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興安嶺生物資源狀況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興安嶺地處祖國北部邊陲,素有“綠色寶庫”的美譽,有林地面積678.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1.23%,活立木蓄積5.38億立方米,是天然的寒溫帶生物基因庫,林下資源極為豐富,發展生物產業原料基礎雄厚。
1大興安嶺生物資源現狀
1.1藥用植物資源大興安嶺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北藥資源,據《大興安嶺藥用資源》記載全區共有中藥資源1475種,道地藥材有黃芪、蒼術、五味子、黃芩等。根據2006年資源普查數據,全區主要20種野生中藥材總儲量為74萬噸(鮮重)。據初步統計,2013年全區人工種植水飛薊、黃芪等10余種藥材共6500畝。
1.2藍莓與紅豆大興安嶺野生藍莓資源儲量豐富,占全國藍莓產量的90%,被譽為“中國野生藍莓之鄉”,分布區面積782.5萬畝,蘊藏量8.76萬噸,允收量4.71萬噸;全區人工種植藍莓14000畝。野生紅豆蘊藏量大約是野生藍莓的2倍,允收量近8萬噸,未見人工種植。
1.3黑木耳、菇類及藥用真菌2013年全區人工種植黑木耳2.8億袋,香菇、平菇等菇類食用菌5000萬袋;松杉靈芝300萬袋。
1.4特色養殖動物截止2013年6月末,鹿存欄3440頭,狐貂貉存欄16.8萬只,獺兔存欄3.5萬只,肉牛存欄2.78萬頭,羊存欄17.6萬只,生豬存欄8.88萬只,禽類82萬只。
1.5草資源情況據2003年全區牧草資源普查統計:全區草類牧地總面積1624萬畝,其中可利用面積879萬畝,理論測算可載畜132萬個羊單位;全區林下牧地面積1066萬畝,這些林下牧地在林業有關政策允許的前提下也可作為放牧地,經測算理論載畜量122萬個羊單位。
1.6林業“三剩物”資源林業“三剩物”指枝丫、樹梢等采伐剩余物、造材截頭等造材剩余物和板皮、板材等加工剩余物。據測算,大興安嶺每年剩余物產量為187.1萬噸。“三剩物”可作為生物質碳電氣熱聯產項目的原料。
2現有生物企業情況
2.1現有產業發展仍以傳統技術為主,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不足。面向市場的重大生物技術成果及項目少,生物技術產品不能形成產業優勢。企業規模偏小,缺少能引領和帶動行業快速發展的龍頭骨干企業。
2.2生物技術產業創新能力薄弱。大興安嶺現有生物企業多屬傳統意義上的生物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創新能力較低,雖產品擁有一定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但采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傳統工藝進度緩慢,缺乏現代生物技術為核心的龍頭企業。
2.3掌握高新生物技術的高層次人才和管理人才不足,人才的原創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由于受地域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用好區內現有人才的機制有待完善。
2.4統一規劃不夠,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發展缺少全局性、前瞻性,產業界定不清、布局分散,對產業發展缺少宏觀調控,無序低水平競爭時有發生,未形成相互配套協作的產業鏈,且尚未形成有利于高新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融資投資機制和環境。
3產業鏈生成設想
3.1藥用植物方面大興安嶺道地野生中藥材受地域和氣候的影響,藥用有效成份相對南方藥材含量高很多,是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基礎,但大興安嶺藥材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還未真正形成或建成。
3.1.1上游產業可發展道地藥材種苗業和GAP種植業。建設黃芪、蒼術、五味子、黃芩等大興安嶺道地藥材GAP種植基地,發展道地藥材GAP種植業可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奠定原料基礎。
3.1.2中游產業可發展醫藥中間體產業。醫藥中間體是發展生物醫藥的重要原料和基礎。目前,大興安嶺林格貝公司已開發出藍莓花青素、松樹皮原花青素、菊粉、青草葉綠素、五味子等林下植物提取物3大系列70多個品種。
3.1.3下游產業依托五味子、黃芪、金蓮花等中藥材的醫藥中間體可發展藥字號的生物醫藥成品藥和生物飼料添加劑及生物獸藥,依托藍莓花青素、杜香提取物等可發展生物保健品、生物化妝品。
3.2藍莓與紅豆
3.2.1上游產業種苗繁育和種植業。大興安嶺野生藍莓資源現正隨凍土層北移逐年退化,野生藍莓種質資源保護和種苗繁育技術亟待研究和突破,技術突破后可大力發展野生藍莓種苗業和種植業。
3.2.2中游產業藍莓花青素提取、紅豆有效成分提取。
3.2.3下游產業生物醫藥、化妝品、保健品。
3.3黑木耳、菇類及藥用真菌大興安嶺現種植的黑木耳、菇類及松杉靈芝主要用于銷售原料,深加工還未真正形成。樺樹柞樹、鋸沫等人工種植基礎原料資源豐富,技術較為成熟。
3.3.1上游產業黑木耳、藥(食)用真菌養殖業。
3.3.2中游產業黑木耳種植量較大,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扳聚集、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在大興安嶺適合發展黑木耳多糖提取產業。
3.3.3下游產業可發展添加黑木耳多糖的生物醫藥產業、保健品產業、化妝品產業。依托黑木耳、藥(食)用真菌廢棄菌袋可發展生物菌肥。
3.4鹿、狐、貂
3.4.1上游產業梅花鹿、馬鹿、狐、貂良種繁育產業;狐、貂皮革產業。
3.4.2中游產業鹿茸、鹿鞭、鹿心血、狐貂心肺等有效成份提取產業。
3.4.3下游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保健品和化妝品產業。
3.5林業“三剩物”大興安嶺每年“三剩物”產量約為187.1萬噸,全區剩余物產量按80%利用率計算,每年可利用生物質原料149.7萬噸。立足“低碳、環保、節能、循環”的發展要求,利用木材剩余物資源發展生物質能源項目。
3.5.1發展以炭、電為主要產品的生物質能源炭、電、焦油、醋液聯產項目,發展以炭、氣為主要產品的生物質能源炭、氣、焦油、醋液聯產項目。
3.5.2燃料乙醇制造項目。以林業“三剩物”為原料,應用生物酶解等生物技術,可開發木質纖維素燃料乙醇。大興安嶺尚未有該產品生產企業。
3.6草資源、農作物
大興安嶺草資源、農作物資源不具備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以此為資源發展生物產業不具備優勢條件。
作者:王春生 單位: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