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植保機械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從我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和防治特點、農業生產現狀與趨勢以及植保專業化防治隊伍建設情況等角度,分析了當前我國植保機械的發展現狀和趨勢,指出輕簡化植保機械是當前生產所需,能夠提高農藥利用率、更加環保的保護性施藥機械具有發展前途。
關鍵詞植保機械;現狀;發展趨勢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機械發展迅猛,尤其是糧食作物大部分地區從耕作到收獲生產全過程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與此相比,植保機械則相形見拙。盡管過去的“跑、冒、滴、漏”已顯著改觀,“工農-16”也基本退出市場。
但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機械仍然以人背小型機械為主。在“耕、種、肥(施肥)、保(植保)、收”整個生產過程機械化中,植保機械是相對落后的[1-4]。根據我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和防治特點、農業生產現狀與趨勢,以及植保專業化防治隊伍建設情況,輕簡化中小型機械仍將是主流,能夠提高農藥利用率、更加環保的保護性施藥機械具有發展前途,“人背機械”到“機械背人”是必然趨勢。
1我國植保機械發展現狀
1.1植保機械的作用對象即農作物病蟲草害復雜多變,制約了植保機械專業化發展
病蟲害種類多并且發生的不確定性決定了植保措施的多樣性,病蟲害偶發、突發、大發、小發等不一,不同于作物的耕作、收獲等那樣的簡單一致。病蟲害防治,難以規律性、統一化機械作業,也難以由缺乏一定植保技術和知識的農民獨立擔當。近年來雖然各地建立了一些不同組織形式的植保專業化防治隊伍,但專業化程度很低,與機械收獲那樣的專業化相差很遠。新晨
1.2生產方式比較粗放,經營規模小,制約了大型植保機械的推廣應用
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結合構成一定社會階段的生產方式。目前,我國農村實行的聯產承包、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盡管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集體所有制性質沒有改變,但是以農戶為單位進行承包經營后,土地公有私用的現實情況,決定了生產的組織形式是個體小規模生產。在這種經營體制下,很難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粗放生產難以根本改變,大型植保機械缺乏市場。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將長期存在,而且是決定我國農業現代化特別是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的基本因素。為了減少農民,就必須有大量的農民走向
二、三產業。但是,
二、三產業的容納力也是有限度的,轉移農民就必須擴大
二、三產業,加快城鎮化建設,反過來又必然侵占農業發展空間。有關資料顯示,2001—2008年8年間,全國共減少耕地833.33萬hm2,年均減少104.17萬hm2,距離1.2億hm2“紅線”僅差166.67萬hm2。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將長期存在且越來越突出,根據中央現行政策,以戶為單位土地承包關系將長期不變,這就意味著,小規模生產經營將長期存在。農村勞動力狀況和農業的生產方式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必然制約大型植保機械的應用。此外,如前所述,由于植保工作的特點,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強力支持,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難以順利發展,也影響大型植保機械的應用。因此,今后一定時期內中小型植保機械仍將是主流,實現植保機械輕簡化符合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