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碳資產評估問題探討范文

碳資產評估問題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碳資產評估問題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碳資產評估問題探討

摘要:

通過對碳資產的定位,文章歸納總結了碳資產評估的研究現狀和應用現狀,分析了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在碳資產評估中的適用性,闡述了實物期權法在碳資產評估中的應用思路。根據碳資產評估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文章提出了碳資產評估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

碳資產;評估方法;實物期權法;建議

近年來,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逐漸增加,全球變暖問題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關注,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能源經濟模式并不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佳經濟模式,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模式才是當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在倡導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行為要受到限制。由于受到環境承載力及國家減排任務的限制,碳排放權作為一種特殊的排污權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其具有的價值也得到了市場的承認。碳資產是隨著碳排放權交易的興起而產生,碳資產的價值評估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碳資產評估研究現狀

碳資產可以理解為由過去交易行為或項目產生的、特定主體擁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能持續發揮作用并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可用于排放溫室氣體的排放權或減排量額度,是碳交易市場的客體,比如碳排放權、相關衍生產品等。碳資產評估是根據碳資產的相關標準,通過一定的評估技術與方法,對包括碳排放權、碳金融衍生產品等碳資產進行的估值。在我國,碳資產交易市場正處于發展的初期,關于碳資產評估理論研究還不多見,缺乏比較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碳資產評估基本屬于全新的領域。由于國內碳交易市場發展起步較晚,市場并不活躍,所以有關碳資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權的會計計量等問題的處理和運用期權定價模型確定碳排放權的定價問題上。碳排放權主要是通過政府無償分配和碳交易取得,對于碳排放權的會計處理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①,一種是認為碳排放權是某類特定的資產,如鄭玲、周志方(2010)②,鄒武平(2010)③,朱玫琳、耿澤涵(2011)④認為碳排放權基本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曾鍇、王小波、陳程(2010)⑤認為碳排放權是對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所產生的核證減排量的一個代稱,核證減排量符合持有的目的是為了出售這一基本特征,應當確認為存貨;王艷、李亞培(2008)⑥認為企業取得碳排放權的目的是為了近期出售或回購,具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特點,應確認為金融資產。另一種觀點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碳排放權分別確認為不同的資產,如王艷龍、孫啟明(2010)⑦根據企業持有碳排放權的不同目的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和金融資產。

我國關于碳排放權定價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運用期權定價模型來進行,如張宗友(2007)⑧構建了實物期權定價模型,并對碳排放權進行定價;陳曉紅、王陟昀(2012)通過構建價格模型,研究歐洲排放交易體系中碳交易價格的形成機制,并以此進行價格的估計⑨,由于我國尚未全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缺少相關的交易信息及數據,所以我國對于碳排放權交易運用期權定價進行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評估模型以及運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等數據進行的實證分析。將碳排放權與無形資產進行對比分析之后,碳排放權符合無形資產的特征,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一是碳排放權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其不具有實物形態。若企業取得碳排放權可以使其獲得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權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需要,從而使企業獲得相關的收益。如果企業擁有多余的碳排放權,還可以將此部分碳排放權進行轉讓,可以在碳交易市場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二是企業持有碳排放權的首要目的是進行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在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下,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并且在不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的前提下,如果沒有擁有足夠的排放權,企業則不能夠生產足夠數量的產品或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而影響企業進行正常的生產和經營。三是碳排放權是一項非貨幣性的長期資產。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提出碳排放權的目的是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使用,調整產業結構,逐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這個方面來說,如果人類的生產經營方式發生了轉變,碳排放權存在的意義就會消失,但這一過程尚需較長的時間,故碳排放權還將長期存在,屬于一項長期資產。四是碳排放權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但這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碳排放權是獲得排放相應數量溫室氣體的權利,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如果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及能源結構,碳排放權的需求量減少,則其對于企業的價值就會很大程度上下降,故碳排放權就不再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其次,碳排放權在碳交易市場上的價格波動較大,進行碳交易所獲得的收益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綜上所述,可以借鑒及利用無形資產的計量及評估方法,對碳排放權的會計處理及評估問題進行探究分析。

