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協的核心職能及其強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協論壇雜志》2015年第三期
(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求科協進一步密切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群眾呼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作用,齊心協力推進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充分發揮人民團體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人民團體要在普法教育中發揮職能作用。發揮人民團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中央書記處歷年關于科協工作的意見,都強調科協要繼續著力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當好“科技工作者之友”,不斷增強科協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隨著科技人員總數日趨擴大和需求日趨多元化,迫切要求科協組織進一步加強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牢固樹立當好橋梁紐帶的強烈意識;在工作中要更加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體地位,積極培養舉薦宣傳優秀科技工作者,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崇尚奉獻的濃厚氛圍;堅持把科技工作者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積極向黨委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在就業、科研、生活以及流動趨勢、思想觀念等方面的狀況,維護科技工作者權益,提升科協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
(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求科協組織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普及活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關鍵在于增強全社會的自主創新能力,基礎在于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只有當全體社會成員具有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素養時,只有當科技成果為人們所認知、所掌握、所運用時,科技創新才能獲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全社會才能形成創新活力充分煥發、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成果不斷涌流的生動局面。第8次全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3.27%,相當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歐盟(1992年5%)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不高的狀況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瓶頸之一。中央書記處要求科協繼續發揮在科普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多作貢獻。因此,科協要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在全社會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廣泛引導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創新科技推廣和普及活動的方式方法。
二、從科協章程的規定來聚焦科協的核心職能
科協的性質宗旨任務要求科協一切為了科技工作者,一切依靠科技工作者。科協章程第一條明確規定了科協的性質,即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科協的性質確定了科協的屬性,即“群眾組織”是科協的本質屬性,“人民團體”是科協的政治屬性,“橋梁紐帶”是科協的社會屬性,“重要力量”是科協的專業屬性。作為群眾組織應該代表科技工作者利益,要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作為人民團體應該組織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技規劃編制、科技政策、法規制定和有關社會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作為橋梁和紐帶應該為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務,團結和帶領科技工作者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作貢獻。作為重要力量應該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組織科技工作者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歸根到底,科協要聯系好服務好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緊緊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來開展工作。同時,科協的宗旨明確了“三服務”的工作定位。“三服務”實質是一體兩翼:為科技工作者服務是主體;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是兩翼,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是最能體現科協組織本質的一項工作。科協章程規定了科協的十一項任務,這些任務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為科技工作者服務,團結和帶領科技工作者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作貢獻。
三、從新時勢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來明析科協的核心職能
安徽省科協所屬省級學會157個,橫跨理、工、農、醫和交叉學科,聯系著20多萬中級職稱以上的科技工作者,是科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是會員之家,其主要任務是:開展學術交流,對科技發展戰略、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決策進行科技咨詢;接受委托進行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鑒定,提供技術咨詢與技術服務;開展對會員的繼續教育,普及科技知識,傳播先進技術;發現并舉薦人才;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呼聲,舉辦為會員服務的事業和活動。當前,科技工作者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就業和流動趨勢日益多樣化,結構和分布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差異性也越來越明顯,形成了科技工作者特有的需求。
(一)科技工作者的學術交流需求對學術交流的需求是科技工作者的最大需求。中國科協開展的全國科技工作者需求狀況調查顯示,65.3%的科技工作者有參加高端專業技術學術交流活動的需求,其中39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碩士和博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衛生技術人員的需求更為強烈。調查表明,在科協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中,科技工作者最愿意參加的活動依次是國內學術交流(83.2%);國際學術交流(61.5%);科技講座(46.3%);繼續教育培訓(44.6%)。科技工作者參加學術交流是由多種需要引起和推動的。學術交流是科技工作者思想碰撞、互相啟發的過程,是啟迪思想、獲取新知、糾正謬誤、檢驗科研成果的最佳場所。學術交流也是得到同行認可的最好途徑,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上交流,就意味著得到科學同行的認可。當科技工作者的某項研究成果通過學術交流獲得認可,就表明了其思想和知識的所有權,提高了學術知名度,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并受到人們的尊重,隨之而來的聲望會使其他更易獲得進一步研究的經費、儀器設備等資源,為進一步研究創造有利的條件,其新的研究成果也較容易進入科學交流系統并引起同行的關注。
(二)科技工作者的成就需求科技工作者渴望成就,并期望其成就能夠被社會所認可,尤其可以得到同行,或是科學共同體的理解與認可,進而滿足其被認可、被尊重及成就感的心理需要。由于成果是科技工作者賴以被認可的基礎,或者說成果是他們獲得尊重的一種媒介,所以科技工作者迫切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夠被理解、被認可,其根本目的是讓社會認可自己及其工作。
(三)科技工作者的關系需求由于科技工作者是最主要的知識消費群體,科技工作者對關系的需求主要表現在對知識交流的需求上,而不是對人際交往關系的需求。他們希望在科學共同體內得到同行的認可,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標新立異性,并常常為自己與眾不同的思想感到滿意。科技工作者對關系的需求常常表現為以知識交流為主體而形成的關系需求,其實質是對知識的需求。
(四)科技工作者的“權力”需求這種“權力”是指“對資源的控制”,這個意義上的權力,能夠為科技工作者實現工作績效提供有利條件,如:項目管理權、評審權等。一方面為其帶來一定范圍內的經費使用權和人員使用權,另一方面可以為其帶來組織內相對重要感、優越感及責任感,間接會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滿意感。因此,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組織,要以科技工作者的需求為導向,來精確定位科協的職能,使科協提供的服務更加適合科技工作者的需要,重點是為科技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做好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舉薦表彰宣傳工作。
四、以黨委政府的要求和科技工作者的需求為基準,進一步強化科協核心職能
科協在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在政治層面,科協具有政協團體代表的身份,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的“助推器”;在開展科普宣傳與教育活動時,科協組織凸顯出的是公益性的特征,以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為目的;在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中,又扮演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角色,以確立“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良好形象;在進行國內外民間交流活動時,又以非營利組織的角色出現,主要強調民間組織的身份,以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同。這些角色最終都匯聚到科技工作者身上。
(一)強化聯系和服務科技工作者職能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要把服務科技工作者作為科協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首先,要進一步密切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當好“橋梁紐帶”,面向廣大科技工作者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科技和人才方面的政策,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參與改革;同時,要積極向黨和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建議,推動黨和政府制定更加有利于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政策措施。其次,要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大力宣傳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普及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建功立業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加強學術生態建設,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活力。第三,要為科技工作者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引導和支持科技工作者深入企業農村一線開展技術咨詢、技術診斷、科技培訓等活動,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出對策建議。
(二)強化學術交流職能學術交流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是科協所屬學會的最重要的職責。要積極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積極推動科技工作者之間的交流,積極推動科技工作者和決策者、社會公眾的交流,啟迪創新思維,促進自主創新,推動產學研結合,推進科技知識傳播和應用。
(三)強化科普職能科協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開展科技普及是科協的傳統,也是科協的優勢領域。科協要以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為抓手,以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為重點,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廣泛開展群眾性、基礎性、社會性科普活動,不斷增強科普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形成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總之,科協的核心職能應聚焦到服務科技工作者和依靠科技工作者上。同時,由于各級科協所處的環境、所擁有的資源不同,在服務科技工作者和依靠科技工作者這兩者之間應有所偏重。
作者:王洵紀光水田萬龍查輝鵬李永武談躍明張彤單位:安徽省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