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俄羅斯工程教育發展策略研究范文

俄羅斯工程教育發展策略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俄羅斯工程教育發展策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俄羅斯工程教育發展策略研究

〔摘要〕

新型工業化是俄羅斯發展創新經濟的重要舉措,給工程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俄羅斯政府、學界和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圖揭示和探索出俄羅斯工程教育再造的機理和路徑。俄羅斯工程教育再造的經驗值得反思和借鑒。

〔關鍵詞〕

俄羅斯;工程教育;變革策略

21世紀初,俄羅斯在經歷資源經濟的不確定性增長之后,及時對國家發展戰略做出重大調整,選擇了創新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國民經濟由資源拉動型向科技創新型轉變。2011年秋,普京總統提出了“新型工業化”這一概念,并于2012年5月7日簽署發起“新型工業化工程”的命令,進一步提出2020年前創建2500萬個現代高科技崗位。“新型工業化工程”為俄羅斯工程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工程教育再造”已成為俄羅斯政府和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旨在探索如何系統性地對工程教育進行改革,以更好地培養工程人才,來應對經濟轉型和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需求。

一、俄羅斯工程教育的傳統優勢及面臨挑戰

1.傳統優勢。俄羅斯工程教育創建于帝國時期,形成和完善于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時代。與兩次工業浪潮相伴,俄羅斯工程教育體系都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并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點,諸如專門高等工程技術院校規模與質量的同步發展;國家對工程院校物質技術基礎投入不斷增加;工程事業和工程人才培養過程得到積極推廣;工程技術專業聲源優秀,競爭力強;工程師和大學教師的職業地位、社會聲譽和工資收入狀況良好;工程大學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數量不斷增長;開設很多新的工程教育專業和方向,形成有序的專業目錄;注重工程人才培養過程的科研訓練,實施寬基礎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與生產實踐和工業經濟部門的有效鏈接;國家高度關注工程院校的發展。隨著蘇聯解體和社會轉型,俄羅斯工程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劇變,在新經濟和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傳統優勢日漸喪失,面臨著嚴峻挑戰。

2.現實困境。任何國家的工程事業發展都與工程教育和科技人才培養水平密切相關。2010~2012年,俄羅斯工程教育聯合會的研究結果表明,俄羅斯工程事業處在危機之中,具體表現在俄羅斯消費品、技術設備大量依賴進口,失去了世界工業產品市場的貿易份額,近20~25年來,汽車和技術裝備僅占出口總額的3—5%等方面。[1]世界工業產品市場分析也表明,俄羅斯在技術和工藝方面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工程事業危機也反映出俄羅斯工程教育的危機。俄羅斯工程教育聯合會主席巴哈爾可夫認為,俄羅斯工業化發展路徑只有兩條,一是“追趕式工業化”,二是“超前式工業化”或稱“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是以發展技術創新、人力資本、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為重點的發展形態。[2]新型工業化帶來的挑戰不僅是互聯網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創新和融合,還包括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制造模式,商業模式等方面的重要變革。工業化是工程教育演進的驅動器。與俄羅斯歷史上的兩次工業浪潮相伴隨的是工程教育體系的根本性變革,“新型工業化”是俄羅斯的第三次工業浪潮,必將對工程教育產生深遠影響。2014年,俄羅斯工程教育聯合會開展的調查研究表明,俄羅斯工程教育存在著深刻的危機,不能適應新型工業化要求,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傳統的專家培養模式轉向歐洲博洛尼亞模式,與俄羅斯就業市場要求相佐;俄羅斯加入WTO后,工程人才就業和工程策略面臨著國際競爭壓力;工程師職業威望急劇下降;在向多層次人才培養轉型過程中,缺乏對技術、工藝領域人才技能的要求和職業標準;尚未建立起工程院校與企業的市場關系;傳統工程師培養體系尚不能滿足企業對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基礎設施陳舊、師資隊伍老化;具有現代技術裝備、能為工程師培養提供實踐訓練的企業尚少。[3]面對工程師業和工程教育的系統危機,俄羅斯學界、政府和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機策略。

