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問題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并給予了其較大的支持,而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則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我國有60年的玉米育種經驗,在提高玉米育種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受玉米消量增長、自然環境制約、氣候反復變化的影響,我國玉米育種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玉米育種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只有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才能提高我國玉米育種工作的水平。在育種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提高玉米的育種效率,這樣才能實現理想目標。要想促進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大培養創新科技人才的力度,加大對科研項目的投資力度。
關鍵詞:
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育種資源
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但是,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暴露出了很多市場經濟問題,相關部門也在不斷鼓勵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的發展。調查結果表明,在選擇育種玉米品種生廠商時,跨國公司占了很大的比例。這說明,我國的玉米育種水平與跨國公司還有一定的差距,要不斷改革和創新,要重新審視我國玉米育種的發展,探索一條新的發展之路。目前,玉米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在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不僅要關注優質高產和抗蟲抗病等方面的工作,還要關注技術方面的改革,總結經驗,進一步推動我國玉米育種的科技創新發展。從我國玉米育種科技的發展現狀看,其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改進。我國玉米育種的新品種非常少,特別是有突破性的創新品種,而已經研發出的新產品則具有修飾性和模仿性。因此,要不斷改革創新相關體制和機制,尋求最優的發展道路。
1加強玉米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意義
1.1社會價值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玉米是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它能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21世紀后,玉米產業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我國糧食發展的第一主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能源危機。
1.2育種科技創新的意義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憑借科學工作者的努力,玉米育種科技取得了好成績。選用了優良玉米品種后,不僅提高了玉米產量,還最大程度地滿足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的生活需求。玉米育種科技創新是發展我國玉米產業的重要基礎,優良的玉米品種能夠保證玉米產量和糧食安全,能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2玉米育種科技創新的經驗
2.1選育單交種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我國選用的雜交種是雙交種,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因為單交種的優勢比較大,生長較為整齊,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繁殖系數,所以,它成為了主要的育種形式,也為以后優良單交種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還提高了玉米產量。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的玉米都選用單交種。
2.2選擇雜交方式優良的自交系選育是成功組配高產、優質、多抗雜交種的前提,而系譜法是我國玉米自交系選育中應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它實用效果好。另外,回交法、輪回選擇、復合雜交也是自交系中常使用的方法。使用這些方法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的水平。
2.3選用外國雜交種選用外國的雜交種也是我國獲取育種材料的主要方式之一。因為我國不是玉米的起源地,所以,需要學習外國的雜交種技術。1978年,我國農業部從美國引入了24種雜交種,拓寬了我國的玉米遺傳基礎,也實現了玉米品種的更新換代。21世紀,我國的各類育種單位又從國外引進了多種優良雜交種自交系進行了新的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玉米產業的發展。
2.4選育、改良我國本土化自交系我國農業在不斷發展,而各個地區的生態條件又不同,所以,將玉米種植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會生產出多個品種的玉米。為了增強玉米品種的適應性,要多使用地方種質。因此,需要更多專業的工作人員不斷挖掘地方性質的品種資源,并且在其中加入外來種質,以豐富原始材料,改變我國傳統的玉米種質遺傳基礎的狹窄點,優化玉米育種科技創新的基礎工作。
2.5組建優秀的育種隊伍在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育種隊伍,并將他們指派到各個地區,以不斷提高玉米育種的地區適應性。我國從事玉米育種工作的人員不僅數量多,而且專業技術水平較高,不管是中央,還是各個省市,都有專門的研究隊伍,而且很多企業也組建了玉米育種工作隊伍。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專業人才分布要廣泛、均勻,并認真執行協調的發展政策。另外,每個地區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色采用不同的工作形式,以保證玉米品種的更新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3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過度依賴國外的育種資源因為我國的玉米育種工作起步比較晚,所以,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還是過分依賴國外的育種資源。雖然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玉米育種工作的發展,但是,其中也存在許多問題。由于我國缺少優質的育種資源,如果過度依賴國外的育種資源,就會影響我國玉米育種的創新。
