午夜|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 色94色欧美一区|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日本道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级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α片毛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一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国产免费观看青青草原网站|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娇妻之欲海泛舟小强|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班主任丝袜脚夹茎故事|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免费中文无字幕| 无翼乌全彩无遮挡动漫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高颜值在线观看| www.怡红院|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