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抗炎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的抗炎鎮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蛋清性足跖急性炎性腫脹實驗、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實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實驗及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實驗觀察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的抗炎鎮痛作用。結果①跌打消腫貼10.80g藥膏?kg-1、5.40g藥膏?kg-1、2.70g藥膏?kg-1組大鼠致炎后1h、2h、4h足腫脹度均顯著減小,皮膚用藥對蛋清所致大鼠足跖急性炎性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②跌打消腫貼10.80g藥膏?kg-1、5.40g藥膏?kg-1、2.70g藥膏?kg-1組大鼠肉芽腫濕重、肉芽腫干重均顯著減小,皮膚用藥對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有顯著抑制作用。③跌打消腫貼15.60g藥膏?kg-1、7.80g藥膏?kg-1、3.90g藥膏?kg-1組小鼠耳廓腫脹度均明顯減小,皮膚用藥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有顯著抑制作用。
④跌打消腫貼15.60g藥膏?kg-1、7.80g藥膏?kg-1組小鼠扭體次數均顯著減小,皮膚用藥對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有一定抑制作用。結論跌打消腫貼對急性炎性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化學物質刺激疼痛有一定抑制作用。
【關鍵詞】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抗炎;鎮痛
跌打消腫貼是以我院長期臨床應用的傳統膏藥跌打消腫膏改進而成,它是新型的透皮增效劑型膏藥,由藥粉袋和含有增效劑的溶劑組成。該制劑含藥量大,透皮性強、療效持久,有效成分直接透入肌膚,進入病變組織,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種跌打損傷、陳舊性扭傷、挫傷、關節脫位、腫痛等。本研究主要通過對大鼠的抗炎鎮痛實驗[1]研究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對動物的藥效[2-6]影響,為跌打消腫貼的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
1材料與儀器
1.1藥品
1.1.1供試品跌打消腫貼(含增效劑)由本院制劑室提供,批號:20090104。
1.1.2對照品消痛貼膏,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
1.2試劑
乙醚,廣州化學試劑廠產品,批號20071024??1;二甲苯,洛陽市化學試劑廠產品,批號060314;冰醋酸,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產品,批號20070628。
1.3動物
SPF級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體質量180~220g,許可證號為SCXK(粵)2008??0002,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本實驗環境設施使用許可證號為SYXK(粵)2005??0059。SPF級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許可證號為SCXK(粵)2008??0002,由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本實驗使用SPF級動物實驗室,實驗環境設施許可證號為SYXK(粵)2005??0059。
1.4儀器
JJ3000動物電子秤,G&G公司產品;YLS??7A足趾容積測量儀,山東醫學科學院設備站產品;BS224S電子天平(1/萬),德國SARTORIUS產品;8mm金屬打孔器,廣州正宏醫療器械設備有限公司。
2方法[7,8]
2.1藥物準備
2.1.1跌打消腫貼為臨床制劑,藥貼面積較大,不利于貼于動物身上,試驗時剪開制劑取出藥粉,按藥粉∶增效劑=1∶2(質量比)把藥粉調成藥膏(最大濃度),即30g藥膏含10g藥粉,以便于藥物固定在動物身上并與動物皮膚接觸。
擬定跌打消腫貼每貼使用8h,相當于人日用量為20g藥粉,以此臨床日用量作為基礎,參考文獻[1]劑量換算方法“體表面積比”換算動物臨床等效劑量,為1.80g藥粉?kg-1。設計跌打消腫貼高劑量為3.60g藥粉?kg-1、中劑量為1.80g藥粉?kg-1、低劑量為0.90g藥粉?kg-1(分別為2倍臨床等效劑量、臨床等效劑量、1/2臨床等效劑量)。實驗時藥膏高、中、低劑量應用時分別相當于10.80、5.40、2.70g藥膏?kg-1,4℃冰箱保存。
