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對水文地質的重要性進行了介紹,并針對水文地質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巖土工程勘探的危害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分析評估;危害問題解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時代步伐的加快,巖土工程中地質勘察工作作為工程建設的基礎與前提,對于在工程建設中降低地質危害,提高建筑物質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地質勘探中加強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能夠保證工程的質量,提升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安全性甚至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本文介紹了巖土工程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對水文地質問題的分析評估,巖土勘探中存在的水文地質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1巖土工程中水文地質的重要性
水文地質問題在巖土工程勘察中影響很大,而現在我國對巖土工程勘察中水質問題的重視度不夠,即使是意識到這一問題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這就給工程建設的質量問題增加了壓力。地下水是巖土層的組成部分,它將直接影響巖土體的性質,然后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比如建筑物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一般的地質勘察工程中,勘察人員往往會忽略掉水文地質問題,因為勘察工作很少涉及到水文參數,所以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度也就減少。鑒于此,要提高巖土工程勘察的質量就要首先重視水文地質的問題,可以說二者之間有著重要的聯系。
2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分析
(1)在施工以前,需要對工程所在區域的地下水進行全面和準確的調查,除此之外,還要調查人為因素下地下水的變化情況,對地下水對巖土體的結構性質以及建筑物的影響作可靠的評價,預先對于可能出現的有關于巖土結構和建筑物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并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2)對水文地質問題的勘察應該結合建筑物的地基設計以及基礎工程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全面的情況,正確選擇建設策略。
(3)對巖土工程地質層以及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評價,地下水和水土腐蝕性評價,所選場地的穩定性抗震性等從工程角度評價,地下水運動對地基的的影響,尤其是對巖土承載力的分析,這對選用軟質巖石、風化巖、膨脹土的巖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的建筑場地,避免發生巖土體軟化、脹縮問題起著重要作用。
3水文地質工程對巖土工程的危害
勘察中加強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十分必要,要查明與巖土工程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水文地質問題對巖土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因為地下水徑流、地下水位升降變化、地下水動水壓力的存在導致的。正是由于地下水的變化與運動引起了地下土層成分發生變化影響到了巖土工程的穩定性,,而這可以是人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因地下水位變化而引起的巖土工程危害主要有:
①水位上升對巖土工程的危害。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還是地質因素,比如整體巖石結構、含水層的結構、天氣因素(氣溫過高或過低,降雨量的多少)還有人為造成的,比如灌溉,修建建筑物等。多數情況下是由于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地下水位上升對巖土工程產生的影響有:土壤鹽堿化、沼澤化,這會使得工程的結構容易被腐蝕而破壞,出現一些不良的地質現象,一些建筑物的坍塌可能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除此之外,還會使巖土體發生沙化,地下完全淹沒,建筑物也就無法穩定存在;
②水位下降對巖土工程的危害。水位下降是指地下水的減少,地下水減少的原因往往是人為的。現在各個行業都在大力發展,像礦產業、農業等都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均水量原本就少,人們大量地從地下索取水資源,致使地下水過度下降。地下水不能夠及時供應與補充,往往會造成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地質危害,不僅如此,水源的枯竭,水質惡化也將導致巖土層的結構破壞,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對建筑物的穩定性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建筑物開裂,建筑物穩定性破壞;
③地下水升降頻繁對巖土工程的危害。地下水頻繁的升降變化是由于一些膨脹性巖土發生不均勻的脹縮現象而引起的,地下水頻繁地升降導致其發生了物理性的變化而變形。水位變化越頻繁,則變形越明顯,這樣反反復復的變形,會使巖土的土層變得非常的松軟,承載力下降,從而穩定性降低,出現地裂現象。如果這種升降變化處于平衡狀態,那么地下水壓力產生的危害是在處在天然的狀態中,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如果水位升降頻繁,或是有人類活動打破了這種平衡,那么,水體就會流動,所產生的動力水壓就會造成許多的巖土工程問題。
4水文地質問題對基礎設計建設施工影響
水文地質工作在工程勘察、基礎設計和建設施工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實際的地質勘察中,人們往往更加注重勘察表露在在外的地址性質、結構和巖土的類型,不會去考慮水文地質參數,這樣就經常會發生由地下水而引發的各種基礎設施的影響,如對地基的腐蝕危害,這不免會讓設計處于困境。由于地下水的侵蝕和地下水中的化學性質的作用,會改變建筑材料的使用預期,像混凝土、管道、金屬材料以及一些可溶性石材都會遭到嚴重腐蝕影響,嚴重時,可以致使地基嚴重變形,對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濕也不利。如果在砂型土層中施工,則有可能出現流砂的問題,在施工中造成大量土體流動,致使地表塌陷建筑物地基破壞。
(1)注意探究水理性質。在水文地質勘測中對水理性質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水理性質指的是地下水和巖土層二者相互作用時表現出的性質,如巖土層的溶水性、滲水性和存水性,掌握這些性質對于巖土層的研究有極大的幫助。地下水的在自然狀態下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在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在豐水期,則水位上升,所以根據在不同工程場地的水文地質問題不同,隨時抽取水樣檢測。在水文地質勘測中對水理性質的測試分析資料是地下水水位、水量等變化的設計方案的主要依據,對工程地質勘測影響巨大。
(2)加強水文地質勘測。在實際的工程地質勘測過程中,要時刻牢記所要勘察的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對工程區域進行合理化的、全面的勘測。勘測包括地下水的特性、地下水的升降是否頻繁、地下水的流向與分布,巖土層的滲透性、滲透系數等,壓水實驗是勘探中的重要的實驗,需要確定實驗的起始壓力、最大壓力和壓力基數,然后將透水率q算出來,[q=Q/(p•L)其中L為每米試段長度(m)Q為每分鐘注入水量(L/min)]滲透系數(K,單位cm/s)滲透系數與滲透率之間的關系也可估算:K=q×1.5×10^(-5)。所以,必須要在掌握這些信息的基礎上針對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影響進行合理的評估。同時還要應用先進的勘探技術,以獲得更加準確的探測數據。
(3)重視水文地質評價內容。水文地質的勘探結果是對整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科學依據,一份全面可靠準確度高的勘探結果對于施工的安全性很重要。因此,勘探人員必須準確把握水文條件對工程建筑和巖土體的影響及其作用,并對其進行重點評價,而且還要預先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防范措施和解決的方法。
(4)強化對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學習。在我國,地質勘探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規范體系,并且有了一些相關方面的文件,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仍然需要進行完善。對于地質勘探,需要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預先加強對有關規范的學習,熟練掌握各項操作,嚴格根據要求進行工作量的布置,耐心認真地收集足夠的收據。
6小結
在工程地質勘探的過程中,對于水文地質的問題需要每一位地質工作者提起重視,努力掌握關于建筑場地及其周圍的水文地質問題,提供健全完善的水文地質資料,并對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提前做出解決的方案,以減小風險造成的損失。總之,水文地質問題會直接影響整個巖土工程的穩定性,必須要在工程實施之前就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案深入分析水文地質問題,以避免水文地質災害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證工程的利益。
參考文獻
[1]沈七九.簡論工程地質勘探中水文地質問題[J].科技風,2012(8):60.
[2]李能芬.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探討[J].甘肅科技,2011(12):34-35.
作者:李朝陽1,何建東2 單位:1.河南工程水文地質勘察院有限公司,2.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