二、碳資產評估的應用現狀

(一)碳交易1992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經過談判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1997年,日本京都通過了該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為《京都議定書》,在該議定書中引入了市場機制,這為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指引了新的方向,把二氧化碳排放權視作一種稀缺的有價商品進行交易。碳交易是為了促進全球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減排所采取的一種市場手段,在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總量控制和減排目標的約束之下,以市場交易為基礎,是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管理與控制的一種經濟手段。碳交易的主要特點是對各個排放單位下發排放配額,各個排放單位要在約束的排放目標下進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若排放單位的排放量低于配額,排放單位則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將碳排放權有償轉讓給排放量超過配額的排放主體。由于氣候變暖是全球性的環境問題,而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在碳排放量及減排成本等方面又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所以應根據情況靈活設置碳交易機制。目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分為兩種類型⑩,一種是以項目為基礎的減排量交易,其中清潔發展機制(CDM)和聯合履約(JI)是最主要的交易形式,是由發達國家的企業購買額外減排的項目所產生的減排量,用購買的這部分減排量抵消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兩者都是基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合作的機制,兩者的不同之處是清潔發展機制(CDM)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而聯合履約(JI)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另一種是以配額為基礎的碳交易,碳排放配額由相關的政府部門下發,用來限定碳排放權持有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所允許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若在該時期內,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下發的配額數量,則剩余的碳排放權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進行出售,而那些實際碳排放數量高于下發的配額數量的企業則需要購買相應的碳排放權。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深圳、湖北及廣東開展碳交易的試點,從目前各試點省市的碳交易市場的運行情況來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以政府主導的配額交易為主,企業間參與項目交易的程度較低,并且市場不夠活躍,成交價格普遍偏低輯訛輥。從國際范圍來看,我國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交易發展較為迅速,但存在碳交易成交價格低于國際碳交易市場價格的情況。我國正在根據國內的實際情況,并結合企業的自身特點,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碳交易項目,大力推進碳交易市場的建設與發展,并計劃于2015年建立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

(二)碳會計StewartJones教授最早在2008年就提出碳會計這一概念,將碳交易及鑒證等會計問題稱為碳會計輰訛輥。隨著碳交易活動的不斷發展,碳會計所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根據現代會計的定義,并結合碳會計的特征,可以將碳會計定義為:以能源環境法律、法規為依據,貨幣、實物單位計量或用文字表達的形式對企業履行低碳責任,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和考核企業自然資源利用率,披露企業自然資本效率和社會效益的一門新興會計科學輱訛輥。可以將評估的技術和手段引入碳排放權的會計計量處理中,將資產評估的技術手段與方法引入碳資產的會計計量等問題的處理過程中,可以為碳資產的會計處理提供有效的市場信息,提高碳資產的會計信息質量,有助于碳會計的市場化。因此,應將碳排放權確認為無形資產,結合另一種無形資產———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特征,通過對比分析兩者具有同質性。第一,二者所有權的擁有者具有一致性。國有土地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同樣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環境容量資源也歸國家所有。第二,二者的取得方式具有相似性。國有土地使用權通過行政劃撥、出讓等方式下發給土地使用者,而碳排放權也可以通過國家免費分配、出售等方式取得。第三,二者在享有的權利方面也具有相似性,土地使用者依法享有使用、處置和取得收益的權利,同樣的碳排放權使用者也享有類似的權利,如可以將碳排放權出售從而獲得收益。第四,二者都具有稀缺性,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國家限定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是有限的;另外二者都是有期限的及它們的價值實現方式也是相似。經過分析認為,可以借鑒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計量處理方法來探究碳排放權的計量問題,應該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來進行計量處理,公允價值就是資產評估與會計的連接點,公允價值的取得需要借助評估的技術方法,這就需要引進評估的技術和手段。對于通過免費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權的初始計量參照行政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應以評估后的碳排放權價值計量,以公允價值來確定其入賬價值。利用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建立相應的評估模型來確定碳排放權的公允價值。對于碳排放權的后續計量,為保證碳會計信息的真實公允,需要引入評估的技術手段,定期對碳排放權進行評估,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針對碳排放權這一種新型的無形資產,提出以公允價值原則為指導輲訛輥,引入評估的技術手段及方法,將資產評估服務于碳資產的會計處理,來探究碳排放權的會計計量問題。

