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失智癥課程提高醫學志愿者養老服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通過自行設計的失智癥課程包,提高醫學志愿者養老服務的積極性。方法:根據質性研究分析,引入自行設計的失智癥課程包,將養老服務作為老年護理課程校外實訓項目,給予政策支持。結果:醫學志愿者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招募時供不應求。結論:將失智癥課程包納入養老服務,成為老年護理課程校外實訓項目,對提高醫學志愿者養老服務的積極性效果顯著。
[關鍵詞]失智癥課程包;醫學志愿者;社區養老服務
《2017—2022年中國養老行業狀況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達到2.22億,預計在2020年老年人口數達到2.48億。老年人口數量快速增加給老年服務資源帶來巨大挑戰。國內外經驗表明:志愿者參與老年護理備受老人、家屬及護理人員的認可[1-7]。國內有文件要求組織醫學院護理專業的學生和醫院護士深入醫院[8]、深入社區開展志愿服務。而我國提供老年生活照料的志愿者組織機構和團隊明顯不足,而且對志愿者的利用程度十分低下[9-18]。調動醫學志愿者學生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更迫切。國內有研究提出[19]:志愿活動時間和形式應靈活多變。本研究在醫學志愿者參與老年服務意愿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引入自行設計的失智癥課程包,醫學志愿者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效果顯著。
1調查分析
選擇2016級護理5、6班學生,共121人,男7人,女114人。請學生圍繞成為醫學志愿者參與養老服務為主題自由提問,共收取682個問題,866個答案。每位學生完成1~8個問題,提取關鍵詞,進行歸類,形成8類問題。每個問題,學生提供1~2個答案。提取關鍵詞,進行統計,對結果進行剖析。
1.1問題
1是否愿意參加?結果:僅僅只有11人(9.09%)提出。愿意1人(9.09%),不愿意10人(90.91%)。數據反映這部分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但絕大部分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教師有要求大家都得去。
1.2問題
2能做什么?結果:有115人(95.04%)提出。有6人(5.22%)的學生認為能參觀養老院。有109人(90.08%)的學生反映如果是去掃地拖地等日常家務他們就不想去。這與曾經志愿者經歷相關,其中有28人(25.69%)的學生請教師規劃公布內容,如果大家認為有意義才報名參加。從結果可得:內容是學生很關心的問題。1.3問題3能收獲什么?結果:有113人(93.39%)提出。有92人(81.42%)的學生問能否加平時分。有95人(84.07%)的學生問能否加綜合素質分。從結果可得:將養老服務納入老年護理課程校外實訓項目的必要性,增加綜合素質分是后續需要努力的方向。
1.4問題
4什么時候去?結果:有90人(74.38%)提出。67人(74.44%)的學生要求上課時間去,想自由支配周末等假期時間。有12人(13.33%)的學生認為上課時間很緊張,要求自習課去。有24人(26.67%)的學生要求周末等假期時間去,因為沒安排。大比例的選擇上課時間去,與試驗組學生課程被安排在5~6節課,7~8節課自習有關。在后期運行中,如果加分,項目有意義,周末和自習課都沒問題。
1.5問題
5去多少次?結果:有37人(30.58%)提出。37人(100%)認為不用坐在教室聽課,還有平時分加,去養老院實踐2~3次都可以接納。后期再溝通發現:如果加分,項目有意義,活動次數可適量增加。
1.6問題
6每次多長時間?結果:有95人(78.51%)提出。51人(53.68%)認為1節課足以熟悉養老院環境,54人(56.84%)認為既然去了就待一個下午。未提及的學生默認為2節課,后期再溝通發現:答案與交通是否便捷活動是否有意義正相關,如果路程遠,項目有意義,活動時間可適量增加。
1.7問題
7交通是否便捷?結果:有111人(91.74%)提出。111人(100%)的學生認為最好是學校附近,步行可以抵達。如果路程較遠,既要借助交通工具又要交通費用。
1.8問題
8需要購買慰問品嗎?結果:110人(90.90%)提出。支持0元的100人(90.90%),也能接納0.1~10元的59人(53.64%),支持10元以上的10人(8.26%)。認為不花錢最好,如果花錢,從班費支出,能接納小金額支出。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學生希望能在盡量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收獲更多的東西,符合成人學習理論。學生在意的還是收獲。擬定內容如下并在試驗班公布。①參觀養老院,實地講解居住環境的設計理念。②先做畫鐘測量,進行篩查。③為畫鐘測量的得分較低的老人,完成MMES的測量。根據量表結果,選取失智癥課程包的內容課程進行認知訓練。班級僅完成1項活動。剩下的活動項目通過在朋友圈招募醫學志愿者的方式報名參加。活動項目:①用手機播放懷舊歌曲,組織老人聽歌或看著放大版的歌詞合唱。②組織老人在填色卡片上涂顏色。③組織老人用毛線和毛線針打毛線。④提供老人一疊一毛、兩毛和五毛零錢,組織老人數錢。⑤組織老人按手指操流程圖做手指操。⑥組織老人用吸管、宣紙、紅墨水和黑墨水吹畫。⑦課程包有老人們年輕年代的圖片,整理成冊,給老人翻閱,聽老人看圖說話講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
2結果
學生們發現養老服務成為了和平時分直接掛鉤的老年護理課程實訓項目。服務內容專業性特別強,有助于鞏固專業理論學習。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們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不再糾結時間、地點、交通、慰問品和次數等問題。隨后,在朋友圈招募醫學志愿者,每次消息后幾秒鐘就滿額。
3討論
3.1失智癥課程包凸顯專業價值
醫學志愿者和非醫學志愿者前后進入養老院。非醫學志愿者為老人演唱近期流行歌曲,而醫學志愿者播放的是老人們年輕時的歌曲。老人們的反應截然不同。醫學志愿者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驗證,老人的遠期記憶較好。后續多次活動都凸顯失智癥課程包的專業價值。老人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好,老人、家屬及護理人員都滿意。
2將教材知識全方位展示
學生在參觀養老院時,通過看“實物說話”,不斷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如組織學生們看著老人院的樓梯討論。問題①:老人院的樓梯和一般樓梯的區別?學生們經過比對發現。每一節臺階較矮且寬,臺階兩邊都有扶手,除了階梯式樓梯還有斜坡式樓梯。問題②:這樣設計的原因?帶教教師總結。補充扶手粗細、高度、電焊點處理和報警器的安置等細節處理。
3.3補充教材上無法呈現的知識
因為大小便失禁等因素導致老人們身上有異味。教師在課堂上講了,但是學生印象不深刻。學生們去養老服務時真切地感受到了很難聞的氣味,感慨做好清潔護理的重要性。個別學生親身體驗了床上擦浴,發現和自己預期并不一致,老人們更喜歡不規范的床上擦浴。引導學生們心理方面思考,提醒學生注意老人院的解決方法:房間四面墻壁均離天花大概50cm,有利于通風散味。醫學志愿者參加養老服務的積極性與服務內容是否有意義直接相關。后續工作,可以和學校共青團委合作,可以通過志愿者服務與實踐學分掛鉤的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參與面,也增加了學生的社會實踐內容。需要按照志愿者登記、志愿服務對象選擇、服務信息反饋、考核評估等制度流程規范展開。同時,可以使用市面上已有的糖尿病課程包或是高血壓課程包,讓實訓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提高醫學志愿者的職業成就感和積極性。
作者:趙靚 單位: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