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密封式電子設備散熱裝置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工業現代化背景下,電子設備在生產中應用范圍日益廣泛,但是長期運行后,電子設備散熱效果不佳,影響設備性能有效發揮。為了隔絕環境的潮濕、沙塵等不良影響,延長設備使用壽命,設計一套高效的散熱裝置至關重要。本文從散熱裝置設計入手,并對散熱裝置進行仿真分析,結果證明散熱裝置性能較好,能夠確保電子設備性能處于良好狀態當中。
前言
電子設備散熱情況與其性能密切相關,設備在運行狀態下,過度載熱,會縮短設備壽命及可靠性,違背了安全生產原則。傳統機箱等設備中設置了風機、散熱器,但是溫度調節效果不盡如意。因此本文將設計一種空空熱交換散熱裝置,在設備內部增加熱交換模塊,實現對溫度的智能化控制,使得設備能夠穩定運行。
1散熱裝置設計
1.1裝置結構
本文設計的散熱裝置是由內芯、風機及加熱模塊等構成。對于裝置整體結構來看,與機柜內部連接的機殼上有多個封口,將熱交換器件安裝在機殼當中,殼體背部上下分別設置了回風與出風兩個出口。根據設備運行實際情況,可以通過加熱器模塊,適度提高機柜內部溫度,也可以借助循環風機,協調內外溫度,降溫差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將柜內與柜外環境進行有效隔離[1]。針對加熱模塊設計目標來看,等外部環境溫度下降到-40℃時,加熱模塊啟動,10min后,機柜內升溫,1h后機柜內平均溫度≥5℃。
1.2換熱器內芯
為了提高系統換熱效果,要重視對換熱器內芯的設計。在原有散熱裝置基礎上,通過對板式空氣熱交換器的改裝,形成相互交叉的熱交換器,同時,采用硬質側板進行密封處理,形成面積大、且傳熱效率高的風道。但在應用中,這種方式換熱效率低。有的學者提出了一種新型換熱器,主要是保留板翅式與板式兩種換熱器的優勢,提高換熱面,且能夠保持設備較好的剛度,一次完成換熱,在空空、空液等換熱中應用效果較好。
1.3控制原理
將上述各環節整合到一起,本文設計的散熱裝置,具體的控制原理為:通過柜內溫度傳感器,實時檢測出柜內的溫度,如果與預期設置的溫度值存在差別,加熱器會自動加溫到標準值,反之,會借助機殼后面的循環風機,完成設備內外熱交換,使得溫度下降,保持內外溫度協調性。具體控制流程如下:柜內溫度<0℃,加熱器模塊啟動;至5℃時,關閉內循環風機;>15℃時,循環封閉啟動,>35℃時,外循環風機啟動。如果溫度>55℃,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維修人員要及時對散熱設備進行檢測。
2流體網絡建模仿真
FNM作為一種抽象方法,在具體應用中,將冷卻系統視為由元件、流道構成的網絡,輸入有關影響數據后,能夠對系統內部冷卻介質流動速率、溫度變化等情況進行預測。一般而言,任何電子系統都能夠進行抽象處理,形成具體的流動路徑模型,其中涉及散熱器、過濾器等各類元件。為了進一步了解元件的特性,可以通過公式進行量化計算,得出相應的流動速率等要素之間的關系,為后續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利用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預測難度,且能夠提高預測結果準確性,提高產品生產質量,尤其適用于氣冷、液冷電子設備當中。對于文章的設計來看,我們要對戶外通訊機柜內的PCB、板卡等與元件運行情況進行預測,在預測前將其安裝到機柜當中。各個電路板的功率介于45~100W之間,機柜總熱耗為340W。針對此構建網絡模型。為了便于觀察和預測,可以對元件進行定義。
根據仿真結果來看,當外界溫度達到55℃時,各板卡、流量與壓降分布情況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持續上升。功能為100W板卡,其輸出溫度為65℃,究其根本與流阻特點存在密切聯系[2]。另外,機柜內部均溫為63℃,內外溫差介于7.5~8.1℃。可見,當外部環境溫度過高,裝置具有較好的換熱能力,當觸及到溫度超標后,裝置能夠正確啟動,傳感器對設備內部溫度進行實時監督和控制,當溫度達到平衡值后,內外溫差低于8℃,符合電子設備運行標準。外部溫度低至40℃時,加熱模塊自身具有較強的制熱能力,能夠正常啟動,當升溫后,會在1h后自動停止,確保設備內部溫度保持在5℃左右,不僅如此,還能夠有效隔絕外部環境沙塵的污染,為電子設備穩定運行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3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互聯網、信息時代下,電子設備逐漸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常見物品,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常常出現電子設備過熱運行情況,導致設備性能大打折扣,且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基于此,本文設計了一種換熱裝置,將設備內外相互隔絕,協調內外部之間的溫差,為電子設備良好運行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延長電子設備使用壽命,進而促進電子設備在實踐中的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張平,唐良寶.密封式電子設備散熱裝置設計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0(02):139~141+149.
[2]尹本浩,劉芬芬,王延.彈載電子設備相變熱沉裝置散熱性能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2015(06):6~10.
作者:楊松林 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協作審查廣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