三、碳資產評估方法

(一)傳統資產評估方法對碳資產評估的適用性分析1.市場法。該方法是利用市場上同類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應用該方法過程中的評估資料來源于市場,且評估結果也可以接受市場的檢驗,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原理,容易被交易雙方所接受。市場法是資產評估中最直接、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應用市場法要滿足兩個基本前提條件,一是需要有一個活躍的公開市場;二是參照物資產與被評估資產之間要具有可比性,且公開市場上要有足夠多的可比資產及交易實例。故應用該方法的關鍵是找到可比的交易實例,但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并不活躍,成交價格普遍偏低,可選擇的交易案例較少,且案例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缺乏可比性。比如,一些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地區的碳資產交易價格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就會存在交易價格偏低的情況,對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地區的企業來說碳資產對企業價值貢獻的程度較小,經濟落后地區發展較晚,對環境尚未造成較為嚴重的破壞,溫室氣體環境容量資源較大輳訛輥,這些因素會使得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地區的碳資產交易價格偏低。在某些發達國家,市場法會在成熟的碳交易市場上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而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起步較晚,市場尚不活躍,碳資產的交易數量和交易價格偏低,缺少足夠的可比交易實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市場法在實務操作中應用較少。2.收益法。收益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進而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以預期收益原則為基礎,將被評估資產帶來的預期收益以折現或資本化的方式來確定其價值。運用該方法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一是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能夠預測并以貨幣形式進行量化;二是資產所有者為獲取未來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可以測算,并能夠以貨幣形態進行量化;三是被評估資產獲取未來收益的時間能夠預測。采用收益法需要合理地預測碳資產所帶來的預期收益,不僅包括碳資產進行交易所帶來的收益,還應包括碳資產所產生的協同效應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茖W合理地衡量碳資產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帶來的的價值貢獻是一個關鍵問題,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碳資產對價值的貢獻程度是不同的,確定其對價值的貢獻程度較為困難。我國碳交易市場尚不活躍,市場交易體系不完善,碳資產交易風險較大,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些因素都使得合理確定碳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及收益期限比較復雜。運用收益法對碳資產的價值進行科學合理地評估較為復雜困難。3.成本法。成本法是指在評估資產時根據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種損耗以確定其評估價值的一種方法。成本法的運用需要滿足三個基本前提:第一,該方法以持續使用假設為基本前提,要求被評估資產處在繼續使用過程中或假定處于繼續使用過程當中;第二,成本法要求必須具備可以利用的歷史資料;第三,應用成本法還要求被評估資產的預期收益能夠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價值。應用成本法的關鍵是合理確定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及各種損耗,若要應用成本法來評估碳資產的價值,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要判斷碳資產的形成是否需要特定的投入,并且還要判斷該投入能否以貨幣的形式進行可靠的計量,以此來確定碳資產的重置成本,如果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應用成本法來確定碳資產的價值。但在實務操作中,由于碳資產的自身特點以及其重置成本及各項損耗的確定過程較為復雜,風險較大,故應用也較為困難。

(二)碳排放權的實物期權定價方法實物期權的概念最初是由StewartMyers(1977)在MIT時所提出的,實物期權是關于價值評估和戰略決策的重要思想方法。碳排放權給企業帶來了一個實物期權,因為它給企業帶來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選擇某項具有潛在收益活動的權利。1.B—S期權定價模型。該模型是由布萊克與斯克爾斯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碳排放權可以看作是無紅利支付的實物期權,影響其價值的因素有標的資產價格、期權的執行價格、資產收益波動率,到期期限和無風險利率。碳排放權的標的資產是基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造成的環境破壞,可以用處理單位碳排放量的平均成本來衡量;在理論上,碳排放權的執行價格應為單位碳排放的成本,由于碳排放權是以權利形式給企業的排污補償,實際上,執行價格為零;碳排放權的到期期限是由相關政府部門來確定的;無風險利率一般則為相應期限的國債利率。2.二叉樹定價模型。用二叉樹定價模型可以計算碳排放權的價值,具體方法是利用無套利的思想,從第n期節點處的期權價值計算出倒數第二列節點的期權價值,依次類推直到計算出碳排放權的初始分配價值輵訛輥。假定,對企業來說每份碳排放權配額都是無差異的,并且碳排放權作為期權來說,其執行價格為零。假定每一節點的上升概率為q。

