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簡析鋼鐵企業統計管理體制的建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鋼鐵工業統計指標體系作為工業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直接反映了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想保證市場優勢,有必要重視起統計管理工作。然而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企業統計管理工作形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統計管理工作出現了眾多問題,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有必要審視當前企業統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起相適應的綜合管理體制。本文就以鋼鐵企業為例,詳細論述了鋼鐵工業統計指標體系在執行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統計管理體制有關內容,希望為鋼鐵企業統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現如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已經步入了新常態,鋼鐵行業面臨著供大于求、經濟效益持續低下、資源儲量減少以及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造成鋼鐵企業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鋼鐵企業需要逐漸由以往的數量規模擴張,轉變為品種質量效益提高。相應的精細化管理受到鋼鐵企業重視,并逐漸推廣應用,工業生產統計指標體系作為鋼鐵企業最終的統計指標體系,作為鋼鐵企業生產經營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必須依托于完善的統計管理體制來執行。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鋼鐵企業統計管理中存在眾多問題,嚴重影響到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對鋼鐵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影響。鑒于此,本文對“鋼鐵企業統計管理體制的建立”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及價值。
一、鋼鐵企業生產統計管理體系現狀及問題分析
現如今,我國鋼鐵企業建立的生產統計管理體系,總體上較為規范與完善,但是在實際運行操作中,暴露出了一些細節問題。接下來,筆者結合鋼鐵企業統計管理現狀及相關統計管理制度,對當下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闡述。
(一)現行行業生產統計指標體系尚未完善之處分析
自2004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編制的《體系》實施之后,體系已運行了十多年,并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科學、合理的成熟指標體系,基本滿足我國鋼鐵行業現階段管理需求。但是伴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鋼鐵企業的成功轉型,逐步發現體系具有諸多地方需要改進及完善。首先,缺乏新常態下直接反映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及發展趨勢的一些新指標。例如企業人均鋼鐵年產量、自發電比例等。相比勞動生產率,鋼鐵企業人均鋼鐵年產量更加能夠體現企業人力資源問題。現如今,鋼鐵企業逐漸將自發電比例作為考核經濟運行效果指標之一,逐漸提高自發電比例,可以促進鋼鐵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其次,缺乏反映鋼鐵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水平、技術經濟指標以及清潔生產指標等。例如鋼水一次煉成率、轉爐煤氣回收等指標,并沒有在鋼鐵生產企業統計指標體系中體現出來。部分鋼鐵企業雖納入了上述指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指標不明確、統計方法不一致、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造成統計指標不具備可操作性。最后,部分指標的計算方法及口徑不明確或者是不合理。例如噴煤比計算,就面臨著兩種選擇,分別是干煤、濕煤,在指標中并沒有進行詳細說明,直接影響到各鋼鐵企業噴煤比標準的統一。
(二)鋼鐵行業生產統計指標體系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鋼鐵行業生產統計指標體系在實施過程中,由于主客觀影響因素的存在,直接影響生產統計數據質量。縱觀鋼鐵企業生產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鋼鐵企業并沒有嚴格貫徹實施國家與行業標準、體系要求,造成統計數據真實性無法保證。例如在計算燃料比時,部分鋼鐵企業并沒有計算焦丁,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鋼鐵企業在計算燃料比時,要包括焦丁;部分企業計算綜合焦比時,沒有按照體系指標,確定燃料折干焦系數。除此之外,部分鋼鐵企業統計人員自身專業素質不強,同時責任心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比較隨意,并沒有嚴格按照國家及行業標準操作,造成統計數據的真實性無法保證。其次,上報指標項目完整性喪失。例如企業雖有發電設備,但是由于發電量牽涉到動力廠及煉鋼廠兩個單位,數據查實方面具有一定的難度,例如硫偏差、生鐵硅偏差。部分鋼鐵企業在統計上述數據時,由于存在困難,直接放棄這些數據的統計。另外,部分鋼鐵企業基礎管理設施薄弱,缺乏必要的計量及檢驗設備,造成部分指標無法計量,同時還有部分鋼鐵企業出于保密等目的,對個別指標項目隱瞞不報。最后,人為作假,建立形式管理日常報表。有些鋼鐵企業為了規避國家產業政策,將一些列入了淘汰設備規格人為修改為符合產業政策的設備規格,造成相關設備效用數據失真,這樣,不僅僅無法反映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還會影響到國家企業政策的制定。
二、鋼鐵企業統計管理體制的建立
綜上,可以發現鋼鐵企業統計管理還存在眾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體制,為鋼鐵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夯實統計工作基礎夯實統計工作基礎,提升統計管理水平
統計管理工作是否能夠在鋼鐵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發揮巨大作用,關鍵在于做好夯實統計工作基礎,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一是建立數據庫信息系統,生產經營數據的收集均需要保障時效性、準確性。與此同時,鋼鐵企業相關部門需要對市場變化及經營情況進行分析,運用簡單的統計分析方式,及時反饋真實的市場信息,以此不斷完善鋼鐵企業數據庫信息。二是著力完善數據質量控制機制。近年來鋼鐵企業業務不斷擴展,系統數據不斷增多,造成數據信息市場出現銜接問題,嚴重影響到數據信息的整合,不利于統計管理。因此,有必要不斷完善數據質量控制機制,保障數據信息的整合。其次,選擇科學的統計方法,建立合格的統計人才隊伍。鋼鐵企業統計對象分為多個,因此,在實際統計中,需要采取相適應的統計方法。另外,統計管理人員個人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統計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建立優秀的統計人才隊伍,一是具備較強的統計管理學知識,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二)統計管理體制建立的作用分析
統計管理體制建立對鋼鐵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增長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作用。首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常態下,鋼鐵企業連續生產的特性,直接決定了各項計劃的制定、原燃料等前期儲備依然是鋼鐵企業重要工作,統計預測分析對此具有著顯著的指導作用。一是結合鋼鐵企業實際情況,做好年度、季度預測分析,確保目標管理及考核的有效性。二是結合鋼鐵企業歷史生產經營數據,找出經濟運行波動差異性;三是結合鋼鐵行業總體規劃及特殊性,建立預測模型,有效提升統計管理科學性。其次,對于鋼鐵企業而言,數據能夠直接反映生產效益,同時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一些不可預見的問題,因此需要結合統計管理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明確計劃完成情況、進度情況以及同行業情況等,從而有助于企業管理人員應用相適應的措施,保障各項指標順利完成,這對鋼鐵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鋼鐵企業在新形勢下,受到外界影響逐步加深,要求企業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及分析。統計管理體制的建立,將使得企業在貫徹執行黨及國家工作方針政策、制定工作計劃、合理分配資源等方面,具有有效數據信息支撐,不僅僅有助于鋼鐵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還有助于經濟效益的增強,同時充分發揮了統計信息的服務作用。除此之外,鋼鐵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體制,便于提升統計管理效果,同時有助于保障統計分析的時效性及針對性,這樣一來,鋼鐵企業相關管理人員便可以結合統計信息,掌握市場變動的具體動向,從而有助于相關人員尋找到生產經營中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保障鋼鐵企業生產經營各項指標的順利完成,切實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三、結語
總而言之,鋼鐵企業統計管理工作中還具有著眾多問題,影響到鋼鐵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在鋼鐵企業成功轉型的今天,更應該重視起統計管理體制的建立,保障鋼鐵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促進鋼鐵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為鋼鐵企業的可持續奠定夯實的基礎。
作者:趙晶晶 單位::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