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yōu)質應用文寫作教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在藏區(qū)的大學課堂里應用寫作的現狀很不容樂觀,還有很大一批藏語為母語的學生對這個課程不感興趣,不愿意學習,不愿意投入,這給藏區(qū)的應用寫作課程的順利開展帶來了很大障礙,以下主要來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于應用寫作課程不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于某個課堂沒有興趣那么這門課程想要達到很好的效果將是非常艱難的,而且大多數藏語學生對漢語的應用方式以及在應用文中的應用都不很了解,讓他們對應用文課程感興趣就像讓普通的漢語學生對外語學習產生一興趣,這不是不可能,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雖然也有這樣對應用文寫作感興趣的學生,但是畢竟還有大多數學生有的還是抵觸心理,沒有興趣是應用寫作至今在藏語學生在沒有取得進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二)老師自身素質和能力不足
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課堂氛圍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老師們在這反面做得還遠遠不夠。應用寫作是考驗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最好手段,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操作性,它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但是如果老師自身的資質不夠或者說是沒有足夠的教學經驗的話,這門課程學起來教起來會非常吃力,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必然也就不高,尤其是在藏區(qū)這樣的非漢語地區(qū)對老師的能力和素質要求會更高,優(yōu)秀的、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在課堂中能夠根據課堂的真實需要,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講授課程,增加課堂效率。
二、提升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因此必須要在課堂中努力營造適合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應用文寫作主要都是貼近實際的文章的寫作,主要考察的還是學生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的狀況,其次才是寫作的技巧和能力,因此老師要在課堂中營造融洽的生活課堂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到應用文寫作的技巧,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和興趣,這樣他們一定會主動地去學習、探究。總的來說課堂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的影響甚大,做好這一點才能保證后續(xù)的技巧和能力培養(yǎng)能夠更好地被學生吸收和應用,這才是最終目的。
(二)著重提升應用文教學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老師是為學生傳授知識和能力的人,如果老師自身的能力和知識本來就不足那么根本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應用文寫作教學要想提升就必須要從最根本的做起,提升老師的素質和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敖征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如果校方在這方面不足夠重視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素質不足,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老師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只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結局,因此為了避免這類悲劇的發(fā)生老師一定要注重在課堂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同時也是在工作上幫助自己!
(三)課程的開設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形式多樣
傳統(tǒng)的應用文寫作課堂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有的老師還會讓學生學習和背誦一些美句和美詞,這些方法并不是沒有效果,但是這并不是實實在在的學習能力的提升,而是在模仿,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必須要改變課堂形式,根據實際的授課內容的需要轉變課堂形式,如果需要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外出考察或者體驗等,在這樣真實的體驗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感受不盡相同,學習到的知識和表達的方式也不一樣,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和教育,這樣達到的效果也一定會比傳統(tǒng)的課堂好得多。
