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對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重要性進行闡述基礎上,文章結合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問題,從人員教育、操作規范和設備定檢三方面提出了管理策略。
關鍵詞: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
在實驗室中,壓力容器屬于極具危險性的設備,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引起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近年來,實驗室壓力容器事故屢屢發生,因此還應加強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研究,以便有效進行壓力容器安全問題防治。
1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重要性
實驗室接觸到的壓力容器種類繁多,擁有各種材質和結構形式,使用工況也存在較大差異。在壓力容器管理方面,負責管理部門擁有不同管理水平。部分企業壓力容器數量較少,未配備專門安全管理人員,導致設備狀況較差,安全水平較低。而壓力容器作為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容易引發爆炸、火災等安全事故。除了本身壓力高,壓力容器使用條件苛刻,工作介質種類較多,發生泄漏后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實驗室本身環境較為復雜危險,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各種氧化物、易燃物等,同時配備大量電氣設備,存在真空、加熱等危險因素。一旦壓力容器損壞或破裂,內部介質迅速膨脹,在釋放瞬間將產生巨大能量,形成強大沖擊波,引爆實驗室各種安全隱患,繼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還要加強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的安全管理,以免出現不堪設想的安全事故。
2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安全防范意識差
面對壓力容器,在技術操作中還應認識設備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但就目前來看,由于使用頻率不高,人員在面對壓力容器時缺乏足夠安全防范意識。在缺乏對持有和使用儀器設備足夠了解的情況下,同時受實驗室各種安全隱患的影響,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本身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導致人員在面對壓力容器時未能采取防護措施,操作過程中因不熟練容易出現誤操作情況。一旦發生事故,在完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將面臨較大的安全風險。在事故應急處置上,由于缺乏經驗,通常未能完成完整技術檔案的建立,提出的應急處置方案缺乏實用性,導致事故發生后無法得到及時出現,造成事故傷害蔓延。追根究底,主要是由于實驗室在壓力容器技術操作方面安全防范意識較差。
2.2容器操作不規范
在實驗室管理方面,對壓力容器操作安全不夠重視,未能制定相應的操作規范和標準,也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受這一因素的影響,人員在操作容器時未能采取規范、嚴謹的措施,操作過程中違背規程進行各種超溫超壓操作,將導致壓力容器元件發生變形、裂紋、泄露等問題,即便當時未發生事故也將埋下較大安全隱患,使事故發生幾率增加[1]。針對壓力容器,未安排專人負責管理,設備管理職責劃分模糊,導致設備安裝、檢查、操作和驗收等各方面未能嚴格按照規范進行,甚至出現交叉管理和使用問題,將導致容器技術操作存在較大安全管理漏洞。此外,未按照要求對壓力容器進行標識,導致人員在操作中隨意進行設備使用,將導致操作失誤幾率大大提升,引發危險后果。
2.3容器定檢不合規
實際上,在設計不合規范、結構連接件不達標、材質差等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壓力容器容易出現失靈、爆炸等情況。在制造的過程中,存在未焊透、氣孔等缺陷,也將導致容易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定檢加強容器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但就目前來看,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壓力容器定檢工作通常無法落實。針對不同的壓力容器設備,需要按照規定在不同時間進行定檢。而在“不上報,不知道”的僥幸心理作用下,壓力容器通常不會按期定檢。如果存在資料或手續丟失問題,為避免設備被強制報廢,甚至會刻意違背定檢規定。此外,容器定檢也可能出現無法有效反映設備狀況的問題,在檢驗人員技能不足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檢查點選擇不當等技術失誤,導致人員未能出具安全等級嚴謹的檢驗報告,給設備運行留下安全隱患。
3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策略
3.1加強安全宣傳教育
為加強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還應積極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結合壓力容器安全管理需要,還要安排專人負責進行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完成相應技術檔案的建立。在此基礎上,需要加強人員安全教育,使人員認識到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設備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能夠從多角度進行設備安全事故的防范。結合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要求,還要對人員進行專職培訓,采取“請進來”方式邀請專家進行設備安全知識的講解,并通過“走出去”方式組織人員參加各種安全教育活動,不斷強化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在參加各種安全培訓班和交流論壇的情況下,人員可以接觸到更多壓力容器安全事故案例,時刻對壓力容器技術管理保持安全警惕心理,從而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面向相關人員,還應制定事故應急專項預案,通過組織人員參與專項訓練提高人員安全意識,保證人員嚴格按照各項規定開展設備管理工作[2]。
3.2規范容器操作流程
建立規范的壓力容器操作流程,能夠減少人為失誤的發生,使設備安全管理得到加強。在實踐工作中,還應保證容器操作遵循基本規則,即操作人員事前經過嚴格培訓,能夠掌握設備操作基本知識和技能。針對未經過培訓的人員,嚴禁進行設備操作。在設備操作前,按照要求人員需要完成防護眼鏡、面具和手套等裝備的佩戴,必要的情況下需要采取安裝防護墻等措施,以免發生意外。在實驗室條件允許情況下,應盡量在高壓室進行容器操作。在操作前,要求人員了解設備內部使用的各種介質物理和化學性能,掌握物質間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以便在設備操作發生意外時能夠準確判斷設備安全狀態,通過采取及時、有效處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實際操作時,需要嚴格按照規范中的操作順序、方法等進行操作,完成設備運行記錄的認真填寫。熟練掌握設備工藝流程,并在設備運行期間按照規定進行巡回檢查,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操作過程中,應按要求緩慢進行加壓、卸壓、加熱、冷卻等平衡操作,避免進行超溫超壓操作,并盡量減少設備移動或震動。一旦發現泄露問題,應禁止在工作狀態將壓蓋或螺栓拆卸下來,還要按照應急預案進行正確處理,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
3.3嚴格按規實施定檢
在設備定檢方面,還應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還應完成風險檢驗臺賬的建立,對不同類別壓力容器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在此基礎上,結合容器作用完成缺陷風險分析,找尋設備實際工況條件下的風險與連續性和檢驗性無法達到協調的平衡點,能夠開展有針對性的檢查工作,通過實施強制性的安全檢驗保證設備安全。在實踐工作中,還要完善分級管理制度,針對風險級別高的設備進行高風險管理評估,針對設備性能弱、年限長的設備完成隱患臺賬的建立,使設備檢測周期得到適當縮短。想要達成這些目標,還要加強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存檔管理,制定嚴格檔案管理制度,督促人員及時進行設備使用、檢驗和安全評估情況的記錄,使設備資料得到動態管理,從而保證檔案文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3]。針對負責設備定檢的人員,還要建立定期考核制度,組織人員定期參加技術培訓和考核,使設備定檢水平得到保證,繼而為消除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還要認識到以往存在的管理問題,通過加強人員安全教育提高人員防范意識,并對設備操作流程進行規范,減少人為失誤的發生和有效、及時進行安全問題處理。此外,嚴格按規定實施定檢,能夠及時消除設備安全隱患,繼而使設備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振飛.壓力容器安全管理與定期檢驗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06):10-12.
[2]王敬東.安全理念下壓力容器管理與檢驗方法探析[J].科技風,2018(35):170.
[3]寧信,張銳,王滿意,等.高校實驗室壓力容器技術安全管理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0):230-233.
作者:高磊 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