2.1.2消痛貼膏處理方法和跌打消腫貼基本一致,試驗時剪開制劑取出藥粉,按藥粉∶潤濕劑=1∶2(質量比)把藥粉調成藥膏,即30g藥膏含10g藥粉,以便于藥物固定在動物身上并與動物皮膚接觸。
藥品說明書標示每貼藥芯袋內裝黃色至黃褐色粉末1.2g,使用時以潤濕劑濕潤后貼敷患處,每貼使用24h,相當于每日應用1.2g藥粉,以此臨床日用量為基礎,劑量換算方法同“2.1.1”。消痛貼膏大鼠藥效學實驗劑量為0.22g藥粉?kg-1,應用時相當于0.66g藥膏?kg-1,4℃冰箱保存。
2.2皮膚準備
試驗開始前24h將各組大鼠背部脊柱兩側用手術剪剪毛后再用8%的硫化鈉溶液脫毛,脊柱兩側對稱處各脫毛1塊,每塊脫毛面積約4cm×5cm,去毛面積約為40cm2,剪毛和脫毛時動作應小心輕柔,以免大鼠皮膚受損,脫毛后以溫水輕輕洗凈去毛區皮膚,24h后檢查去毛區皮膚是否有損傷。各組大鼠涂敷藥物前均以溫水洗凈去毛區皮膚。小鼠處理方法同大鼠。
2.3大鼠蛋清性足跖急性炎性腫脹測定[1]
取SPF級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分別為對照組、消痛貼膏組、跌打消腫貼高、中、低劑量組,每組10只。消痛貼膏實驗劑量為0.66g藥膏?kg-1,跌打消腫貼高劑量為10.80g藥膏?kg-1、中劑量為5.40g藥膏?kg-1、低劑量為2.70g藥膏?kg-1(分別為2倍臨床等效劑量、臨床等效劑量、1/2臨床等效劑量)。剪毛和脫毛方法同“2.2”皮膚準備。供試品藥物各劑量組及陽性對照藥藥膏使用前置于40℃水浴鍋中溫浴加熱,保持40℃膏溫,然后按劑量在各組大鼠去毛區皮膚涂敷給藥,每天1次,連續5d;對照組同法涂敷等體積藥物溶媒增效劑。藥物涂敷后用無刺激性紗布膠布固定,使藥物與皮膚接觸良好。每天涂敷藥物6h后去除藥物,以溫水洗凈去毛區皮膚。末次涂藥前,在每只大鼠右后足跖處作一標記,乙醚淺麻醉后以YLS??7A足趾容積測量儀測量各組大鼠右后足跖體積,作為大鼠致炎前右后足正常體積。末次涂藥后1h,在各組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新鮮蛋清0.2mL?只-1,同法測定注入蛋清后1、2、4h各組大鼠右后足跖體積,減去致炎前大鼠右后足正常體積,作為各組大鼠在不同時間的足腫脹度。
2.4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測定[1]
取SPF級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分組同前。藥膏劑量設置及動物備皮方法同“2.3”。各組大鼠乙醚淺麻醉,無菌操作下經胸腹部切口1cm,將2個無菌棉球(每個棉球重20mg,高壓滅菌)分別植入大鼠兩側腋窩皮下,切口縫合,碘酊消毒。植入棉球當天各組大鼠按劑量涂敷相應藥物給藥。涂敷前后的準備同“2.3”,連續7d,每天涂敷藥物6h后去除藥物,以溫水洗凈去毛區皮膚。末次涂藥后1h脫頸椎處死大鼠,取出大鼠兩側腋窩皮下棉球,稱棉球濕重,置60℃烘箱烘6h至恒重,稱棉球干重。以棉球濕重、棉球干重數值減去原棉球重量(20mg)即為肉芽腫濕重、肉芽腫干重,計算抑制率。
肉芽腫干重抑制率(%)=(對照組肉芽腫干重-給藥組肉芽腫干重)/對照組肉芽腫干重×100%
2.5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實驗[1]
取SPF級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分組同前。消痛貼膏小鼠藥效學實驗劑量為0.93g藥膏?kg-1,跌打消腫貼小鼠藥效學高劑量為15.60g藥膏?kg-1、中劑量為7.80g藥膏?kg-1、低劑量為3.90g藥膏?kg-1(分別為2倍臨床等效劑量、臨床等效劑量、1/2臨床等效劑量)。試驗開始前24h將各組小鼠背部脊柱兩側用手術剪剪毛后再用8%的硫化鈉溶液脫毛,脊柱兩側對稱處各脫毛一塊,每塊脫毛面積約1cm×3cm,去毛面積約為6cm2,剪毛和脫毛方法同“2.2”皮膚準備。各組小鼠按劑量涂敷相應藥物給藥。涂敷前后的準備同“2.3”。每天涂敷藥物6h后去除藥物,以溫水洗凈去毛區皮膚。末次涂藥后30min,各組小鼠右耳均涂抹二甲苯溶液20μL?只-1,4h后脫頸椎處死小鼠,剪下左右耳,用直徑8mm金屬打孔器打下小鼠左右耳片,稱重,以右耳重量減去左耳重量之差作為小鼠二甲苯耳廓炎性腫脹度,計算抑制率。
抑制率(%)=(對照組耳腫脹度-給藥組耳腫脹度)/對照組耳腫脹度×100%
2.6對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實驗[1]
取SPF級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分組同前。藥膏劑量設置及動物備皮方法同“2.5”。末次涂藥1h后,各組小鼠均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1mL?10g-1體質量,計時,記錄注射冰醋酸溶液后20min內各組小鼠出現的扭體反應次數(扭體反應:腹部凹陷、伸展后肢、臀部抬高),計算抑制率。
抑制率(%)=(對照組扭體次數-給藥組扭體次數)/對照組扭體次數×100%
2.7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One??WayANOVAS??N??K法,由SPSS15.0統計軟件完成,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3結果
