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摩托車工業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模型制作的數字化輔助
作為傳統的制造業,摩托車設計往往進行1:1的油泥模型制作,以進行綜合美學、工藝、結構各方面的檢討和評審。在整個模型的制作當中,不同的公司其工具與方法并不相同,其數字化程度也不同,目前主要分為兩種方式:1)油土模型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與進行,利用逆向工程的技術,通過激光掃描儀對已定型的模型進行數據(俗稱“點云”)的收集并處理,轉換成3D數據,透過曲面軟件比如Catia、UG等建構成3D,利用CNC加工或RPT技術制作RP模型,通過噴漆等后期處理,實現1:1的RP模型。其數字化主要在油土模型后的數據轉化和3D的建模和加工,成本較低,周期時間較長,該方式為目前大部分摩托車公司所采用。2)精細效果圖完成后,使用三維模型系統進行設計,將效果圖變為3D的電腦數據模型,利用現有的3D打印技術,可以快速實現RP樣車的制作。受限于目前3D打印的大小和成本,也可直接將數據輸入5軸油泥銑削機,銑削油泥模型,再進行人工的修整,完成油土模型的定型,再進行后續的逆向工程和RP模型的加工與制作。其數字化主要在油土模型前的3D的建模和5軸油泥銑削機運用,5軸油泥銑削機配合激光掃描儀可以進點云數據采集和油土模型的對稱工作,縮短模型師的工作時間,整體的周期大大縮短。但鑒于前期的投資較大(主要為5軸油泥銑削機過于昂貴),在摩托車設計的運用尚未普及,在汽車設計上運用較多。
2數字化輔助推動設計流程的改變
現有摩托車外型設計主要普遍采用的設計流程為:概念研究→設計草圖→效果圖→基本車體制作→1:1百格圖→油泥模型制作→定型→數據采集→曲面設計→3D建模→RP加工→RP樣車。隨著信息數字化的運用,摩托車數字化設計集成多項先進技術,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分析(CAE)、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產品數據管理(PDM)、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CAID)、逆向工程技術、速原型制造(RPM)技術等,貫穿整個設計、開發、驗證、制造全過程,成為多學科的綜合技術,同時正在逐漸改變傳統的設計流程。現有CAID系統(如Alias/CDRSCATIA等軟件)更具備自由的曲面創建能力,可充分發揮設計師的想象空間,并通過數字化模型傳給CAD/CAM系統,實現整個數字化的系統設計,利用3D打印技術,先行實物模型驗證、修改。由于數字化系統設計的導入,設計流程將變更為:概念研究→設計草圖→效果圖→曲面造型→三維概念模型→3D打印模型→模型修改→RP加工→RP樣車。與油泥模型制作不同的是在效果圖完成后直接建立三維概念模型,然后進行3D打印加工。隨著CAD、人工智能、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技術與其他計算機輔助技術最終必將建立起統一的產品設計支撐體系。
3結束語
數字化設計在現代產品開發中的應用日趨廣泛,摩托車數字化設計技術將隨著先進技術的發展,不斷的完善,將先進技術應用到摩托車產品開發中,將提高新產品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加速產品更新換代。
作者:洪志聰單位:廈門廈杏摩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