(三)碳排放權定價的影子價格模型影子價格理論來源于線性規劃問題的研究,是荷蘭經濟學家詹恩•丁伯根在20世紀30年代末首次提出來的。在當前倡導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形勢下,碳排放權是一種稀缺資源,可以將碳排放權的影子價格定義為:某一國家或地區或企業在碳排放交易中對其最優利用前提下的價格估計輶訛輥??梢岳糜白觾r格理論建立估價模型來確定碳排放權的價值。為了構建碳排放權的影子價格模型首先明確兩條假設條件,即假設條件一:由于減排目標等因素的約束,確定當年地區碳排放總量為X,地區內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企業一共有N家,各企業二氧化碳排放權的初始配額為Xi(i=1,2,3…N);假設條件二:這N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單位生產規模的平均利潤為,每年產值分別為Yi(i=1,2,3…N)。一般來說,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單位生產規模與化石燃料使用數量成正比,故可以假設其生產規模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成正比,設平均比例系數為r,排放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Qi=Yi×r。進行碳排放權交易是為了通過增加碳排放成本提高減排意識,減少碳排放。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在碳交易的初始配置中,政府與企業的立場并不是相互矛盾的,政府是希望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注意減少碳排放。因此在構建模型時可以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和有償配置下的企業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函數,將碳排放權視為一種生產資料,將碳排放量作為約束條件來構建模型。該乘數即為單位碳排放權的影子價格,表示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下實現其最優利用的單位碳排放權估價。從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碳排放權的初始價值與企業單位生產規模的平均利潤(w軍)成正比,與企業單位產值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比例系數(r)成反比。運用影子價格模型確定碳排放權的價值時,由于各個地區的統計指標數據會有不同,故在實務操作中可以用相近指標數據進行替代。上述定價模型有利于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建立與發展,適用于我國目前企業整體生產水平不高且碳排放量較大的現狀。

四、碳資產評估發展建議

隨著我國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排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以及碳市場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對碳資產評估業務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加,在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形勢下,碳資產將成為企業非常重視的一種新型資產,碳資產評估工作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碳資產評估既有一般資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及企業價值評估的某些共性,但在評估對象范圍的確定、評估方法的選擇、評估參數的確定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輷訛輥。目前我國處于碳市場及碳資產評估發展的初期,還缺乏比較成熟的理論與實踐,碳資產評估工作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

