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ST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許多st公司由于在短期內難以改善經營業績,為了避免被交易所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便經常采用盈余管理的辦法。在盈余管理的諸多方法中,利用非經常性損益調節公司盈余、利用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的變更、關聯交易等是ST公司較為常用的方法。其中,利用非經常性損益的方法較為常用的包括利用債務重組損益、利用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利用資產置換損益等。
【關鍵詞】
ST公司;盈余管理;常用方法;案例分析
一、利用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常性損益包括14個項目:債務重組損益、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資產置換損益、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等各項長期資產等。ST公司常常借助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增加利潤,從而實現“保牌摘帽”的目的。
(一)債務重組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2006)》的規定,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ST公司可以利用上述規定,通過獲得債務重組利得,從而增加當期利潤。案例一:威達公司利用債務重組暫緩退市威達公司因在2008年和2009年連續發生虧損,其股票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為避免因繼續經營虧損而被退市,2010年12月公司啟動了債務重組:公司與債權人福建信達達成協議,公司代債務人威達集團償還所欠福建信達1250萬元,后者則免除公司的債務擔保責任。對此項債務擔保,公司此前已計提預計負債21,201,294.22元。在履行重組協議后,公司2010年度轉回預計負債,預計將增加稅前利潤8,701,294.22元。*ST威達通過債務重組,在經歷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之后,2010年扭虧為盈。為此,公司不僅暫時化解退市風險,還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本案例根據*ST威達2008~2010年相關財務報告資料編寫)
(二)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ST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進行盈余管理常見做法有:(1)當ST公司預計將連續發生虧損時,先選擇在某一會計年度計提大量資產減值準備,形成巨額的資產減值損失,使得當年產生巨額虧損。下一年則不提或少提準備,使下年利潤增加,從而避免了連續幾年虧損,也因此消除了退市風險。(2)ST公司有意在往年先多提資產減值準備,當需要盈利時,則在當年將資產減值準備全部或部分轉回,從而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3)ST公司根據需要不計提或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使利潤虛增。案例二:*ST東熱利用資產減值2010年實現扭虧為盈*ST東熱原全稱石家莊東方熱電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注冊成立,1999年12月在深交所掛牌交易。因在2008~2009年度連續虧損,被處以退市風險警示。該公司2010年三季報披露,2010年1~12月凈利潤約為2000萬元,因此扭虧為盈。根據該公司的財務報告可知,扭虧的主要原因:公司2009年度對關停的產能計提了10億多元的資產減值準備金,而2010年對上述資產不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本案例根據*ST東熱2009~2010年相關財務報告資料編寫)
(三)利用資產置換ST公司為了避免被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利用資產置換調節某個會計期間的盈余。ST公司利用資產置換進行盈余管理常見的做法是:ST公司的控股股東(母公司或集團公司)將其優質資產與ST公司的劣質資產進行置換,從而使ST公司的產業結構將得以調整,資產狀況將得以改善。案例三:停牌18個月后的*ST昌河利用資產重組恢復上市資格江西昌河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于2006年度至2007年度連續發生經營虧損,公司股票隨即被上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昌河”。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使*ST昌河第三年又發生經營虧損,股票被停牌,后被實施暫停上市。為了避免被停止上市,公司啟動了重大資產重組業務。該公司以價值4.07億元的資產,與中航工業集團公司持有的另外兩家公司全部股權進行置換。通過這次資產置換業務,公司2009年扭虧為盈,實現了2600余萬元的凈利。昌河股份最終通過資產重組起死回生。(注:本案例主要根據*ST昌河2009年年報、2010年半年報和中財網(www.cfi.net.cn)2010年9月21日有關資料編寫)
二、利用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的變更
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的選擇與變更通常與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根據前文所述,現行會計準則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選擇變更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很多空間,所以,ST公司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常常會利用這種選擇與變更的手段。比較常見的會計政策變更的有: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如直線法變更為加速折舊法;存貨成本計算方法的變更,如先進先出法變更為加權平均法;企業長期股權投資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之間的變更等。其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是最常用的一種會計政策變更。比較常見的會計估計變更有:固定資產折舊率的變更;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的變更;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的變更;壞賬損失計提比例的變更等。案例四:重要會計估計變更助*ST東熱扭虧為盈熱電一廠、熱電三廠均為石家莊東方熱電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ST東熱)獨立核算的分公司。*ST東熱和中電投、石家莊東方熱電集團達成投資協議,共同出資設立中電投石家莊供熱有限公司。為此,公司對相關會計估計內容進行了變更。原會計估計內容:*ST東熱對熱電一廠、熱電三廠收取的一次性熱力入網費,按照10年的期限直線攤銷。變更后的會計估計內容:*ST東熱將兩個熱電廠收取的一次性熱力入網費的攤余金額一次性轉入收入。這次重要會計估計變更對公司當期利潤產生較大影響,對當年凈資產影響金額為110,058,032.24元。(注:本案例主要根據*ST東熱2010年第3季報編寫)
三、利用關聯方交易
ST公司在生產經營以及資產重組中,經常采用關聯企業交易的手段進行盈余管理。我國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從國有企業分離出來經改組而成的。改制后,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多數是母公司或是集團公司等關聯公司。當ST公司需要調節利潤時,便會和它的關聯方通過關聯交易進行盈余管理。
(一)關聯企業之間相互支付價款或費用這種方法常見的做法就是:當ST公司連續虧損時,作為關聯企業的母公司或集團公司,通過降低其應交納的費用水平,或者直接承擔ST公司的一些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或者將ST公司往年交納的一些費用退回,從而達到轉嫁費用的目的。
(二)借助關聯企業的資產租賃業務ST公司與其母公司或集團公司之間往往存在著各種資產租賃關系,如土地使用權、廠房的租賃關系。在我國,由于資產租賃市場尚不成熟,各類資產租賃的市場價格比較難確定,特別是土地使用權和商標權等的租賃價格水平彈性較大,這就給ST公司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常見的做法是:當ST公司發生連續虧損時,作為關聯方的母公司或集團公司便可調低租賃價格,從而達到調增ST公司當期利潤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證監會計字[2004]4號.
[2]沈烈.會計準則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4):9-2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4]中國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2008).
[5]吳黎華.證監會:非經常性損益成ST公司“救命稻草”[N].北京:經濟參考報,2011-07-26.
[6]葉海平.ST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盈余管理分析[J].南昌:企業經濟,2011(11).
[7]葉海平.ST公司盈余管理的動因及存在的外部條件研究[J].合肥:科教文匯,2011年12月上旬刊.
作者:葉海平 單位:東華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