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先取皮再擴創法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池丕振男,上海寶山人.1963年畢業于鞍鋼學院;1963年—1965年任鞍鋼寶山醫院外科醫師;1965年—1986年任太原十三治醫院外科主任醫師、外科主任。1986年—1995年任上海寶鋼十三治醫院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院長。1995年至今任寶鋼十三治衛生處處長。
在工業外傷和交通事故中,肢體撕脫傷是比較常見的損傷之一,急診處理不當,造成創面愈合緩慢,甚至影響肢體功能.如何達到及時準確效果良好的目的,我院在8年中共收治肢體撕脫傷28例,均采取先取皮再擴劃法一期自體中厚層游離植皮術,修復創面,取得了創傷小、省時間、簡便易行、肢體功能良好的滿意效果。
臨床資料
本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8~69歲;受傷部位的分布,上肢13例,下肢15例;上肢主要創面在手背和前臂,下肢主要在足背和小腿;撕脫范圍除3例波及膝上以外,均為肘、膝以下,并發骨折者12例;撕脫傷的原因在上肢以工業外傷為主,下肢以交通事故為主。
手術方法
患者急診入院后,立即送手術室進行治療,撕脫面積廣泛著常伴有中等量失血,需及時輸血補液,以防休克。
手術在麻醉下進行,將患肢做常規清洗3次,同時去除肉眼可見的異物,再將整個膠體消毒鋪單。探查撕脫傷口的潛行部分,明確其范圍,同時根據病情和X光片探查有無其他深部軟組織與骨關節的損傷,探查完畢立即將撕脫傷的創緣拉緊,按撕脫傷的部位縫回原處。用取皮機從創緣開始取下整個撕脫傷皮瓣的中厚層皮片,剪除其挫傷壞死部分,然后將撕脫皮瓣的缺血和血運不良部分切除,并切除嚴重挫傷和無活力的深部組織,如有肌腱或骨關節裸露者爭取同時處理,再將其附近軟組織覆蓋縫合。如能利用喪失功能的殘指(趾)作剔骨皮瓣翻轉覆蓋裸露的肌腱或骨關節更為適當。盡量用電灼止血,以減少線頭異物,然后將切取的皮片按創面進行大塊或郵票植皮覆蓋,傷面用一層稀網油沙和加厚敷料加壓包扎。并發骨折或肌腱修復者用石膏固定,首次更換內敷料在傷后10~14天進行,如發現還有新鮮創面遺留,可再次植皮填補.
討論
治療肢體撕脫傷的主要方法是將缺血無活力的組織切除和植皮覆蓋創面,正確判斷切除范圍和植皮存活是治療的關鍵問題.先取皮再擴創法的優點是:
1.明確顯示缺血和無活力的組織范圍從撕脫傷的皮瓣游離緣至蒂部的血供應情況大致可分3區,即完全缺血區,部分缺血區和血供應正常區。在取皮的過程中,可見創面底部從毫無出血往極少點狀出血而至明顯點狀出血,說明撕脫皮瓣的血運從完全缺血區過渡到血供應區,待見到有明顯點狀出血時,表示已進入血供應正常區,即可終止取應。根據創面底部的血供情況來切除缺血無活力的組織.
2.中厚層皮片、游離植皮存活率高由于膠體概脫傷常伴有深部軟組織的挫傷或骨折,傷后常有大量滲液,適當的植皮能起到充分引流作用,不會造成植皮下積液,所以存活率高。只要植皮厚度適中,間隙適當,不會造成大量疤痕攣縮,所以功能良好.