三、結語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3]所謂應用文,就務必使學生知道在哪些場合會用到哪些應用文,這些應用文能起到什么作用,能達到什么效果。我們認為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善用導入我在講授“簡報”這一文體時,是這樣導入的:“昨天,我們學院學術報告廳里舉辦了一場歌手大賽,很遺憾,我沒有看完整個比賽,我們班有哪些人去了,我很想知道比賽的結果。”其實,我已在觀賽時了解了一些基本情況,對此次比賽并非一無所知。聽我這樣發(fā)問,學生很興奮,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他們講的很隨意,也沒有條理,在我的一再發(fā)問之下,有些同學又做了補充,全班同學才搞清楚這件事的具體過程及結果,然后我總結說:“校內發(fā)生了這樣一件大事,還有同學沒有留意,參加的同學,也不能把這件事完整地說給大家聽,這真是太遺憾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發(fā)生著這樣那樣的事情,年輕人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把這些消息傳遞給他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簡報的寫作。”經過這樣一番“折騰”,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但卻能夠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和重視。(2)疏導歸納臨近學期末的時候,我讓學生做了一次口頭匯報,讓他們談談一學期的學習生活感受。學生中有說校園環(huán)境美的,有說老師認真負責的,有說生活枯燥乏味的,沒有頭緒,我提醒他們說:“應該先說說自己的收獲,再說說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叫班里幾個學習好的先發(fā)言,當他們做了一些列舉之后,我對他們說,你們再想想,你們是怎樣得到這些收獲的?學生又談了一些經驗,之后,我又問:“你們想想還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嗎?”學生又說了幾點,接著我又問:你們對自己的將來有什么設想呢?他們又說了不少,這時,我?guī)麄冏隽诉@樣的梳理并把它寫在了黑板上:成績——經驗——不足——設想,這之后開始了“總結”的教學。
2.讓教師變得很地道、很專業(yè)
應用文寫作雖然是公共基礎課,但教應用文寫作的老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們的老師若是門外漢,是沒有能力做好專業(yè)指導的。以下是本人在教學中做的一點積累:
(1)“走出去”與“請進來”教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師不可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只有深入黨政機關的行政辦公室,到企業(yè)管理部門,到學校的政務、教務辦公室,甚至到律師事務所,在那里才能了解到常用的應用文寫作方面最基本、與寫作直接相關的“真材實料”。再者,我們應該把“一線”的行政秘書請進學校,請到課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些“現役軍人”才是我們應該學習和交流的對象。
(2)探求、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知道學習應用文“很有用”,這是第一步,緊接著教師還得“善教”。我們在教學中,作過以下教學方法的探究:①故事引入法故事最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學習“請示”時,我給學生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年秋天,我所在的公寓下水管子壞了,我代表全體住戶給當時在任的江院長遞交了一份請示,結果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由此說明,應用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有用武之地的。在講求職信、簡歷時可以把在求職中成功的學長們請來,講講他們求職成功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好文筆是求職的“敲門磚”。教師在講解中若能善用故事,可以起到掃除沉悶,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的效果。②案例分析法教學中可用的案例有兩種:一種是教材中的案例。對照優(yōu)秀案例,那些很抽象的概念、特點、種類、寫法就都有了范本。如寫計劃的主體一定要有基本的兩項:目標任務(做什么)和方法措施(怎么做)。反面案例中,只寫了要完成的任務,而沒有說怎樣才能完成,何時才能完成,這就是不周密的計劃。一種是教師自己搜集的案例,如新聞報刊、學校發(fā)文、各種與學生密切相關的通知、通報、決定等,也可以從校園宣傳欄等處收集到學生寫的通知、啟事、海報、表揚信等常見問題案例,這些案例都是鮮活的,有可做范例的,也有可做借鑒的,或褒或貶,善加運用,能讓教師省去不少口舌。③講練結合法光說不練不可取。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在學期之初寫計劃,在學期之末寫總結,在“五四”青年節(jié)來臨之際寫入團、入黨申請書,在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寫慰問信,在畢業(yè)前夕,寫求職信、設計個人簡歷,對校園里的環(huán)境、餐飲、安全等問題有合理建議時,可以寫調查報告,如遇調換宿舍、調換專業(yè)、生病或突發(fā)事件,可以向相關部門寫請假條、申請等。另外,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到辦公現場參觀。如到商務部門了解招標、投標的程序,學寫招標書、投標書和經濟合同,到律師事務所了解辦案程序,學寫基本的訴狀。這就適應了這門課的特點:各種應用文應適時而教,適時而學,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在動筆操練中提高寫作能力,在實際運用中提高寫作技巧。
(3)合理選用教材、調整教學時數我們了解到,很多職業(yè)院校的應用文寫作課只開設一個學期,這只能是走馬觀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建議至少開到一年,每學期4個學時,否則,沒有時間“操練”,沒有時間“深入”。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行政公文中可選些常用的“通報、通知、通告、請示、報告、函、會議紀要”;事務文書中可選取“簡報、申請書、計劃、總結、求職信、請柬、調查報告、規(guī)章制度、競聘辭”;經濟事務文書中可選用“市場調查報告、經濟合同、招標書、投標書、商業(yè)廣告、說明書”,這是應用文的三大塊主體內容,共22個文種。我們認為,這些內容可以作為一個學年的學習任務,再多只會蜻蜓點水,浮于淺表。
(一)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學內容過于僵硬化
