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燃氣鍋爐檢驗中各環節質量控制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燃氣工程是現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勞動條件、節約城市能源、提高產品質量、美化城市環境、降低大氣污染都具有顯著效益。基于此,本文就燃氣鍋爐檢驗中各環節質量控制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燃氣鍋爐;鍋爐檢驗;質量控制
路徑燃氣鍋爐檢驗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這是確保燃氣鍋爐設備能夠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進行檢查所需要的技術手段是檢查的依據,是強化燃氣鍋爐管理消除安全隱患的基本條件,也是按照IS09000系列標準調整生產的結果。在燃氣鍋爐設備型號復雜,實際使用情況多種多樣的環境下,檢查作業人員只能依靠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與適合的技術手段來提高作業效率,以此來保證檢查質量,提高燃氣鍋爐的安全使用水平。
1燃氣鍋爐檢驗的重要性
燃氣測試技術是一門涉及多種學科的綜合應用技術,是實現燃氣事業現代化的重要技術基礎。只有依靠先進可靠的測試技術才能控制各種設備的運行參數,掌握耗氣指標,鑒定燃氣設備的性能指標,從而達到節約能源、降低污染、提高質量、造福人民的目的[1]。
2燃氣鍋爐檢驗中各環節質量控制路徑
2.1溫度測量溫度是物體熱力狀態的參數之一。它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也可以說是表示受熱程度。物體受熱程度是由分子熱運動過程中所呈現的內部運能決定的,構成物體的分子時刻都處于運動狀態。分子運動越快,溫度越高;運動越慢,溫度越低。測量溫度的方法很多,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發展而日新月異,其中包括:膨脹測溫法、壓力測溫法、電阻測溫法、熱電偶測溫法、輻射測溫法、譜線轉換測溫法、其它測溫方法[2]。
2.2壓力測量燃氣測試中壓力及流速測量是對流體的靜壓與動壓的測量。在實際工作中測量燃氣壓力經常使用,測量壓力的方法有許多種,并且不斷引進新技術,常用的的方法有:液柱測壓法、彈性測壓法、活塞測壓法、電氣測壓法。
2.3流量測試容積式測流量方法,這種流量計相當于一個具有固定容積的容器,它連續地對氣流進行度量,單位時間內度量的次數越多,流量越大;速度式測流量方法,測得截面上的氣流速度及截面面積后即可求出流量。
2.4相對密度與熱值的測量密度與熱值是燃氣的重要特性參數。密度是衡量燃氣本身質量的參數;熱值是燃氣燃燒后產生熱量多少的標志,這兩個參數都直接影響燃氣管道輸送能力及燃燒設備的熱負荷(熱流量)。因為熱負荷與燃氣的熱值成正比,與密度的開方成反比,這樣就導出一個熱負荷指數,即華白數。正確地測量與控制華白數(即熱值與密度)是燃氣生產、供應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2.5煙氣分析燃料燃燒后產生的氣體混合物,總稱為煙氣,煙氣成分分析是燃氣燃燒測試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根據煙氣中氧含量的多少,就可以推算出燃燒所用空氣的多少,進而可以調整空氣量,使燃燒設備具有較高的熱效率。另外分析煙氣中未完全燃燒的氣體可以評價燃氣燃燒的完全程度。
2.6燃氣鍋爐修理的質量控制措施燃氣鍋爐修理是在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既有設備原有結構進行改裝或者改造,改造的復雜程度視現實需要而定,即便是較為簡單的改裝工作,涉及的工序比較多,過程復雜,這對檢查檢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操作中,由于燃氣鍋爐型號較為復雜,檢驗工序存在很大差異,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控制,可以選擇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對原有設備設計圖紙的合理利用,將出現異常的元件進行焊接,提高項目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及時審查設備使用的有效期;對關鍵部位的重點受壓元件做全面的檢查,發現元件的幾何形狀出現變化時,應該及時出具意見書,對詳細的情況做好說明。
3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
測試工作的全部內容還包括對測試結果做誤差分析及數據處理。誤差分析根據測試目的的允許的誤差決定測試系統,選用精度適當的儀表,分析出測試結果的精度。而數據處理則包括對測試得到的數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整理出各種參數間的綜合關系,繪出曲線或歸納公式。在測量工作中,經過不同次數、不同人員、不同實驗室用同一種方法對同一被測參數進行測量,可得到大量的原始記錄。先要排除原始記錄中異常大的或者異常小的數據,如果是幾個組或幾個實驗室的測試數據時,則需要舍去精度不符合要求的實測數組和置信概率低的數據,保留那些精度符合要求的數據并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確切的測量結果,取舍應該嚴格地利用數理統計方法。
4結束語
總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受檢設備也處在不斷的更新與發展中,這對鍋爐檢驗的精度和準確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質量檢驗控制的方法也應不斷的進行探索和研究。隨著不斷的向先進國家學習更好的方法,國內的檢驗控制標準不斷地趨于國際化,控制措施的多樣化確保了控制效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欣駿.淺析鍋爐檢驗中各環節質量控制的要素[J].廣東科技,2011,20(4):48-50
[2]王昊.燃氣鍋爐檢驗中各環節質量控制路徑探索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3):83-85.
作者:李沛 單位:青海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