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剖析在突發事件中怎樣進行媒體公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突發公共事件頻發的時期,如何規避新媒體對突發公共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如何有效地進行媒體公關,正確引導和有效發揮新媒體對政府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的正面作用,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突發公共事件;媒體公關;思考
一、新時期突發公共事件中媒體公關的現狀
(一)新媒體為政府危機公關增加了難度
近幾年來,國內發生的每一起重大事件,都會在網絡中引發熱議,進而發展為激烈的社會辯論,甚至可以控制整個危機事件的輿論導向。新媒體傳播具有速度快、傳播內容難以控制等特點,使得信息的傳播無法有效控制。同時,新媒體改變了傳統“自上而下”的傳播模式,社會公眾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信息傳播的主動權和輿論的批評權,社會公眾在新媒體條件下獲得了公開的傳播渠道和意見表達的自由,政府的單方面說辭不再主導社會輿論導向,沉默的螺旋理論受到挑戰,各方利益在網絡等新媒體傳播中逐步得到匯聚,擴大了危機事件的影響,導致政府往往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失去輿論的主動權,疲于應對社會輿論對危機事件的評論。
(二)新媒體為政府危機公關搭建新的信息傳遞平臺
在新媒體時代,由于媒介渠道的增多,改變了我國傳統的媒體的傳播形式,信息的模糊性導致真偽信息交叉,碎片信息量大,這就為不良信息的蠱惑和擴散提供了“土壤”。基于這種“碎片化”的多點性信息給政府危機公關帶來挑戰。現階段,我國政府危機公關已經逐步由“堵”變為“疏”,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方式正在逐步順應信息傳遞習慣改變的現實,充分利用新媒體為政府危機公關搭建新的信息傳遞平臺,并成為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的有效形式。
(三)新媒體為政府危機公關帶來的機遇
網絡為政府提高危機公關的效率提供了可能,利用網絡收集信息快、信息存儲量大以及信息迅速等特點,大大提高了政府解決危機事件的效率。從公民的角度看,通過網絡公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政府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并可以以多種方式及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參與決策過程。如2011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都通過網絡或電子郵件來收集民意,并代表他們在兩會行使人民代表的權利,近年來,國家領導人也高度關注網絡上的民意訴求,并多次在網上和網民溝通,了解民意,傾聽民聲,并在決策中充分予以考慮。可以看出,新媒體帶來的這些變化,使公民的政治參與將不僅僅限于投票,網絡將成為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這會使政治冷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二、對在突發公共事件中如何進行媒體公關的思考
(一)提高意識是成功實施突發公共事件中媒體公關的前提
突發公共事件中實施媒體公關要靠人去完成,所以培養人員的意識是實施媒體公關的前提條件。首先,政府領導者的意識是決定突發公共事件中“新媒體”有效運用的最主要因素。政府領導是維持區域穩定的靈魂人物,他的素質直接關系到一個地區是否和諧穩定。因此,突發公共事件中媒體公關的有效開展,以及面對公共關系危機的處理方法無不與政府領導者息息相關,領導人的推動可以及時化解危機,防止突發事件的擴大化。其次,突發公共事件中媒體公關還需要依靠政府全體工作人員的參與,因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是政府每名工作人員的義務,但只是個軟指標,而無法像其他工作一樣去考核,所以需要領導者的引導,不斷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責任感和主動作為意識。
(二)加強與媒體的溝通是關鍵
實現與媒體的雙向溝通,是政府危機公關管理的關鍵。政府需要與傳統的媒體進行溝通,堅持新聞事業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嚴肅新聞宣傳的紀律,使其能幫助政府收集信息、了解公眾以及反饋意見,成為政府危機公關的者和正面宣傳的輿論引導者,提高政府對突發公共事件處理的效率和效果。與新媒體的溝通是基于網絡環境的溝通,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承載著大量的信息,其重要性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媒體的作用,呈現出快速的傳播速度、裂變性傳播等特點。因此,政府需要高度重視網絡條件下新媒體的溝通作用,要把監測重點放在網絡上,通過監測發現可能導致危機發生的各種潛在因素,使政府掌握危機公關的主動權。同時,政府要使用網絡信息技術與公眾進行網絡溝通,通過網絡第一時間危機事件的真相和政府處理過程、依據等,使政府的公關傳播更為便捷、大幅度提高公關效率。從媒體的角度來看,媒體要增加社會責任感,樹立國家利益觀念,要靈活運用傳播藝術,傳遞事實真相,不斷提高危機傳播的引導水平。和政府對危機事件處理保持一致,形成權威聲音,在正確引導中維護社會穩定。在配合政府對危機事件進行處理的同時,媒體也要正確履行對政府的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督促政府履行公共職能,減少政府的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發生。在危機公關管理中,只要媒體和政府相輔相成、共同協作,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將有助于化解危機,最終在良性互動的協作中使政府危機事件得以解決,社會得以安定,為樹立良好的政府與傳媒公信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三)建立健全公共關系危機預警機制是保障
突發公共事件不可怕,怕的就是沒有提前預防和有效應對,如何化解危機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所以政府建立突發公共事件預警機制意義重大。首先,要關口前移,做好事前預防工作,請有關專家、媒體共同研究突發公共事件預防及應對計劃,做到未雨綢繆,要建立并維護良好的媒體合作平臺,定期與媒體進行溝通,獲得媒體的信任與支持。其次,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初期,要冷靜自如、坦誠大度地面對媒體,巧妙地回答媒體的問題。同時,以最快的速度成立突發公共事件辦公室或工作小組,調配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制訂突發公共事件處理方案,高層領導必須以“新聞發言代表”身份出現,在第一時間以坦誠的態度出現在媒體和公眾面前。再次,要做好同新聞媒介的聯系使其及時準確報道,以此去影響公眾、引導輿論,使不正確的、消極的公眾反映和社會輿論轉化為正確的、積極的公眾反映和社會輿論,并使觀望懷疑者消除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