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火災預防的文物古建筑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火災現場的勘驗
(一)初步勘驗千佛殿為10m×10m的方殿,內部四周墻上有千佛壁畫,中間有一長約2m,高1.2m擺放佛像的佛臺,佛像已燒失。東墻上方立坊與平板枋已全部炭化,墻內中間兩根立柱向南面炭化程度明顯重于向北面,其上方六塊斗拱板最南側兩塊已缺失,斗拱板上的挑檐檁南半部分已燒失,殘留部分由中間向北逐漸變粗。南墻立坊和平板枋全部過火炭化,其上部東半部的斗拱板、斗拱、挑檐檁及過梁已全部燒失,西半部殘留有三塊斗拱板和部分斗拱、過梁。西墻上有兩塊斗拱板缺失,墻上建筑構件過火炭化,殘留部分形態較完整,與環境勘驗西墻外側對比,墻外側的構件僅有煙熏痕跡,未過火。北墻后門燒失,門框全部炭化,門上方泥臺塌落,墻上壁畫煙熏痕跡明顯。門上方一塊斗拱板燒失,門上方對應的挑檐檁、過梁燒蝕變細,北墻上其余建筑構件過火,炭化物東側殘留較西側多。上述痕跡呈現出火勢從千佛殿東南角向四周蔓延的特征。
(二)細項勘驗對東南西北四面墻內側的壁畫勘查發現,東墻南半部壁畫有一道明顯的半“V”字形斜線,斜線南側佛像壁畫局部高溫發白,輪廓模糊,斜線北側佛像壁畫溫度均勻,煙熏痕跡嚴重,無局部高溫特點(見圖2所示)。斜線向上延伸至東墻南起第二立柱偏南0.15m。其余三面墻上的壁畫以煙熏痕跡為主,無明顯變化。在東墻土坯上方勘驗發現,沿殿東墻立坊內側根部由南起第二立柱至東墻和南墻連接處發現若干段鋁導線,最長的一段端部發現有熔珠,熔珠位置對應東墻南起第二立柱南側0.15m(見圖3所示)。由殿正門沿燒毀佛像前至殿東南角對地面殘留物開始挖掘。現場塌落層次由下之上依次為:佛閣木板,樹脂材料佛像殘留物,木板,土及瓦片。挖掘發現:監控攝像頭支架彎曲變形,前段轉頭處有部分本漆脫落,監控攝像頭殘骸鏡頭朝下。沿東墻、南墻磚臺接近地面處有若干木質隔板,靠近東墻一側已碎裂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向西、向南木板基本成型,邊緣規則整齊,過火炭化,煙熏痕跡嚴重,部分木板表面仍有紅色油漆,翻起隔板下表面煙熏痕跡仍然很重。沿東墻磚臺清理出七塊磚雕,南起第1塊到第4塊煙熏痕跡較重,第5、6、7塊有局部高溫過火痕跡,部分位置局部過熱變成土黃色。與東墻壁畫“V”字形痕跡底點對應,且與東墻上方鋁導線熔珠發現處對應。以上痕跡呈現出在火災初期有明火掉落,東墻南起第5塊到第7塊青磚臺受明火作用的痕跡特征。
(三)專項勘驗對千佛殿的供電線路進行勘驗,從范村公共用電引入圓智寺東院地下室三相四線制電源,供全寺用電。從地下室引出一相沿新修寺院的西墻敷設到南側,到禪堂院西南角的雙扇門處設有一個二級配電柜,配電柜設有1個40A總空氣開關,下設有3個20A空氣開關,從最西側20A空氣開關引出線沿鐘樓、伽藍殿前沿,布到千佛殿的東南角,從東南角引入千佛殿后分為南北兩路,向南給正門北側上方兩個照明燈供電,向北給東墻南起第二立柱處的監控攝像頭供電。勘驗發現,二級配電柜中4個空氣開關在滅火過程中由消防戰士斷開,在滅火前呈閉合狀態。在東墻上方發現的鋁導線,接近監控攝像頭處一端鋁線完好,端頭有4個熔珠,為電熱熔珠,南側的鋁線被燒成短節。二級配電柜的西側給千佛殿供電的20A空氣開關下方其中一根引出線的絕緣皮有局部過熱痕,過熱后發硬、發僵、龜裂,地下室為其供電的這一相熔斷片熔斷。正門內東西兩側各有一根前檐金檁由屋頂跌落至地面,對兩根木梁上的鐵釘剩磁進行檢測,發現均有剩磁,由東至西逐漸增強,由0.2增至0.4。以上勘驗呈現出在這兩根木梁的附近發生過過電流。
(四)火災物證技術鑒定勘驗人員對東墻土坯上方發現的帶有熔珠的鋁導線進行了現場提取,并將其送至火災物證鑒定中心,鑒定結論為短路熔痕。
二、火災事故原因的認定
根據調查訪問和現場勘驗,起火部位位于千佛殿東南角,起火點位于千佛殿內東墻南起第二立柱南側佛閣上。起火原因分析如下:根據當日氣象條件、現場勘驗情況、調查訪問情況,可排除雷擊起火、人為放火及自燃、用火不慎、遺留火種。據火災第一發現人寺內居士胡某陳述:進入千佛殿內煙霧較大,東南角處有明火。多名證人證實殿內東南角有監控攝像頭。對照千佛殿原貌圖,東墻南起第二立柱上方安裝有監控攝像頭,附近無照明設備?,F場痕跡表明東墻南起第二立柱南側0.15m發現帶有熔珠的鋁導線,且其下方對應起火部位和起火點,綜合調查訪問、現場勘驗及物證鑒定結論,綜合認定起火原因為殿內監控攝像頭電源線短路引燃電線絕緣皮,進而引燃周圍可燃物。
三、啟示
圓智寺是典型的木結構文物古建筑,此類建筑耐火等級低,一旦失火,往往是頃刻之間化為灰燼,這為火災調查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在此次火災調查過程中,勘驗人員首先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走訪,繼而開展全面的現場勘驗,存在疑點再進行調查訪問,將證人證言和現場勘驗情況相互反復印證,最后得出結論。通過初步勘驗確定了起火部位;在明確勘驗方向的前提下,開始細項勘驗,半“V”字形斜線是在壁畫完全干透之后逐漸清晰起來,隨后開展了帶有目的的挖掘清理工作,工作量較大,但取得了很好的結果,進一步確定了起火點;專項勘驗結合物證技術鑒定結論確定起火原因。在火災調查結束尾聲之時,調查人員獲取了起火建筑千佛殿的原貌圖,其中的布局和電氣設備的安裝與勘驗得出的結論一致,更加印證了此次火災調查的準確性。文物古建筑是寶貴的文化資源,一旦燒毀就無法恢復,所以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極其重要。晉中市作為文物大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其中木結構(包括磚木、土木結構)古建筑(群)共78處,占總數的67.83%。鑒于木結構文物古建筑的特殊性,建議從其地理環境、方位布局、外部特征、構件形式、內部空間、管理方式等因素出發,進一步加強主體責任意識,健全消防安全組織并嚴格履職,加大木結構文物古建筑消防設施的投入力度,強化技防措施,規范生活用火的使用管理和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加強此類場所明火的管理,切實履行好保護文物古建筑的歷史職責。
作者:張華東牛旭瓊單位:晉中市消防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