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小蝸牛教案范文

小蝸牛教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蝸牛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小蝸牛教案

第1篇

關鍵詞 小組實踐 教研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1選材范圍更集中了

以往上教研課老師們比較頭大的是選材的問題。因為一節好的活動離不開適合的題材,而到底怎樣的題材才是適合中班幼兒開展集體活動的呢?因為繪本比較多,可選用的教材也很多,因此教師往往在選擇合適的繪本上也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今年在閱讀組組長陳惠以及各年齡段核心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和討論下,為我們每個年齡段選出了3-5本較為適合的繪本供大家參考,這樣一來,就節省了我們很多原本用于挑選繪本所用掉的時間。而中班組最后定了三本適合的繪本,分別是:《小船悠悠》、《蝸牛和蘋果》、《三個機器兵》。

2朋友多了,思路寬了

三本繪本都不錯,但當開展教研活動的時候,正值剛剛進入秋天,筆者覺得《蝸牛與蘋果》這本繪本更適合這次的集體活動。

2.1活動后的小組研討

(1)第二環節在集體閱讀繪本時,筆者的提問“小蝸牛現在的心情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而孩子就是單純地根據畫面上小蝸牛的動作(和蘋果手拉手)以及表情(笑嘻嘻)兩點進行講述。活動中的孩子情緒并沒有高漲,雖然回答了正確答案,但似乎還缺些什么。

(2)“蘋果生病了,小蝸牛會怎么做?僅僅是立足在繪本上,這樣讓幼兒講述似乎離幼兒的生活比較遠,很難讓孩子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并解決,提問題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這樣更容易引發孩子的共鳴。也就是說要讓孩子感受到蝸牛生病就好像是自己的朋友生病一樣,這樣才能調動出孩子的已有生活經驗,無論是情感上或是方式方法上讓孩子有話可說。

2.2活動后的小組建議

(1)在“小蝸牛現在的心情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這個問題之后可以再增加一個問題:“你們遇到自己的好朋友,會怎么做?”一方面讓孩子通過說說、做做來體會有朋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這個小環節變成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游戲環節,讓孩子動一動,這也更加符合中班第一學期孩子的年齡特點,避免了整個活動幼兒都坐著不動容易走神的弊端。

(2)“蘋果生病了,小蝸牛會怎么做?”改成“朋友生病了,你會怎么做呢?”這樣從繪本聯系到自身,更容易誘發孩子的已有經驗,使得孩子變得有話可說。

針對第一次的研討后,筆者又快速地做了調整,并進行了第二次的試教。

第二次試教后,同事們都覺得這樣的提問和師幼間的互動更適合中班第一學期的孩子,因為他們可以從游戲中直接感受、體會有朋友的快樂。情緒也被老師的問題以及大家的肢體語言充分地調動了出來,大家都玩的很開心。比如:你們遇到自己的好朋友會怎么表示?有的孩子說“抱一抱”、有的孩子說“親一親、有的孩子說“握握手”、還有的說“請她吃好吃的食物”等等。活動中,通過師幼互動以及生生互動一方面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情緒上變得更開心了,另一方面也是為活動后半部分,蘋果生病了,蝸牛那種難過的心情做鋪墊。只有活動前半部分充分感受到有朋友的開心心情,才能更加真實地體會到將要失去朋友的那種痛苦心情,如果前面的部分沒有做足、做透,那么后半部分心情的轉變也就沒有可比性了。

兩次的試教,雖然忙碌但卻使筆者獲得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一方面伙伴們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幫忙聽課、磨課,使活動線索更清晰了;另一方面兩次的試教也使活動的內容包括活動前的思考更全面更透徹了。

