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采空區地基上建筑結構的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前言
1996年,陶陽煤礦在其原有的礦區宿舍西邊征得108畝采煤塌陷地,在前期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建設了職工小區,小區每棟住宅均有三個單元組成,平面長度均為36.6米,寬為11.7米。地下室層高2.2米,標準層層高2.9米,樓房頂標高+15.250。住宅墻體材料為MU10機制磚,M5.0混合砂漿,砼為C20。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分析軟件ANSYS對建筑結構進行有限元分析。
2整體結構ANSYS計算分析
(1)幾何參數:混凝土筏板厚度400mm,地基梁400mm×1000mm,圈梁240mm×300mm,預制樓板厚度130mm,磚墻厚240mm。底層層高2.2m,其余五層層高均為2.9m。
(2)材料參數:普通粘土磚強度等級MU10,混合砂漿強度等級M5.0,砌體抗壓強度設計值1.5MPa,砌體彈性模量為2400MPa。砌體抗壓強度設計值為1.5MPa,抗剪強度設計值為0.11MPa,抗拉強度設計值為0.13MPa。
(3)荷載參數:混凝土容重取25kN/m3,砌體容重取21.8kN/m3。住宅樓樓面活荷載取2.0kN/m2。
(4)計算結果。1)在恒載和活載共同作用下結構分析:本有限元模擬分析中,用彈簧模擬地基對筏板的支撐作用。地基和筏板間只受壓、不受拉力作用。荷載組合只考慮恒荷載和活荷載作用,分項系數分別為1.2和1.4。在自重作用下,結構最大豎向變形2.1mm,出現在陽臺板位置。建筑結構整體下沉量約為12mm。墻體中σx最大值為0.15MPa,σy最大值為0.17MPa,σz最大值為5.4MPa。Τxy墻體中最大值0.56MPa,樓板中為3.88MPa。τyz墻體中應力值0.11MPa。τxz墻體中剪應力最大值為0.43MPa。2)建筑端部400mm沉降作用下:根據實測,長度為36.6m住宅樓長方向兩端最大沉降差約為400mm,在墻體中會產生附加應力。由于筏板的整體作用以及沉降的連續變化,則有利于減小上部結構中的應力。本有限元模擬分析中,用彈簧模擬地基對筏板的支撐作用,筏板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400mm位移作用。結構-筏板-彈簧模型及應力分布計算結果:房屋底部一端下沉400mm,頂層側移169mm,沿長方向傾斜1.01%。σx筏板基礎中壓應力1.4MPa,拉應力0.4MPa,局部應力集中部位壓應力8.87MPa。頂部樓板拉應力為0.4MPa,壓應力1.4MPa。墻體中壓應力1.4MPa。σy筏板中壓應力為0.9MPa,局部應力集中部位應力為2.7MPa,出現在筏板下沉400mm端部。頂層樓板和墻體中壓應力為0.9MPa。σz筏板中壓應力0.28MPa。頂部樓板拉應力為0.05MPa。墻體中壓應力0.28MPa,局部為0.6~0.9MPa。τxy筏板基礎應力0.14~0.39MPa。頂部樓板和墻體中應力0.39MPa。τyz墻體和樓板中應力0.04MPa,筏板應力最大值為0.43MPa。τxz在筏板中最大應力為0.72MPa,存在應力集中現象。墻體中剪力為0.05MPa,局部0.2~0.7MPa。3)條形基礎結構分析:設結構基礎形式為墻下條形基礎,地基為砂墊層。在自重作用下,結構豎向變形豎向沉降量約為28mm。端部施加400mm豎向位移荷載,得到結構應力分布。4)計算結果:σx頂部樓板拉應力為1.03MPa,局部2.94MPa。墻體中0.87MPa。σy頂部樓板拉、壓應力為0.5MPa。墻體中0.5MPa。σz墻體中應力0.6~0.9MPa,局部1.2~1.5MPa。樓板中拉應力為0.09MPa。τxy墻體中應力0.04MPa。頂層樓板應力0.2~0.4MPa。τyz墻體和樓板中拉應力0.46MPa,最大壓應力0.42MPa。τxz在墻體中剪力值為0.13MPa,局部0.3~0.8MPa,最大拉、壓應力分別為0.7、0.8MPa。
(5)計算結果分析。通過36.6m長筏板基礎形式、36.6m長條形基礎形式和48.8m長筏板基礎形式的結構對比分析,可以發現:①自重作用下,筏板基礎形式結構沉降量約為12mm,條形基礎形式結構約為28mm;②結構端部地基出現400mm沉陷時,建筑沿長度方向傾斜約1.0%;③通過筏板基礎、圈梁及構造柱的整體作用,結構應力分布明顯小于條形基礎形式的結構應力,基本符合規范規定的強度要求,且應力分布均勻,改善了應力集中現象;④條形基礎形式建筑地基壓縮量較大,約為筏板基礎的2.4倍,且整體性較差,樓板及墻體中應力較大,且存在明顯的應力集中部位,易造成局部開裂現象;⑤當建筑物長度加大到四個單元(長48.8m),對比分析發現,相同基礎形式下,長度增加,筏板應力和墻體應力均有所增大,且由于沉降不均勻導致結構內力分布不均勻,存在應力集中現象。
3結論及建議
(1)住宅樓通過400厚筏板及圈梁、構造柱等構造措施,顯著加強了結構的整體性,能夠承受已出現的地基沉降作用,有限元分析結果表明應力分布基本滿足規范要求。
(2)單體住宅樓平面面積36.6m×13.32m結構內力符合規范要求,增加平面尺寸會增加結構內力和應力集中現象,地基不均勻沉降導致的附加應力顯著增加。實際結構由于不均勻沉降局部存在應力集中現象,但由于結構材料的彈塑性性能,應力集中現象會有所改善。
(3)目前建筑物完好,沒有發現開裂等現象,但由于地基沉降持續時間較長,處于不斷發展和趨于穩定過程中,因此建議進行沉陷跟蹤觀測,并定期對建筑物開裂、傾斜等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作者:李文棵 單位:山東魯泰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