二、俄羅斯工程教育重構的思路與框架

俄羅斯工程教育協會的《2011~2012年工程教育研究報告》表明,俄羅斯工程事業處在危機時刻,工程教育也面臨著轉型的危機和挑戰,重構新型工業化條件下的俄羅斯工程教育國家理念勢在必行,并提出了工程教育新的目標原則和技術路徑。自2012年以來,俄羅斯工程教育界和部分學者對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工程教育國家理論形成的策略、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工程人才培養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機制、工程教育再造的理論模式和實施原則以及“新型工業化”對新型工程師的素質、技能和能力要求,工程師分類培養的結構與內容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和闡釋,提出了工程教育再造的目標與原則。1.目標定位。俄羅斯工程教育聯合會提出,當前工程教育重構的目標應定位于能夠保障實現國家新型工業化目標、解決新型工業化問題和任務的工程人才的超前培養和繼續教育。新型工業化要求必須解決人才培養結構問題,在技術和工藝領域傳統培養方向之外還應培養生產型程師、工業型工程師和服務型工程師等等。工程人才的超前培養目標要求重構工程教育的內容、教育技術和組織。同時,大規模工程人才的繼續教育問題更加尖銳,可以借助于開放教育等國內外教育資源加以實施。2.關鍵任務。俄羅斯工程教育聯合會提出,達成上述目標要求解決三個關鍵任務:工程教育內容的重構,轉向新型教育技術和新型人才培養組織結構。在分析新型工業化對工程活動的要求基礎上,提出工程教育內容形成的原則:教學應保障學生掌握人文、社會經濟、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專門職業知識,同時形成畢業生的方法論文化、使其掌握認知、職業、交際及價值活動的方式方法,以及培養學生適應職業活動和職業自我實現的能力。工程教育內容重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工程知識與工程活動的基礎化;形成學生的創新思維;針對創新活動的綜合培養。轉向新的教育技術,強調采用積極有效的方法和世界信息資源促進知識的掌握、形成認知和職業活動方法、發展個性品質,具體包括標桿管理、公文包技術、個體職業成長訓練、商業訓練等新教育技術;組織活動和商業游戲;問題與設計教學;創造性生產實踐;定期的設計會議;跨學科項目;吸引大學生參加科研創新團隊,從事實踐取向的科研活動等等。此外,重構工程教育還應建立工程教育質量的社會認可支持體系,包括工程技術大學國家-社會質量評估體系;專業培養大綱的認證技術和體系;工程專業人才文憑認證和授予工程師等級證書體系;促進工程師社會地位提升和職業成長的社會經濟支持體系;工程繼續教育體系等等。

三、俄羅斯工程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及初步成效

工程教育是俄羅斯教育政策的優先領域之一,反映出俄羅斯生產工藝和裝備更新的必要性及創造相應的工業人力資源保障的迫切性。在工程教育發展目標的框架下,2012年以來,俄羅斯政府出臺了“工程教育發展”項目、“2012~2014年提升工程人才專業技能總統計劃”和“2015~2016年提升工程技術人才專業技能的專項計劃”三個重要政策,旨在提高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專業技能,確保俄羅斯新型工業化目標的達成。1.“工程教育發展”項目:促進未來工程人才的超前培養。俄羅斯實施“工程教育發展”項目的目的在于確保高技能工程人才培養能夠滿足就業市場需求,提高工程師職業的社會威望。項目實施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工程培養方向和工程專業的社會威望;工程教育內容的現代化;在吸引重要企業參與招生培養過程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招生規模和培養結構。項目實施的具體措施:開展中學生工程奧林匹克競賽,選拔優秀人才;研制符合國際生產標準目錄的培養方向和專業目錄,在新目錄中劃分出特殊的教育范疇“工程事業、工業和技術科學”;研制工程師資培養、進修的綜合措施;拓展企業參與未來工程師培養路徑,實現專門招生、定向培養等新機制。截至2015年,“工程教育發展”項目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工程專業招生人數超過了高考總招生人數的50%,絕大多數是公費生,解決了工程人才匱乏的問題。2014年,組建了“工程事業、工藝和技術科學”協調委員會,由重點工程技術大學的領導和企業界代表作為主要成員,該委員會已成為工程教育系統變革的源泉。從2013年起,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在大學推廣實踐取向的教育大綱,培養應用型學士,學生大部分學習在企業進行,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和復雜工藝。按照招生公司的統計,2014年,按照應用型學士方向培養的人數達到29530人,其中公費生23419人。2014~2015年,教育與科學部實現了工程碩士教育大綱的方法和組織基礎工作。當前,正在研制工程碩士網絡培養模式。