3.2缺少研究團隊和研究實踐因為我國的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缺少穩定的研究團隊和連續的研究實踐,所以,導致它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雖然有些研究成果偶爾也會獲得國家的科技大獎,但是,從來沒有一家育種單位連續獲獎。究其原因,育種單位在研究玉米新品種時,根本就沒有科學、系統地設計過,獲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3.3玉米育種技術較為落后我國的玉米育種技術較為落后,不能與現代高新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所以,會嚴重影響玉米育種的效率和最終效果。目前,我國的玉米育種技術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要想將其與常規的育種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另外,在基因分子的標記工作中,相關單位缺乏經驗,無法快速掌握生物學基礎、品質、產量、調控機制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分子設計育種工作還處于未開發階段。
3.4研究手段和所使用的設備較為落后在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研究設備和所采用的手段都比較落后,導致玉米的育種效率非常低,再加上國家在玉米育種工作中投入的資金比較少,致使很多小型育種單位一直處于原始發展階段,設備不齊全,技術水平較低,與跨國公司有很大的差距。
3.5玉米育種科技創新方向偏離我國的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存在方向偏離的問題,無法將理論與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在玉米育種工作中,工作人員將寫論文和晉職作為主要工作,缺少實踐性研究,導致生產需求與生產實際情況相脫節,即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存在基礎研究偏離核心目標的問題。
4解決對策
4.1提高戰略高度要想進一步推動農業的發展,就要不斷提高戰略高度,創造有利于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發展的環境,并且制訂一套完整的監督體系和戰略體系。另外,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全面提高其工作效率。
4.2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想提高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的效率,就要先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把玉米育種科技創新產業與學術研究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這樣做,有利于市場化操作的科技聯盟,能夠避免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創造獨有的工作方式,具備承擔風險的能力,建立符合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的新機制和新體系。
4.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盡最大力量保護相關知識產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及其工作積極性,從而研究出好的玉米種子,優化戰略市場。而要想獲取最大利益,就要不斷完善玉米科技創新信息,發掘一條正確的玉米育種科技發展之路。
4.4加大關注力度,增強品種的穩定性在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各部門要加大對資源和環境的關注度,增強品種的穩定性,降低經營所帶來的風險,這也是保證農民利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各個地區,病蟲害的存在會給農民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雖然綠色革命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但是,仍達不到預期目標,使得導入工作增多,并且伴有較大的經營風險。因此,在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要改變工作思路。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抗病、早熟、抗倒、耐旱、資源利用率高的新品種。另外,要將市場的實際需求作為研究工作的基礎,把解決實際生產問題作為主要工作目標,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促進人員與科技的有機結合,進而推動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5總結
在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要想實現高產、優質的選育目標,玉米的超高產育種要有很大的遺傳潛力。因此,國家應加大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中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力度。因為玉米育種工作需要長時間實踐,要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培育出高產、抗病的品種,減小對國外育種技術的依賴,加強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讓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工作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田甫煥,賀麗,尤莉,等.高產穩產型玉米品種宜單629的選育[J].中國種業,2010(12).
[2]張志國,王國良,余永芬,等.黔西北山區雜交玉米性狀改良趨勢探討[G]//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與生產現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蘇州:江蘇省作物協會,2001.
[3]馮逃.地方性玉米品種“盛玉99”技術擴散實證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4.
[4]陳趣,曾慕衡,蔣鋒,等.糯玉米葉夾角遺傳特性分析[J].農業科學與技術(英文版),2015(6).
[5]劉忠祥.玉米誘發突變技術育種研究綜述[J].甘肅農業科技,2014(1).
[6]孫德全,馬延華,趙明超,等.早熟高產玉米新品種龍育11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5(4).
作者:楊光輝 單位:曲靖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