(一)碳資產評估面臨的挑戰1.碳資產評估工作基礎薄弱,缺乏專業人才。我國資產評估工作發展較晚,是隨著經濟體制深入改革和市場經濟不斷完善而發展起來的。資產評估體系建設時間不長,碳資產評估才剛起步發展,在理論與實踐研究上都還不成熟,基礎薄弱,缺乏經驗,2013年正式的《碳資產評估理論與實踐初探》是國內關于碳資產評估的第一部著作。并且國內碳資產評估專業人員較為匱乏,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行業專家較少,高質量的專業人才也難以適應中國碳市場快速發展的諸多新要求,缺乏系統的人才教育培訓,人才建設的滯后性使中國碳資產評估等工作產生阻礙。2.我國缺乏成熟活躍的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制度有待完善。雖然我國已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先后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但多數集中于CDM項目,對于其他類型碳資產的交易涉及較少。對交易試點地區的碳資產交易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所進行的交易規模較小,交易數量不大,交易范圍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交易價格波動較大。而且相較于歐盟等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建立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相關的法律法規及交易制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交易制度還不完善,交易細則缺乏較為明確的規定,企業參與碳交易的意識不強,參與度低,市場不活躍,這會影響市場信息數據的選取、風險的判斷等工作的進行,制約了碳資產評估工作的發展。3.有關碳資產評估的法律法規需要完善。我國在2002年批準《京都議定書》后便開始積極著手進行議定書要求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與完善。2004年,我國頒布《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在2005年通過該辦法對CDM項目加以規制。但大都是關于CDM項目的相關規定,所涉及的范圍較為狹窄,且都屬于規章層面。碳資產交易活動越來越廣泛,碳交易市場也在不斷發展,而我國對于交易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交易準則等問題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缺乏較為完整的法律法規的引領,這勢必會影響碳資產評估的正常發展。4.碳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欠缺。目前我國對碳資產會計信息的披露傾向于在三大財務報表中列示,即表內披露,然而碳資產自身具有的風險、不確定性及復雜性使得僅在表內披露是不充分的,不能將碳資產的取得方式、使用期限及計量屬性等大量信息充分反映出來,這會使得在搜集碳資產評估工作所需要的相關信息難度較大,影響評估工作的正常進行。就保證碳資產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的角度來說,碳會計信息披露需要建立多維度、多層次的表外披露制度,是對碳資產信息披露的有效補充,不僅要包括傳統會計報表所要求披露的碳資產的相關信息,還應該要包括其取得方式、使用期限等方面的信息,這樣可以使得評估人員得到較為充分的信息,保證碳資產評估工作的進行。此外,應該充分發揮碳審計的監督作用,以保證碳資產會計信息的質量。另外,中國建立完善的碳資產評估體系還要面臨經濟發展現狀、產業結構、生產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等問題的限制。要建立起較為有效的碳資產評估體系將是一個不斷探索前進的漫長過程,既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及特點總結發展,還要善于學習吸收國外經驗。

(二)相關建議1.加快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場及交易制度。為促進我國碳交易的持續健康發展,在國內構建全國性以及地區性的碳交易市場非常必要,積極發展我國的碳資產交易??梢詫W習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等國外較為先進的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碳資產交易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我國碳資產交易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基礎,規范市場交易行為,促進我國碳交易市場的良性發展。要不斷建立發展我國自主的交易平臺,形成全國統一交易市場,逐步與國際碳資產交易市場接軌。2.建立以會計準則為核心的碳資產信息披露制度。進行碳資產的評估需要與被評估資產相關的信息數據,因此碳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信息披露對碳資產的評估有著重要影響,而且將碳資產評估服務于碳會計需要會計準則的規范與完善,建立以會計準則為核心的碳資產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保證碳信息的基本質量,從而保證碳資產評估工作的順利推進。在制定相關會計準則時,應該考慮將環境問題納入準則的制定之中,并且相關的碳排放企業以及外部的碳交易市場都應建立系統完善的碳資產信息披露制度。3.不斷加強對碳資產評估人員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隨著碳交易品種類型的不斷增加,對碳期貨等相關衍生金融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碳資產評估市場日益活躍,對評估人員的專業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國應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注重將相關知識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規范化,建立人才認證制度,加強對人員的后續培養,以適應碳資產評估工作的新要求。為了適應低碳可持續的發展要求,我國也在積極推進碳資產評估體系的建立,政府的推動、行業協會的協助等都為碳資產評估的順利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也在不斷制定完善碳資產評估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促進碳交易市場及交易制度的建設與發展,為碳資產評估工作提供支持。雖然碳資產評估工作目前還面臨許多挑戰,存在一些問題,但在全球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加快推進碳資產市場建設的背景下,碳資產評估行業實現快速發展是必然趨勢。

作者:梁美健 賈穎逸 謝淑紅 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天堂网2018|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第12页| aⅴ在线免费观看| 性欧美高清come| 久久久久久久性| 日韩欧美第一页|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美女美女高清毛片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 鲁啊鲁阿鲁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a4yy私人影院| 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军同性videosbest|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 俄罗斯激情女同互慰在线|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绿巨人app黄| 国产一级特黄在线播放| 青娱乐精品在线|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 日本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2021国产麻豆剧|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