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預測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陽泉礦區為高瓦斯礦區,瓦斯地質災害成為威脅礦區當前安全高效生產的主要因素。采區主要表現為較高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壓力,瓦斯噴出和瓦斯突出等現象較為嚴重。文章在前期礦區地應力測量的基礎上,通過地應力的分析、計算和數值模擬,揭示研究區主采煤層的地應力場空間分布狀況,并結合研究區構造條件、煤層埋深、圍巖封閉性和構造煤發育情況,最終對礦井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進行了預測預報,對指導礦井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瓦斯突出;地應力;構造煤
新景礦井田面積為64.7477km2,開采深度由+850m~+230m標高,批準生產規模580萬t/a,現階段設計主采煤層有3號、8號、15號煤層,井田為瓦斯突出礦井。隨著煤礦采區不斷開拓,煤與瓦斯突出的致災性,已嚴重影響了煤礦安全、高效生產。之前的研究表明影響煤與瓦斯突出的因素主要為地應力、瓦斯含量,高地應力環境使瓦斯壓力和瓦斯含量增加,從而增加了突出的動力,總體上高地應力環境下含瓦斯煤體更容易出現失穩破壞,發生煤與瓦斯突出。含煤地層在高構造應力作用下形成高的瓦斯壓力,在強烈構造運動作用下形成的構造煤具有強度低、瓦斯吸附和放散能力強等特點,地應力對煤體結構和瓦斯壓力均起到控制作用,可以認為地應力在突出災害中起主導控制作用,是煤體破壞的主要動力。因此,在研究區開展地應力、瓦斯賦存影響因素研究,最終完成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預測,對礦井預防瓦斯事故意義重大,同時對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研究區概況
1.1瓦斯地質概況新景礦井田3#煤層為瓦斯突出煤層,礦井瓦斯來自本煤層和開采層的鄰近層(煤層和含有機質的圍巖)。據有關單位統計測定,鄰近層涌入開采層的瓦斯占礦井瓦斯涌出總量的50%~70%,而對于開采強度較大的綜采工作面此現象更為明顯。根據新景礦提供的最新資料(截至2017年3月底),研究區3#煤層瓦斯含量為10m3/t~30m3/t,分布特征大致表現為研究區中部偏東側-東北角含量高、東南角略高,中部偏西-西北、南部地段較低,其高值區大致呈NE-SW條帶狀分布;瓦斯壓力為0.4MPa~2.4MPa,瓦斯絕對涌出量為6m3/min~26m3/min,瓦斯壓力和瓦斯絕對涌出量的分布特征與瓦斯含量類似。
1.2實測地應力特征陽煤集團與有關單位合作,運用小孔徑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儀對主要生產礦井國陽一礦、國陽二礦、陽煤五礦和新景礦進行了地應力的測試工作,獲得了研究區及其鄰近礦區的地應力數據(如表1所示)。其中在新景煤礦測試采用水壓致裂法進行地應力測量,采用鉆孔觸探法進行頂板以上10m范圍內和對應的煤幫10m范圍內的煤巖體強度測試,采用孔壁觀察法對頂板巖層分布情況和結構進行觀測。
2主采煤層地應力場特征
根據研究區地層、構造特征,建立二維剖面地質模型,依據有限元原理,結合數值模擬軟件進行地應力模擬計算。以主采煤層3#煤作為目標層位,取煤層底板的節點數據,繪制表征研究區地應力場特征的有關圖件。
2.1地應力模擬成果檢驗根據研究區內的地應力實測成果,對最大水平主應力進行檢驗。13測點:測深454m,最大水平主應力15.23MPa;14測點:測深447m,最大水平主應力12.77MPa;平均測深:450.5m,最大水平主應力平均值14.0MPa。根據3號煤層底板等高線圖,13、14測點處地面標高約983.45m(鉆孔3-73孔口標高),底板標高530m,底板埋深453.45m。測點的平均測深與3#煤層底板埋深近似一致。考慮到地應力實測值自身的偏差,以及數值模擬中巖石組合、約束條件等簡化造成的偏差,該結果應屬于正常偏差范圍,因此認為模擬結果可以接受。
2.2地應力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區地應力分區性較明顯,現以3#煤層底板為例,分析影響地應力分布的主控因素。
3研究區瓦斯賦存的主要影響因素
3.1埋深瓦斯含量與煤層埋深的相關性是比較顯著的,因為隨著煤層埋深的增加,溫度、壓力隨之增大,有利于瓦斯的吸附,因此瓦斯含量與煤層埋深一般呈正相關關系。
3.2構造及陷落柱構造改造作用破壞了煤層的原始產狀,一般不利于瓦斯的保存,尤其是斷層構造。新景礦已采區查明的斷層絕大多數為落差5m以下的小斷層,盡管研究區尚未開采,亦可推測斷層發育特征相似,因此,斷層構造對研究區瓦斯賦存的影響相對較小。研究區的褶皺構造發育程度較為顯著,且具疊加作用,對煤層底板形態影響較大,但研究區瓦斯的賦存特征與褶皺發育條件匹配性不明顯,因此,褶皺構造形態并未直接控制研究區瓦斯的分布格局。現有的勘探成果顯示,研究區的低瓦斯區陷落柱較為發育,故認為研究區陷落柱的發育造成了瓦斯的逸散,不利于瓦斯賦存。
3.3圍巖封閉性通過統計研究區鉆孔資料,繪制了研究區3#煤層頂板泥巖厚度等值線圖,并疊加了瓦斯含量分區圖。
4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預測
通過研究地應力分布特征及瓦斯賦存主要影響因素,綜合評價和預測研究區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在地應力場的等效應力等值線圖中,綜合考慮應力數值及應力梯度大小,將低于14MPa區域劃分為低應力區,將大于等于14MPa的應力區域劃分為高應力區。在瓦斯含量等值線圖中,將低于10m3/t的區域劃分為低瓦斯區,將大于等于20m3/t的區域劃分為高瓦斯區,兩者之間為中等瓦斯區。將構造煤破壞值分區、高地應力分區和中-高瓦斯含量分區進行疊加,據此圈定研究區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
5結論
在總結研究區的礦井地質條件和瓦斯賦存條件的基礎上,分析了新景礦及鄰近礦區的地應力實測成果,通過建立二維地質模型,運用有限元法模擬了研究區的地應力分布,得到了研究區主采煤層底板的地應力場,并在綜合地應力、瓦斯賦存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預測了研究區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性。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在分析區域現代地應力場的基礎上,結合研究區已有的地應力實測數據,通過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獲得了研究區3#和15#煤層底板的地應力分布特征,探討了地應力的主要影響因素。2)分析了研究區埋深、礦井構造及圍巖封閉性對瓦斯賦存的影響,綜合地應力、瓦斯賦存各項影響因素等條件,評價了研究區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作者:查文鋒 單位:陽煤集團地質測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