3.1跌打消腫貼對蛋清所致大鼠足跖急性炎性腫脹的影響
表1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消痛貼膏組和跌打消腫貼高、中、低劑量組大鼠致炎后1h、2h、4h足腫脹度均顯著減小(P<0.01)。
3.2跌打消腫貼對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的影響
表2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消痛貼膏組和跌打消腫貼高、中、低劑量組大鼠肉芽腫濕重、肉芽腫干重均顯著減小(P<0.01)。
3.3跌打消腫貼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的影響
表3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消痛貼膏組和跌打消腫貼高、中、低劑量組小鼠耳廓腫脹度均明顯減小(P<0.01)。
3.4跌打消腫貼對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的影響
表4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消痛貼膏組和跌打消腫貼高、中、低劑量組小鼠扭體次數均顯著減小(P<0.01)。表1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對蛋清所致大鼠足跖急性炎性腫脹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P<0.05,**P<0.01表2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對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P<0.01表3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P<0.01表4跌打消腫貼皮膚用藥對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P<0.01
4討論
急性軟組織損傷是骨傷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屬于中醫筋傷范疇,祖國醫學認為該病的病因病機是外力致傷,筋肉、脈絡損傷,淤血為患,因而得出“活血化淤”的治療大法[9]。跌打消腫貼是以我院長期臨床應用傳統膏藥“跌打消腫膏”改進而成,它是新型的透皮增效劑型膏藥,由藥粉袋和含有增效劑的溶劑組成。該方選用三黃粉(大黃、黃柏、黃芩)、梔子清熱解毒、破積滯、行淤血、解肌熱為主;配以涼血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藥物銀花、地丁、公英、地骨皮、入地金牛、芙蓉葉、五加藤為輔;佐以祛風通絡的藥物澤蘭、土荊芥、劉寄奴、無名異;再以當歸、桃仁、白芷、姜黃、蘇木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藥物為使;共奏涼血解毒、活血化淤、祛風通絡、消腫止痛之功。該制劑具有含藥量大、透皮性強、療效持久、皮膚刺激少、不易引起過敏等優點,有效成分能直接透入肌膚,進入病變組織,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種跌打損傷、陳舊性扭傷、挫傷、關節脫位、腫痛等。新晨
為了進一步了解跌打消腫貼的藥效學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蛋清性足跖急性炎性腫脹、大鼠棉球肉芽組織增生、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腫脹及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等實驗模型[10],研究了跌打消腫貼對急性炎性腫脹及疼痛的抑制作用。實驗證明跌打消腫貼對急性炎性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化學物質刺激疼痛有一定抑制作用。為開發新藥源,更好在臨床中發揮藥物的療效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27-629.
[2]丁偉國,章建華.中醫藥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實驗研究進展[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8,1(25):51-53.
[3]李世根,盧錦.風痛寧片的藥效學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07,34(14):4693-4694.
[4]劉元,宋志釗,李星宇,等.跌打扭傷靈酊的藥效學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8(1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