第2篇

教師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一、提問要具一定適宜性和趣味性

作為一名深受孩子喜愛的幼兒教師,她的語言應該是熱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進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提問時,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運用抑揚頓挫、恰如其分的語氣并結合表情等態勢語言來誘發幼兒對問題產生興趣,調動幼兒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本月的語言活動“不要吵醒小蝸牛”中,針對我們小班幼兒喜愛動物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一系列請幼兒與小蝸牛 “互動交流”的問題,如“老師給自己的蝸牛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果果,你們的小蝸牛有名字嗎?如果沒有也給你的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吧!”(設計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本來是想讓孩子們互相討論交流再個別回答的,但是現場授課的時候,孩子們聽完提問后,馬上說已經取好并紛紛舉手回答,因此我就省去討論交流的環節了)“小蝸牛玩累了,在它休息的時候,你和它說了什么悄悄話?”這些問題都比較符合幼兒的理解、接受的水平,孩子們發言熱烈,并且與產生了“關愛小蝸牛的情感”,也為下面學習兒歌作好有力的情感鋪墊。

通過這個活動,我還感受到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提問設計的一定要具適宜性和一定的趣味性,同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要非常投入,并做到靈活。

二、提問要即面向全體又能針對個別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提問,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不同的層次問題。難度和靈活性較大的問題要求幼兒重新組合所獲得的信息來創造答案,這類問題問能力較強的幼兒,他們經過思考回答,有助于啟發全體幼兒的思維;基礎及綜合性的提問是為了鞏固教學效果,問題的設計要考慮中等能力的幼兒,這樣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兒的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于能力相對弱的幼兒,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經過認真思考能夠回答出的問題,可以幫助這些幼兒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如在故事活動《誰的主意好》活動中,對一些能力較差的孩子,我就設計了提問:“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去找小兔玩?”對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師設計的提問是:“小動物們是用什么方法去找小兔的?”而對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教師則提問:“你覺得誰的主意好,為什么?”由于教師準確把握幼兒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提問方式,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樂于主動地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因為課前作了充分的思考,所以在課堂上也減少了類似“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的提問無思考價值。

三、圍繞主題開展積極有效追問

在語言活動中,我有時會遇到這樣尷尬的狀況:就是教師提出的某些問題,幼兒的回答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讓人措手不及。每每碰到這樣的情況,我不知該直接否認呢?還是強硬把話題再拉回來呢?通過學習以及和同事開展探討,使我取得了一定的經驗:針對孩子可能千變萬化的回答,我們只要不離其“宗”就能迎刃而解了。一般我們可以運用的策略是:積極有效的追問。

我們小班幼兒由于自身的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相應比較差,他們在課堂上往往由于這些因素,在對待老師的提問時,經常會“答非所問”。如“《夏天真熱呀》”這一活動中,我就問他們:“夏天的天氣真熱呀,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使自己涼快一點呢?”一個孩子回答:“大樹!”我追問:“大樹為什么能帶來涼快?”孩子回答:“樹、不熱!”。我明白孩子的意思后幫孩子進一步澄清:“你的意思是我們躲在大樹下乘涼就不熱了,是這樣嗎?”孩子邊點頭邊微笑。另一個孩子又說“爸爸”,我好奇的追問“為什么是爸爸?不是媽媽?”,孩子答曰:“媽媽不會游泳,爸爸會!”我明白了:“是不是游泳可以讓我們感到涼快?”孩子使勁的點點頭!而我也為自己松了一口氣!慶幸自己因為有了這些學習和準備,才能把這些看似“文不對題”的回答順利的“拉”回到教學的主題上來。

當我們面對幼兒不正確的回答時,千萬不要隨便否定或不要給模糊的回答,而要給孩子指明思考的方向。如在一個教學活動開始時,老師出示一幅陰森森的森林圖片,請孩子猜猜即將發生的事情,有個孩子回答說會有鯊魚出現。一般我們知道鯊魚生活在海洋里,都會提醒孩子:“ 森林怎么會鯊魚呢”但是這位老師抓住了鯊魚“恐怖”的特點,回應孩子“是不是你感覺有可怕的事情要發生了?”(孩子點頭肯定)。最后她還講了有關追問的話題,但是由于時間關系,她后面講得比較簡單。