從2013年起,針對地區和部門對工程人才的需求,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實行新的招生名額分配原則。2013年確定了首批22個責任中心,包括相關部委、大型企業及其聯合體,形成了訂單式的培養規模和培養結構,增加了地區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削減了部分普通人文經濟專業。工程專業國家需求招生人數持續增加,2013年增長5.3%、2014年增長1.4%、2015年增長9.8%。[4]2.“工程人員專業技能提升”專項計劃:提升重點領域工程人才技能,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俄羅斯政府頒布的“2012~2014年提升工程人才專業技能總統計劃”和“2015~2016年提升工程技術人才專業技能的專項計劃”是促進俄羅斯工程教育轉型,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要的兩個重要的連續的教育政策。政策目的在于提高職業教育對俄羅斯經濟發展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點企業的工程人才質量提升的實質性貢獻,以確保經濟現代化、提高生產效率,創建高效生產崗位等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具體任務包括發展國家與私企的合作,共同組織和實施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工程技術人員培訓內容和技術的現代化,并確保符合現代經濟和地區發展需要;在俄羅斯教育機構和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工程技術服務中心聯合共同參與基礎上,發展工程技術人員職業培訓補充計劃數據庫。2012~2013年,俄羅斯重點企業共有11573人參加專業技能培訓,超過計劃指標27%,其中在俄羅斯境外培訓的工程技術人員達到1588人。2012~2014年,在8個聯邦區開展工程人員專業技能提升機構和培養方案的選拔,122所高校和補充教育機構參與其中。2012~2014年,工程技術人員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數據庫收錄544項補充職業教育培養方案,1361企業參與研制和實施培養計劃。[5]

四、啟示與借鑒

目前,中俄都處在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時期,兩國的工程教育都必須直面新的戰略需求和挑戰,并通過系統性地改革來提高工程教育質量,為本國工程事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和智力基礎。中俄兩國的工程教育從發展范式看具有歷史和現實的相似性和相互借鑒性,因此,通過對俄羅斯工程教育改革現狀與趨勢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揭示俄羅斯工程教育再造的機理與獨特路徑,對于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的宏觀政策制定、微觀操作方法以及環境建設具有如下啟示:

1.加強頂層設計,強化保障措施。政府應將工程技術人才的職前職后培養作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總體推進方案,明確職前培養和繼續教育中政府、企業和高校等相關利益主體的權責關系;進一步強化工程技術人才技能培訓的保障機制和政策約束,從而促進工程教育可持續發展。

2.優化工程教育專業結構,實行分類培養。工程教育應打破傳統學科分類框架,以滿足地域和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按職業進行分類,加強教育與產業的對接,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因此,在修訂工程技術教育專業目錄和培養方案時,應突出強化職業教育的特性。

3.推動高校與行業和企業的協同運行機制。工程人才培養只有與行業、企業緊密結合,才能有效解決實踐環節薄弱的弊端。實行科教結合、產學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全流程的協同育人,才能實現從培養工程科學家向培養工程師轉變,才能實現從學科體系向工程體系轉變。中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尚處在轉型之中,按照“回歸工程”發展思路的要求,應充分發揮企業在工程教育中的主體作用,針對企業的需求開展訂單式的工程教育。

4.建立健全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的建設,高校應結合國際標準要求,修訂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建立職前職后工程教育大綱和培養方案數據庫,對工程教育實施常態化監測,促進工程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作者:杜巖巖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田家炳教育書院暨教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自产拍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a级黄色片网站|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免费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在线资源天堂www| 两个人日本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1|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高清老少配性啪啪| 免费国产剧情视频在线观看|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777奇米四色|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女人让男人桶app免费大全|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无遮挡无删动漫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欧美视频久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黑人3p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先锋影音男人资源| 国产精品第九页|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