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盆方式與油氣地勢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鑫王洋孫偉國王建強楊佳佳單位:吉林省地質調查院大慶鉆探地質錄井二公司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斷陷盆地群的特征
1東部斷陷盆地群構造樣式復雜
依蘭-伊通斷裂帶和敦化-密山斷裂帶被認為是郯廬斷裂帶北延部分。東部斷陷盆地群主要包括依蘭-伊通斷裂帶和敦化-密山斷裂帶兩側的斷陷及三江盆地,受NNE和近NW向斷裂控制,盆地走向基本與斷裂方向一直(見圖1)。早白堊時期,由于太平洋板塊運動方向由近NWW向變成近NNW-NNE向,使的歐亞板塊東緣產生大規模左行走滑,此時伊蘭-伊通斷裂帶和敦化-密山斷裂帶發生強烈的左行平移,構造活動強烈,控制了早期盆地的右旋走滑,形成地塹雛形,晚中白堊系,被NW向斷層切割,形成地塹、地壘相間的沉積盆地。
2西部斷陷盆地群早白堊世火山-斷陷作用發育
西部斷陷斷陷盆地群主要以海拉爾-二連盆地為主,具有基底形成早、盆地發育早、火山巖發育及斷超結構等特點。早白堊世從大興安嶺地區到松遼盆地西部存在NNE向展布的上地幔隆起,使上侏羅統—下白堊統火山巖在大興安嶺地區厚度最大。
3松遼盆地裂前隆起
(1)早白堊世,東部地區地勢較低,發育海相、海陸交互相和濱海沼澤相沉積。西部地區地勢較高,具有類似千島湖的古地理面貌。松遼盆地相對于東部和西部地區地勢較高,是一個相對隆起區。①廣泛發育代表深湖-半深湖沉積環境的油頁巖,油頁巖呈圍繞松遼盆地分布的趨勢,東北斷陷盆地群下白堊統油頁巖分布廣泛。②廣泛發育火山沉積,火山沉積夾油頁巖,泥巖。松遼盆地下白堊統主要發育煤系地層。
(2)晚白堊世,在松遼盆坳陷演化階段,東部地區相對隆起。①冰筏沉積、松遼盆地在青山口組一段和嫩江組一段和二段存在湖海溝通(介形類和葉肢介在此時間大量繁盛,堆積成層,構成屬種比較單一的介形蟲灰巖或葉肢介層)。在青山口組和嫩江組層位中發現了半咸水、咸水生物群(如半咸水溝鞭藻、鯊魚牙齒和瓣鰓類等)。古鹽度(Sr/Ba>0.15、B/Ga>5)等地化指標也表明松遼盆地存在海相沉積夾層,有與外海溝通的歷史(劉招君,2005)。②大面積花崗巖出露,表明遭受了強烈剝蝕。而同時期的松遼盆地則處于持續沉降過程中。
斷陷盆地群成盆模式
本文認為東北地區中生代晚侏羅至早白堊時期,中部松遼盆地和以海拉爾盆地為代表的西部盆地群,為主動型大陸寬裂谷盆地,其主要成盆機制為幔隆-蠕散作用。東部盆地雖然在早白堊世早期和中部西部地區一樣具有相似的發展過程,但其成盆過程主要受太平洋板塊活動控制,部分偏西部盆地受幔隆作用和板塊構造活動控制,為窄裂谷成盆模式(見圖3)。
1斷陷盆地群成盆模式
(1)東北斷陷盆地群存在斷陷之前/斷陷過程中隆起,主要包括松遼隆起區、海拉爾隆起區。(2)隆起區與周邊地區的構造演化過程可能具有反向關系。(3)東北斷陷盆地群是在幔隆伸展過程中形成。(4)庫拉-太平洋板塊對東部地區的影響較大。
2白堊紀斷陷盆地群演化的基本規律
(1)斷陷盆地群白堊紀裂谷系的中心帶經歷了早期隆升斷陷、晚期坳陷的演化階段。(2)斷陷盆地群白堊紀裂谷系的側翼(周邊)經歷了早期坳陷/斷坳、晚期隆升/隆升斷陷的演化階段。
油氣地質意義
東部斷陷盆地群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發育多期不同性質盆地的疊合盆地。三江盆地、雞西盆地和勃利盆地的主力烴源巖為下白堊統城子河組和穆棱組煤系烴源巖。中部斷陷盆地群具有斷坳雙層結構,沉積地層厚度大。斷陷階段發育火山碎屑沉積和煤系地層,坳陷階段以湖相沉積為主,并存在湖海溝通。西部斷陷盆地群烴源巖廣泛發育、有油氣顯示,具備生油條件;火山斷陷作用發育,形成良好的儲蓋條件;后期改造作用較弱,保存條件良好。東北地區斷陷盆地群地層沉積厚度大、烴源巖發育、火山斷陷活動強烈,利于油氣的生成。但是東部斷陷盆地群東部地區靠近大陸邊緣,由于遭受強烈的板塊俯沖擠壓作用,不利于油氣的保存。
結論
(1)松遼盆地和以海拉爾盆地為代表的西部盆地群,為主動型大陸寬裂谷盆地;西部盆地為窄裂谷成盆模式。東北地區盆地群是在幔隆伸展過程中形成。(2)東北地區白堊系斷陷盆地群具有相似的構造特點:構造樣式復雜、壘塹相間、斷超結構。(3)總結支持松遼盆地存在斷前隆起證據,證實松遼盆地存在裂前隆起。建立了東北地區斷陷盆地群成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