四、提問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有明確指向性

有效的提問,讓孩子在學習中主動的思考、探索,充分的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而無效的提問將使孩子的學習處于被動的狀態,極大的阻礙孩子思維的發展。

第3篇

一、課前充分準備:把握教學目標,吃透教材

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受教師課前準備的影響。首先,備課先備學生,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類型、課堂進程的不同階段、教學所達的不同目的等區別對待。其次,把握教學目標,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領會新課標的教育理念,掌握課標對教學內容的安排及要求,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領會教材意圖,尊重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第三,要“吃透教材”,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課本,把握重點、難點、知識點、典型題、選擇合適的方法,借助教案,教師用書,上網查閱資料、精心寫出科學的教學設計,只有這樣做,我們的備課才能有效。

二、將快樂帶入課堂教學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我常常從日常生活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如,我在教一年級上冊時有這么一道題:一只蝸牛在深5米的一口井里,白天爬上3米,晚上滑下2米,問幾天爬到井上面?為了讓學生學會這道題,我把題改編成了一個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結束時,我說小朋友們幫小蝸牛算算幾天爬到井上面?孩子們開始動腦子想辦法,一陣過后,一個學生說:“小蝸牛3天爬到井上面”,我驚訝地看了看,用贊許的目光點了點頭。我開始引導啟發:小蝸牛白天爬上3米,晚上滑下2米,實際上一天只爬幾米?學生答:“1米”。我又說小蝸牛爬到距井口的那3米時還會滑下2米嗎?一個學生答:“不會,它爬起來就走了”。這時,孩子們恍然大悟,原來距井口的那3米只需1天,3米下面有幾米就爬幾天。算式5-3+1=3(天)。這么難的一道題,通過改編變成了兒童喜歡的童話,孩子們就對其產生了興趣,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

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深師生間的情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是點燃學生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保證。如,我在課堂上常常面帶笑容問:孩子們好嗎?看看誰能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憑你們的聰明和能力是可以做到的。這種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中。

三、巧設問題情境,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創設生動、愉悅的情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例如我上的一節觀摩課——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前是這樣安排的: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學生:喜歡)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結束時,孩子們“哈哈”笑出了聲。我問:“為什么他們說的不一樣呢?學生:“因為他們摸的部位不同。”我又問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們能幫他們想個辦法嗎?學生說:“讓他們每個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發言,說的可熱鬧了。我說你們真是一群聰明的好孩子。這節課呀,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研究怎樣正確地觀察物體(引出課題)。孩子們喜歡聽故事,于是就用故事引起討論,自然引入新知識的學習。

四、提供動手實踐活動的空間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盡可能提供活動的方式、活動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如,我在上觀摩課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時問:同學們喜歡搭積木嗎?學生答:“喜歡”!于是就讓學生動手把2塊、3塊正方體搭在一起看有幾種方法,同學們4人一小組邊搭邊商量,熱情真是高漲,一會兒就發現了兩種方法,我再讓學生從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進入本課知識的重點學習。這一開放性活動把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游戲,在游戲中學會合作,在數學活動中掌握了知識,獲得了愉快的數學體驗。動手操作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將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五、讓創新走進課堂,以學定教

新課程提出: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其中合作性學習是當前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如何使合作學習成為有價值有成效的學習活動呢?首先,科學的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人交往的能力、族別、性別,性格特征,等將學生分組,為學生的個性差異提供展示與進行互補的機會,也擴大了學生的交往范圍,消除了獨立解決問題帶來的失敗的恐懼,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其次,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創新走進課堂,以學定教,抓住關鍵,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較多的機會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人妖在线播放|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丝瓜草莓www在线观看|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亚洲www视频| 欧美激情亚洲色图|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直播| 美女大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破除 |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色狠狠狠狠综合影视|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天堂资源最新版中文种子|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91免费看国产|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chinese精品男同志浪小辉| 性初第一次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日本乱码|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在线观看a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欧美jizz18性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富二代国app产下载| 中国体育生gary飞机|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无翼乌全彩本子lovelive摄影|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