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宮頸細胞學病變與風險評判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窺器,暴露宮頸,輕拭宮頸表面分泌物,觀察宮頸病變情況;①TCT采樣;采用子宮頸采樣刷插入宮頸管內沿一個方向順時針旋轉5周,然后將采樣刷頭推入裝有細胞保存液的標本瓶中,填寫好患者標簽表格送檢,②對高危人群建議同時進行HPV取樣送檢。③肉眼觀察:有否宮頸表面糜爛,接觸性出血,宮頸肥大,息肉,囊腫等慢性宮頸炎癥狀,并實施陰道鏡檢查。因該方法可拓寬觀察視野,將圖像放大10~40倍,配合醋酸試驗和碘反應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病變范圍,用以評估宮頸病變的性質和類型,④參照陰道鏡RCI評分標準,將陰道鏡描述的邊緣、顏色、血管和碘反應進行逐項評分,前后對比,量化診斷。最后碘試驗確定活檢部位。
陰道鏡RCI評分結果有可重復性,減少不同觀察者差異,增加可比性。⑤LEEP術,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套切或錐切刀頭,在碘不著色范圍外3mm外緣處進行電極,深度控制1~2mm,有明顯出血可采用球形刀頭電凝止血。⑥以組織病理學為診斷標準,用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漏診率,誤診率,總負荷率為統計指標,評估各項診斷結果以此作為風險評估依據。
結果
在1322例患者中,經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TCT)和數碼電子陰道鏡門診篩查,54例檢測異常。以TCT與LEEP病理;TCT與陰道鏡RCI評分為對比,陰道鏡RCI評分0~5分為低危,6~8分為高危,將以LEEP病理CINII級以上為陽性,CINⅠ級為陰性,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結果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瘤變(HSIL)17例中15例病理結果CIN>Ⅱ級(90%),同時陰道鏡檢查CIN>Ⅱ級12例(70%),統計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論:完全依據宮頸細胞學(TCT)指導LEEP手術存有一定的過度治療,TCT聯合陰道鏡和病理組織學可大大減少漏診,降低風險。
討論
宮頸癌起源于宮頸鱗狀上皮,其早期與高危HPV持續感染導致宮頸移行區的成熟分化過程被緩慢破壞,此期即為宮頸癌前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是一組與宮頸癌密切相關的癌前期鱗狀細胞病變。在婦產科領域中,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所致的宮頸癌備受關注,被公認為感染性癌。HPV是一種球形無包膜的DNA病毒,具有高度宿主細胞特異性,可引起人類多種增生性上皮病變,部位包括宮頸、陰道、外陰、肛周等。引起生殖道感染的HPV有40余種,其中致癌性HPV16、18兩種高危亞型感染的患者應高度關注。HPV感染可表現為長期的隱性感染,具有潛在惡變的能力,對于2次感染以上檢測HPV陽性屬于同一基因型可診斷HPV持續感染。相同高危型的反復感染使CIN風險性增高。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TCT)聯合HPV檢測配合陰道鏡進行宮頸癌的檢查是當今通用方法。
近年來,研究重點在于探討新的指標來協助診斷宮頸癌特別是盡早發現具有惡性進展趨勢的CIN改變,以提高宮頸癌篩查的準確率,如固有熒光,腫瘤標志物臨床應用,以進一步提高宮頸癌前病變檢出率。CIN發展成宮頸癌大致需要5~10年時間,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HPV持續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及時有效地進行癌前病變干預抑制病毒,阻斷病變發展,對減少浸潤癌的發生發展至關重要。
CIN陰道鏡下的圖像表現多種多樣,最多見的是醋酸白色上皮對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敏感性高,提倡采用宮頸RCI評分系統用以評估移行帶的異常程度,客觀地統一宮頸病變的診斷觀察指標,提高準確性,并可以使陰道鏡檢查規范化。鏡下實施LEEP術可達到準確取材和治療雙重目的,簡化診療程序,減少患者漏訪,縮短診療時間均有益處,正確掌握好宮頸癌診斷三步法程序和適應癥可防止過度治療。陰道鏡下取材的病理學檢查對于子宮頸癌及其浸潤前病變的診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作者:王艷單位:吉林市船營青島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