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空置工業建筑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如今商業氣氛濃郁的經濟社會如何能夠保留這些空置的工業建筑,保護那些蘊含歷史、文化和記憶的場所?如何系統地學習以最經濟的方式改造舊工業廠房,并以經濟合理的方式,平衡社會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之間的矛盾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城市發展的最佳方式。
(1)北京大山子地區798工廠在中國LOFT空間正在迅速發展中,我們北京的798藝術中心是比較典型的,這里聚集了一批文化創意產業的人,藝術家把藝術品直接放置在LOFT里面。LOFT的空間提供了一個很隨意,休閑,最大限度地激發想象的空間,所以最好的空間實際上是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的創意能夠迅速激發出來,最快的誕生。廉的租金,把一些廠房租下作為工作室或展示空間。在“798”藝術家們就像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多。典型的現代主義包豪斯風格的工廠,整個區域規劃有序,建筑風格獨特,許多藝術家前來工作和生活,慢慢今天的798藝術區就形成了。出版社、藝術畫廊、雕塑家、當代藝術家紛紛進入北京大山子地區798工廠,出現出版、設計、演出、藝術家工作室、展示等文化行業,同時時裝、精品家居、餐飲、酒吧等服務性行業也聚集于此。在不知不覺中,中國頂尖的當代藝術與文化正凝聚于北京大山子地區“798”空間。工廠,畫廊,工業生產,藝術創作,秩序規范,率性隨意———這就是今天的798。
(2)昆明“創庫”昆明創庫又稱上河車間,原來為昆明機模廠生產車間,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壩路101號,空置后建立了20多個藝術家的工作室和展覽、休閑、餐飲空間,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昆明藝術家標志性的建筑。昆明創庫是由空置廠房改建的藝術主題社區,在社區內廣告人、藝術家、商人、策展人、學生、工人、藝術愛好者……各取所需。在這里不僅可以購買大眾藝術品,還有更附傳統性的藝術品、民間技藝和實驗性當代藝術、戲劇、電影、舞蹈、音樂、演講等演示和交流。展示當代實驗藝術在這個由藝術家開辟的上河車間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項活動。西方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交織融匯、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沖突與交融、時尚休閑的消費空間與簡潔實用的創作空間交織匯聚,相互影響,形成了這一地區既有活力又富特色的社區。創庫內的各種畫廊、設計室、酒吧、文化傳播公司等機構或企業,都因其各自不同的展運作模式和定位而互為補充。藝術家自覺地把自己變成公眾藝術中心和公共生活的一部分,與當代城市生活的關系越來越緊密,還促使市民和企業開始關注藝術,激發當代藝術的活力,以提高其形象和完整性力度。
(3)重慶“坦克庫”“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由四川美術學院購買一個廢棄的軍事倉庫改建而成。這是一個公益性的藝術機構,既保留了城市發展的歷史印記又對城市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有益的可行性的探索,體現了文化與藝術、經濟的發展關系。該藝術中心通過舉辦一系列學術論壇、藝術展覽和交流項目吸納藝術基金會的資助。藝術中心為創意專業人士、藝術家和藝術團體提供了一種新的理想的棲息地,對促進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拓寬了公眾對當代藝術的了解和溝通渠道,擴大了社會對當代藝術的理解,豐富了相關機構和私人收藏家的中國當代藝術資源,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和良好建議,促進藝術和文化的健康發展。
我們過去的對空置工業建筑的改造往往是大修大補,甚至直接被“夷為平地”或局限于純粹的外觀建筑的改造。拆除和重建都浪費很多資源,而且破壞了歷史和文化底蘊。空置空間可以通過室內設計藝術的方法“變廢為寶”,原來的自由空間只需要些微的調整來適應新的功能需要的同時,又能保持原來的歷史和文化。通過對比國內外空置工業建筑再利用的系統的理論和成功經驗的實踐差異找到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距離和不足以及值得我們借鑒和注意事項。分析空置工業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發展與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階層等各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試圖找到一些適合中國國情,探索可持續發展空置工業建筑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的應用和發展的過程。空置工業建筑使用價值、歷史價值和景觀價值其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盡管國外許多空置工業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可以成為我國空置工業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參考,但畢竟國內外人文環境、時代背景和所有的細節都不同。研究的方向不僅要考慮建筑具有歷史意義還要注意到它正在形成于一個新的文化環境中,城市文化發展也是有重要意義的文化產業。
通過對國內外空置工業建筑的改造及重新利用的理論和實例的分析和理解,概括空置空間改造設計的方法和手段,并總結了設計室內空間的規則和新的生活方式對室內設計必須滿足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進步的需求。本文試圖從環境保護,科技,人文,空置空間改造在我國發展的角度,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議,希望能對未來的空置空間的室內設計和改善生活環境有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作者:李平單位: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