目前,中職教材對應用文的處理基本是按照文體排版編輯的,內容包括概念、種類、案例、指導、練習等幾大模塊。表面看似規(guī)整有序,實質卻是難點頗多。對于文化基礎十分薄弱的中職生群體而言,應用文學習枯燥無聊、索然無味。久而久之,教師和學生都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轉移到了其他文體教學上,應用文教學效果當然與理想中的相距甚遠。
2.教學手段偏向形式化
應用文的教學應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為根本目標,而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為基礎。恰恰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僅注重了多媒體的展示功能而淡化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將大量的教學信息滿滿羅列,占用了大部分教學時間,縮小了學生的思考的空間,違反了大綱的教學要求,更違背了教學規(guī)律。教學手段越是先進,教學片面化的問題越是明顯,如課上圖文并茂,課下手足無措。這樣,采用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反而沒有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好,最終成了名副其實的形式主義。
3.學生認識趨于無用化
在中專教學的語文教師幾乎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師范生,自身未曾進行過專門的應用文寫作培訓,必定缺少應用文寫作的實踐經驗。所以,大部分教師只會是照本宣科,講講寫作格式和注意事項,給學生歸納幾個條條框框,提供幾篇書中范文,讓學生生搬硬套。而學生認為內容與己無關,學無所用,練習寫作時也是強迫自己按例文鸚鵡學舌,照葫蘆畫瓢,應付了事。總之,中專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基本處于“教師不好教,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tài)。
(二)有效得當的措施
1.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決定著教師授課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質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這就需要每位職業(yè)中專的語文教師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應用文寫作水平,做到“三勤”。一是“勤學”。教師要潛心學習應用文寫作的相關知識,加強交流和學習和自身實踐。二是“勤想”。教師要勤于思考教學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探索得力的解決之道,思考開發(fā)課本教材,將教學實用化。三是“勤練”。教師要與學生同步練習,巧妙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之中,堅持做到“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教育學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既然興趣對學習者來說如此重要,那么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就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思想上,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其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很有用”的。如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魯納指出的“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要讓學生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教師應多舉與其專業(yè)或生活實際相關的案例。其次,教師在教學上要多采用學生喜歡的活潑式語言和形式,將圖文聲并茂地展現于學生面前,且又不失最主要的教學內容。
3.多媒手段的具體運用。具體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利用投影儀展示作業(yè)范例。曾經有人做過試驗:一個信息讓學生來記憶,如果單純讀過文字能夠記住內容的10%,聽過語音能夠記住20%,看過視頻圖像能夠記住30%,若是又聽又看便能夠記住50%。針對如今的課堂,有投影儀條件的學校便可利用以上實驗的結論,將應用文范例或學生的作業(yè)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出來,最大限度地再現學習原貌。教師應讓學生找出同學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點評。這樣可以給學生視覺上的刺激,對所學到的內容有一個宏觀上的印象。
(2)巧用幻燈片放映教學內容
PowerPoint是大部分教師都會操作和使用的課件。它擁有制作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并且能將圖文聲有機相結合,全面有效地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節(jié)省了教師的寫字時間和授課講解時間,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可以將省下來的時間用于學生的實練之中,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掌握理論知識。
(3)活用動畫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境
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有著許多奇思妙想,卻偏偏礙于幻燈片的局限而不能實現,這時Flash就派上用場了。使用Flash技術制作音畫,可以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把抽象呆板變得直觀生動。如把一份公文從起草、核稿、送達、簽收、登記、分辦、批辦、承辦、催辦等一系列過程模擬情境,制作出一個卡通人的具體操作,并配以音樂或旁白,相信學生一定會牢記心中。哪怕時間久了,學生也會記憶猶新。這樣的效果遠遠好于單純的講解。
二、借用互聯網實現教學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